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回青城总舵 (第1/3页)
第三十五回 青城总舵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这是唐代诗圣杜子美为青城山所写的咏赞。 “青城天下幽”便是干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赞誉。 青城山乃道教发祥地,远在东汉末年,道家鼻相张道陵便来青城山设坛布教,于是,张道陵被后人称为“天师” 青城派亦由来已久,因晋唐以后山上道观林立,鼎盛时竟达百余座——被道家称为“第五洞天”——故而可以说青城派源远流长,可与少林派相媲美。 徒因他偏居西南一隅,才难与中原名门大派一争雌雄。 丈人峰山麓的建福宫便是青城派的总舵。 建福宫在前唐时称“丈人观”大宋孝宗隆兴年间方易名“建福宫”传说为五岳丈人宁封手修道处。宫内共两院三殿,林木苍翠,干云蔽日。宋代诗人陆放翁曾咏诗云: 黄金篆书扁朱门,夹道巨竹屯苍云。 崖岭划若天地分,千柱眈眈玉其根。 暮霭降临,丈人峰渐渐隐在氤氲之中。 然而,峰下的建福宫却热闹起来,是一种异样的热闹:数十道士悄悄溜出宫门,分布在宫道至建福宫间的山道上;他们一个个衣衫整洁,却都携带兵刃。 建福宫主持广圭道长穿了件大红道袍,头戴嵌宝黄杨木道冠,正襟危坐在真君殿内正中的一把太师持上。背后是玉皇,真武、灵官三座神象,两旁玄清、玄明两大护法弟子恭身肃立。 广圭手捋花白长须,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但眉字间偶尔的颤抖却在说明着他的紧张—— 他已得到巡山弟子通报,红衣帮右护法史文通正押着辆篷车往丈人峰赶来。 忽见一个灰衣道士匆匆走进殿来,手打问讯,道:“启禀掌门,史护法一行已到宫外。” 广圭慌忙起身,率了玄清、玄明走出宫外,把史文通迎进真君殿。几个红衣帮护法弟子押着乔玉影随后进来,由玄清引着带去殿后方丈看管。 青城弟子奉上香茗,随即匆匆退下。 广圭请史文通在自己上首太师椅上落坐,恭恭敬敬道:“史护法,这白衣少年究竟是什么货色,竟至由护法亲自押来敝宫?…” 史文通淡淡一笑,道:“这厮确乎不简单。料道长早已知道‘白衫客’西门吹雪的名头,然这厮竟在西门吹雪匿迹江湖的数月间冒名白衫客在中原江湖道上招摇;中原武林高手如林,居然没人识破他的真面目。” 广圭“哼”了一声,笑道:“中原江湖,一群狼得虚名之辈,和咱们红衣帮相比亦不过是一群待宰猪猡;他们难识其人面目,但一入泸山、邛海,嘿嘿…”史文通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亦非如此简单。其实惭愧得很,在下这次和这厮已是两度见面,却没能知他假冒:直到以扑天雕之女相挟、将他引进总舵外的光福寺,仍不知他竟是个假货。” “恰当其时,西川二鬼引来了太湖十三连环坞的一个唤作铁笔秀士耿兆惠的分舵主,声称白衫客西门吹雪已经到了西川,大家才知其人是假。” “他究竟是谁?” 史文通苦笑道:“至今不详。” 广圭一怔,道:“没追问出来?” 史文通点了点头。 “为何不干脆杀了他?” “其时,帮主已想杀他,只是廖长老顾忌红衣帮名声才留下他的性命,其实,帮主亦用心良苦,他是在以之为饵,引西门吹雪来投罗网。” 广圭点了点头,迟疑道:“据贫道所知,西门吹雪和扑天雕的那位千金情笃,有她在,还怕引不来那厮入彀?” 史文通淡淡一笑:“道长说的不错。那时,总舵里也有人这般说法,无奈,恰在这时,咱那位公主赶到…” “你说的是邛海孤雁?” “不是她还能有谁?” “她怎么了?” “其实,过了邛海之后,把这个假白衫客引进总舵来的是咱们这位公主…” “休不是说用秦小姐把他哄进来的吗?” “前一段路的确是她。” 史文通诡秘地笑了笑,道:“我只怕那个秦小姐到了总舵、与秦怀德厮见时坏了大事,先已求得帮主应允以公主李代桃僵——你还不知,那个秦小姐与咱们的公主长得极其相象。岂知,这个宝贝公主居然仅只一面便钟意了那个假冒的白衫客,竟冲帮主哭着喊着要白衫客作她的驸马;帮主被她闹得哭笑不得,也只好把这厮暂时关押起来。” 史文通顿了顿,道:“这也正是帮主不辞路远把这厮送来建福寺看押的原因所在。” 广圭淡淡一笑,道“莫非帮主怕她?” “是啊,”史文通谙然一笑,道:“咱们那位宝贝公主情窦早开,女人在这个时刻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广圭默默地点了点头,道:“事也难怪,公主她年已二十有一,尚芳心无主…” 史文通阴邪地笑了笑,道:“我早晚让她芳心有主!” “你说的是…” “待遇上机会,我给她来个…到那时,还怕她…” 史文通用一阵yin笑结束了自己的话。 广圭诡秘地看着对方,暗笑不语。 两人又天南地北地扯了一通闲话,史文通由广圭带领、亲眼看着把乔玉影关押进山腰的螺丝洞。 夜静更阑。上清官的方丈里,主持道长广元正在蒲团上打坐,忽听远远传来一阵“沙沙”轻响,他一惊站起。 青城派在江湖武林中也称得上是家名门大派,总舵虽在建福宫,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