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回青城总舵 (第3/3页)
无奈他讳莫如深,贫道虽身为师兄,却名份攸关,贫道亦不便所为过甚,便负着个青城派长老的名份住进了这上清官,其实落得清闲。” 乔斌笑着播了摇头,迟迟道:“莫非道长从未去红衣帮总舵拜访过吗,泸山,邛诲…” 他话说到一半,便听邱兆楠轻轻道“有人来了。” 广元稍一怔,即刻听到山下正有一人迅急掠上山来,他看了一眼几人的神色,打了个手势,四人身形疾闪,亦未见他们是否站起;便已掠出亭外,眨眼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一个精悍的人影脚下极快,宛如御风而行,倏忽间已到了呼应亭上,但见他中等稍高身材,三旬上下年纪,生得浓眉大眼,着一袭灰色道衫。 这道士伫立呼应亭上,狐疑地张眼四望,眉宇间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沉吟了片刻,迟迟疑疑地往山下走去;然而,他只走出数丈,却又倏地折身,宛如大鹏展翅,凌空飞落在呼应亭脊上,往四下里望去—— 当然,他只有失望。 稍顷,他悻悻然下山去了。 “这人是谁?功夫可俊得很呢。”乔斌几人见那个道士确已去远,又回到呼应亭上;乔斌脚还没有站稳,便狐疑地问。 广元淡淡一笑,道:“他叫玄智,是年前新入敝帮门墙的弟子…” 乔斌打断他的话,问道:“道长可知他出身?” “怎么,乔施主似乎对他很感兴趣…” “新入门墙便有这么好的功夫,确乎有些不近情理。” “哦,是这样:他年前丧妻,徒因眷恋亡妻。发誓不再续弦,便出家做了道士;先时,广元师弟还仅只允他当个俗家弟子,后见他做事殷勤,功夫又好,便转为道士——施主对他有什么怀疑吗?” 乔斌迟疑了一会儿,道:“道长勿怪,在下觉得这个玄智颇多疑点,譬如他适才显露的轻功,便似大江中流的‘梅花门’里的‘一鹤冲天’…” “‘梅花门’!我怎没听说过这个门派?” “‘梅花门’十余年前崛起江湖,一套‘梅花剑法’凌厉严谨,确也曾风靡一时,只因他们掌门人恃才傲物、孤芳自赏,致使门中弟子寥寥无几,逾时不久竟烟消云散了,落了个昙花一现的下场。这两年间,出道江湖的‘白衫客’西门吹雪武功路数中颇有几招似从梅花剑法中脱眙而来,至于是否与‘梅花门’有些渊源,则不得而知了。” 广元道长点了点头,忽问道:“久闻贵女公子的绰号唤作‘梅花仙子’,莫非与‘梅花门’有些牵连?” “小女只是喜用梅花镖当作暗器,江湖上的朋友便唤她‘梅花仙子’,焉能与悔花门牵强附会?” 乔斌顿了顿,道:“适才这个玄智显露的轻功超卓,若其果然是梅花门的后裔,便绝非个中泛泛之辈。哦,道长可知他俗家姓名?” “当时他投奔青城派的时候,好象说是叫什么甫云山,如今看来,这个名字亦或是子虚无有。” 广元迟迟道:“实不相瞒,贫道对这个玄智殊无好感,且不说他行迹诡秘——青城弟子罕在江湖上走动诸位是知道的,可是,他却不时托词外出,但一出去便两三个月,而广圭师弟对他的行为似乎从不过问——偶尔与之相处,贫道总觉得池仿佛以假面孔示人,言不由衷自不必说,便是那副眼神,哼哼,也不象是什么正经人。” 他两人侃侃而谈,竟使邱兆楠蓦然想起如今已经作了红衣帮长老的叶希贤,情不自禁地接过话头,道:“既然门中弟子如此,道长又怎不严加管教?” 广元苦笑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派中有广圭师弟cao持,贫道也刚好落得省心…” 乔斌“呵呵”笑着打断他的话,道:“亦非在下喜欢替你cao心,试问,倘贵派万一出了什么差池,难道你身为长老的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广元深深低下了头,默默不语。 乔斌冲邱兆楠使了个眼色,邱兆楠迟迟站了起来,道:“既如此,乔兄,咱们就告辞吧。” 乔斌淡淡一笑,道;“说了半天,只怕广元道长仍拿咱们当外人,那也只好——“” 广元呼地抬起头,道:“乔施主,我冒问一声:诸位当真是冲着红衣帮来的?” 乔斌诡秘地一笑.道:“依你看呢?” 广元迟疑了一下,道:“诸位是准备应景儿烧柱香,还是定要见到真佛?” 邱兆楠接过话头,道:“敝夫妻不才,步入西川便已准备把一腔热血洒在泸山、邛海!” 广元两眼突地一亮,紧紧迫在邱兆楠的脸上,过了好大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便请诸位慢去,听贫道倾述…” 广圭道长和史文通把乔玉影押进螺丝洞后,回到方丈,吩咐膳房弟子准备了一桌酒菜,两人推杯换盏,喝了个不亦乐乎,酒足饭饱,广圭把史文通送出建福宫。 岂料,他刚刚坐在太师椅上,端起茶杯还没喝上一口.便见一个负责巡山的三代弟子急匆匆走进殿来,施礼道:“启禀掌门,螺丝洞里的那个小贼跑了!’ 广圭惊得面如土色,飘飘然的那股酒意登时消散,忙带领几个弟子去察看。 螺丝洞位于青城山腰,洞口极其隐蔽,而洞内却深邃宽阔——是囚人储物的绝好去处。 几人赶到螺丝洞时,都不禁大吃一惊; 四名负责看守的三代弟子歪倒在洞口旁,显然是xue道受制,却难测被何物击中——兀自昏迷未醒。 洞内绑缚在木桩上的白衣少年——乔玉影——早已不知去向,只余一条拇指般粗细的绳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