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衫花满楼_第三十二回蓝衫花满楼流险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回蓝衫花满楼流险滩 (第3/4页)

摇个不停。

    眼见木筏顺水而下,等别的船,又谈何容易——这儿不是渡口、码头,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侯。

    秦丽蓉急忙叫道:“船家,别走啊,我这儿多给银子!”

    就在这时,远远见上流一只舢板顺水而来,那汉子忙放下橹,cao起竹篙往河底一戳,木筏停下,迟迟道“你、你说话可算数!”

    “绝不食言,就当您修修好…”“好说,你要是愿意,就给一两银子吧。”

    秦丽蓉淡淡一笑,道:“便宜——你倒是个老实人,不乘机打秋风;你把筏子撑过来吧。”

    河边泥泞,木筏靠不到岸上,秦丽蓉迟疑了一下,倏地提气腾身,轻轻纵落水筏上,随后拉着缰绳把马牵过来。

    “姑娘好俊的功夫啊。”那汉子淡淡一笑,道:“姑娘,有道是,船家不打过河钱——拿银子来吧。”

    秦丽蓉摸出一块银子递过去,迟迟道:“我,我身上带的银子也不多。”

    一两银子搭一段路,那汉子大占便宜,但他还得便宜卖乖,笑道:“你可别把我当成只认银子的那种人,这筏子是要按时交给人家的,前面是河汊子,把你送到对面渡口要绕许多路…”

    秦丽蓉道:“多谢你的好心。”

    那汉子竹篙轻轻一点,木筏驶入河心,向前疾驶而去。

    这一带原就十分偏僻,及待驶入河汊就更加荒凉,放眼四顾,只见烟波浩瀚,芦苇丛丛,但听声声水鸟鸣叫,不见半个人影。

    那汉子也不说话,只顾把筏子往芦苇深处撑去。

    秦丽蓉坐在筏子上,心里着急,不禁站起身,放跟望去,哪里又是河岸?她迟疑了一会儿,问道:“船家,你这是往哪儿撑?”

    那汉子淡淡一笑,道:“你不是要过河吗,前面不远就是鸳鸯渡口,保你平安顺利。”

    他嘴里说话,手中仍是猛摇大橹。

    秦丽蓉听他说话轻薄,也不便和他争执,赌气坐了下来。

    秦丽蓉这一天赶了许多路,此刻,木筏驶在河上,摇摇晃晃得催人入睡,时间不大,她竟入懵懵懂懂之境。

    蓦然,她没来由的一阵心惊rou跳,猛地睁开眼,发觉木筏正在缓缓停下,却满目芦花,分明不是什么渡口,他心中诧异,正待动问;但见,那汉子止住木筏,翩翩然走过来.他伸手在脸上一抹,黑黝黝的一张脸竟变得面目清秀,剑眉斜挑,那部nongnong的虬亦应势不见,笑吟吟道;“小姐适才曾以谢仪相诺,不知小姐可否食言?”

    秦丽蓉知道遇上了麻烦,不禁心中一凛,迟迟道:“阁下只需将小女子送到彼岸,自然少不了你的银子。”

    那人淡淡一笑,道;“在下乃青城派金笛少保廖仲英,虽不敢称家资万贯,在川西也称得上是富甲一方。”

    原来,这廖仲英乃霹雳手廖平之子,廖平身为红衣帮左护法,系红衣帮帮主之下第一人;红衣帮虎踞西南,富可敌国,于此可以说廖仲英的话并非无中生有。

    廖仲英见秦丽蓉毫无反应,两眼突地进射xx精光,色迷迷地迫在她的脸上,yin笑道:“黄白之物实同粪土,小姐秀色可餐,又何需以物相酬,只需小姐赏在下片刻温柔…”

    “放屁!”秦丽蓉喝声未落,右臂一挥,撤出十三节亮银鞭。

    廖仲英后退一步,道:“小姐勿须动怒。有道是买卖不成情意在——小姐又何必过分拘泥,这儿静谧无人,你我春风一度,又有谁知,再者,在下已暗窥小姐非止一时,有幸蒙小姐上了在下筏子.只怕再想走已不那么容易!”

    他说着话,潜运内力,那木筏竟剧烈摇晃起来,秦丽蓉从未习过水功,眼见立足不稳,吓得惊叫出声。

    廖仲英更加得意“呵呵”笑道:“放下兵刃,否则,在下只好请小姐饮些河水了。”

    秦丽蓉心思急转:“若被他掼下水去,只怕也难脱这场劫难,倒不如趁他不防…”

    她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把亮银鞭抛在脚下,羞涩地转过脸去,却默默地运功调息,蓄力以待,但听廖仲英嘻嘻笑道“宝贝儿,这儿虽无锦被牙床,也不妨咱们快活!”他话音末落,呼地展开双臂、拥抱上去。

    秦丽蓉突地旋身一招“金刚撞钟”右肘奋力击他前胸。“蓬”的一声。廖仲英被撞得气血翻涌“噔噔”退了两步,他拿桩站稳“呵呵”笑道:“宝贝儿的这股野劲更有味儿,来,来,哥哥索性陪你玩一会儿!”一个“饿虎扑食”张开双臂,拥扑上去。

    秦丽蓉待他迫近,双掌突地在他面前一晃,两腿迭次飞起,一式“莲花盘腿”狠踢廖仲英中路。

    廖仲英适才吃过点亏,却仍以为她只会些寻常拳脚,一个措手不及,小腹中了一记,疼痛不已,他忍着疼痛,一个“盘龙绕步”旋展小擒拿手功夫,双手疾翻,抓她脚腕,口中叫道:“小宝贝儿,还是乖乖地从我,休要惹我性发…”

    秦丽蓉附身抄起十三节亮银鞭,怒喝了一声:“少放臭屁!”抖腕发招“撒鞭盖顶”一道寒光挟啸直向对方头顶打下。

    廖仲英吓了一跳,情急中“懒龙卧道”避开,怀中撤出一支金笛,施一式“玉树临风”把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