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功成名就乐逍遥 (第4/6页)
汝之忠厚,朕要汝有足够的财力及人力为朕稳住民间,尤其东南及西南半壁江山,全仗汝矣!” “儿臣誓必鞠躬尽瘁,儿臣目前已有足够的财力人力矣!” “收下吧!此乃太上皇之意!” “这…遵旨!” “哈哈!这才像话!” “谢谢父皇!” “本月十五日之贺诗,宜热烈举行!” “遵旨!” “来得及否?” “来得及,扬州人才济济,万民同心哩!” “很好!此外,胡王建议开辟路之事,朕会谕沿途各衙全力配合,为加强效率,汝来出面吧!” “遵旨!儿臣早有此意!” “不过,不准汝出一文半毫喔!” “这…遵旨!” “汝放心,各地商人目前争相购买官地经商,大内金银如山矣!” “可喜可贺!” “此乃汝之功,区区八千万两黄金,汝可别放在心上。” “遵旨!” “只有一事,朕为进一步同化胡族,有意准胡人入关易货经商及汉人出关,胡王已企盼甚久,汝俟机提此事,朕必准!” “谢谢父皇!” “此外,俟机带妻小们走一趟胡国,胡王挺渴盼此事。” “遵旨!儿臣俟三公主诸女分娩后,即办理此事。” “很好!”“目前共有三十个县衙即将出缺,汝由学塾教师中择优推荐十五人,朕准他们五月一日上任。” “谢谢父皇,儿臣明日带他们见父皇吧!” “免!汝安排他们见左相吧!” “遵旨!” 皇上又吩咐不久,方源便陪他入房歇息。 不久,方源向洪菱报告皇上方才所吩咐之事,洪菱含笑道:“吾先召集教师们明日会见左相吧。” “好!免赋三年,不会有影响吧?” “放心!九牛一毛啦!” 洪菱含笑道:“各店面皆已快备妥,民宅正在进行,各风景区游客们更自动协助布置哩!” “太好啦!” “今夜便可陪他们上街欣赏灯景!” “谢谢娘!” “返房歇息吧!汝这阵子必很忙!” 方源立即含笑返房运功。 当天晚上,方源陪太上皇诸人用膳之后,便陪他们步行上街。 巨大的贺寿牌楼配上临时赶工绘出的三丈高太上皇书像,在火把照耀下,倍显慈祥气质。 太上皇呵呵笑道:“此书出自何人?” 方源道:“禀太上皇,此乃家母拙作。” “太好啦!太好啦!” 他立即笑呵呵欣赏着。 方源道:“禀太上皇,此书可否长奉于学塾,俾子民同敬?” “呵呵!好!很好!”他们便沿途行去。 各家店面及民宅不但张灯结彩,而且沿途之人纷纷自动含笑让道,太上皇乐得双眼皆眯啦! 良久之后,他们一入学塾,便见太上皇及太后之诗,方源立吟诵着。 不久,他们一入学塾,太上皇便入课室瞧着。 “禀太上皇,另十六县城共有八十七家学塾,它们皆由民间热心人士斥资合办,共嘉惠学子逾十万人。” 太上皇含笑道:“很好!宜扩及全国!” 皇上立即含笑点头。 良久之后,他们进入一家方便居,皇上便欣然瞧着。 他们一直逛到亥初时分,方始返府歇息。 翌日上午,方源陪太上皇诸人游瘦西湖,洪菱则陪左相荆明于大厅遴选十五名后备县太爷。 洪菱昨天便通知所有的二百一十三名学塾教师,此时他们一坐上大厅,每人皆紧张及兴奋。 洪菱及左相同致过词,便在一个书房举行面试。 每位教师须先后经过他们的面试,在综合成绩遴优录取十五人,洪菱及左相皆甚为慎重。 黄昏时分,面试一完毕,他们立即交换意见。 当天晚上,十五位入围者之资料已落入皇上的手中,皇上含笑敲过之后,立即旨谕左相择日行文入宫。 翌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吟诗大会在悠扬乐声中揭幕,方源陪着皇上、皇后、太上皇、太后及胡王、胡后含笑上台。 欢呼声立即镇天响起。 今年至少增加二十万人到场,这二十万人多是来自黄河两岸,他们早已在半个月之前自动来协助布置大会。 所以,皇上他们一来,当天便布置妥贺寿之事。 今年在中央主台四周增加八个较低的平台,平台上架妥纸,架旁则各有二人准备抄录主台上人员所说的话。 这是一项很实用的创举,因为,现场太辽阔,除了方源以功力发声,其余人员之语音罕能被大多数人听见。 所以,洪菱增加此一创举。 此时,方源以主人的身份含笑起身扬声道:“今年之盛会堪称吾朝立朝以来,空前之浩大场面。 因为,未曾有太上皇、太后、皇上及皇后同时列席,又有邻国大王及王后指导之场面,对不对?” 众人哄然答对! 方源又道:“身为中原的一份子,咱们皆是主人,身为扬州的一份子,更是主人,因此,大家全力办妥此次大会,好不好?” “好!”“现在,恭迎太上皇赐金言。” 三、四十万人立即欢呼鼓掌着! 太上皇含笑道:“仁者无敌,恭喜各位!” 说着,他已含笑点头。 八位写字之人尚未写完此八宇,太上皇已欲退,众人不由一怔! 方源含笑扬声道:“太上皇所赐金言,意指皇上以仁政嘉惠大家,太上皇特别祝贺大家,明白了吗?” “明白!” 掌声立即响起。 太上皇笑呵呵的返座啦! 方源又道:“请大家热烈恭聆皇上金言!” 掌声立即如电响起。 皇上含笑一上前,便指向那八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