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法年代记_第一章皇帝驾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皇帝驾崩 (第2/6页)

。不一会,耶鲁迪军失去了原本应该已经到手的压倒性优势,反而成为了人与马匹搅在一块儿的混乱局面。而此时的马法尔军,已经在对面的斜坡上重新布好了阵势,并且发动箭矢的攻击。

    无数的箭像是一道光的瀑布,倾泄在耶鲁迪军的头顶上。士兵们根本无法躲避,立刻就被射倒了。马倒了下来、人彼摔落下马、人与马互相重叠在一起,洼地好像要被这些躯体给填补起来了似地。

    这个时候,更具危险性的武器──投石器,在马法尔军的阵头前出现了。投石器正对着摔成一团且动弹不得的耶鲁迪军,将一个又一个的大石头不断地投掷下去。地面在巨石滚动时所发出的骇人声响掩盖了人马的悲鸣声,被巨石辗过的人马再度被堆在一起,迅速在泥沼中溶化开来。一个个的巨石重叠地压在另外的巨石上,将所有的一切都辗碎、压扁。

    耶鲁迪军在少许冰雪与大量的泥及血当中挣扎着。再也没有任何的落败比这次更凄惨、更难看的了。开战之前的优势原本是压倒性的,但是战事才一开启,连双方的rou搏战都还没有正式交手,竟然有一方已经被射倒、被击溃、被打成一块块的血与rou。

    耶鲁迪军的步兵队哑口无言地目睹着重装骑兵所遭遇到的惨状,同时也注意到马法尔军企图要包围己方的队形已经愈来愈缩小了。这意味着马法尔军早已完全掌握了这附近的地形,而且便捷的装备也是为了要确保队伍轻快的行动才特意地穿着的。原来,选择以雪量较少的垭口作为决战地点的这个决定,本身就蕴藏了卡尔曼大公所策划的毒辣策谋。

    逃、逃、逃得逐渐溃不成军。

    耶鲁迪军一窝蜂溃逃的模样,看起来像是从地面上剥落了一层表土,然后再全部冲走似地。士兵们丢了剑、抛了弓,甚至还脱下了身上的盔甲,拼命使劲地挣扎于死亡的边缘。耶鲁迪军的溃逃与马法尔军先前所演出的不同,这次是真正所谓的落荒而逃。

    “一兵一卒也不可放过!”

    卡尔曼大公的号令像是鞭子抽划过初春大气似地回响着。他自己一面驱马于阵头的最前列,一面高声地鼓舞着士气。

    “取下米罗斯拉夫的首级!此人乃耶鲁迪首屈一指的老将,不管是死、是活,凡取得此人之首级者,均可获得一千枚金币的赏金!”

    彼大公的呼声挑起欲望的马法尔将兵们,于是一步又一步地踩着雪、泥、以及敌兵的尸体,紧紧跟在敌兵的身后加以追击。耶鲁迪军被遗弃的死尸,从峡谷一直往南又向南地连接成一线。耶鲁迪军败北、溃逃、又解体的过程,似乎在这些被遗弃的尸体上被视觉化了。

    Ⅱ

    这一天已经入夜,米罗斯拉夫老将军好不容易终于躲开了马法尔军的追击,可以重整败残的军队了。

    所谓的惨败就是眼前所呈现出来的情况。耶鲁迪军的将兵在出征时原有十万人之多,但此时米罗斯拉夫所能够确认的生还者,却不过比三万人多一点点。如果再加上年轻的拉萨尔将军所率颁、此时仍然还在与马法尔军交战的殿后部队也一起算起来的话,那么全军或许还有半数的生还将兵。但是就兵学上的常识而言,如果全军有一成将兵折损的话,就算战胜了也没什么值得夸耀。所以对于这个夸称拥有四十年征战经验的老将军而言,全军折损的比例达到一半之多,无疑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屈辱。老将军那因衰老而显得失去弹性的嘴唇,有着因寒气而凝固的血液紧紧地附着在上面。

    “但是,为什么马法尔军没有乘胜追击过来呢?”

    尽管被敌人打的落花流水,但是米罗斯拉夫将军仍然无法抹去心中的这个疑问。而对这个疑问提出某种程度的回答的,正是指挥殿后部队与敌军苦战的年轻将军拉萨尔。这位有着青铜色的头发、青铜色眼眸、最年轻的九柱将军,在殊死战中失去了他的盔甲,头发零乱而未经过整理地向老人报告说:

    “马法尔军此时正朝着西北,往本国的方向撤退。看来行色非常匆忙,甚至还丢弃了从我军手中所夺走的粮草、盔甲、和武器等等。”

    米罗斯拉夫老将军皱着他那已经半白的眉毛,思考着马法尔军有违一般常理的行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位名将那显得衰老的头脑,在此时所失去的弹性显然比他的嘴唇还要多,似乎不容易想出任何解答。

    “照这么看来的话,会不会是本国发生了什么政变?米罗斯拉夫将军。”

    “政变?”

    “好比说皇帝波古达二世的病情突然恶化什么的…”

    “嗯,有可能。”

    老将军的眼中闪露出一丝光芒。根据所听到的传闻,马法尔帝国第二十四代皇帝波古达二世从去年年底以来,就一直卧病在床,众人为了争夺继承者的地位,正于宫廷中展开一连串的明争暗斗。如果此时皇帝已经死去,那么已经获胜的卡尔曼大公自然会放弃追击的念头,而匆匆地返回本国。但反过来对耶鲁迪军来说,这不正是一个从赶往回程的马法尔军背后加以袭击的绝佳机会吗?

    “应该是没有用的,马法尔军必定早已经采取了完备的反击准备。毕竟卡尔曼大公是位当代名将,不管他再怎么急着赶回本国,我们也绝不可掉以轻心才是。”

    “刚才说卡尔曼大公为了赶路,甚至连粮草、武器、盔甲都丢弃的不正是你吗?拉萨尔将军,你不认为这个机会不可放过吗?”

    “这个…”

    拉萨尔沉默了。在他内心中还有疑虑存在,他怀疑卡尔曼如此过份慌张的模样,会不会是另一个陷阱。急着要赶回本国应该是一个事实吧,但是在完全控制住想乘胜追击的军队之前,也没有道理要耍弄这样的小花招。不过,拉萨尔并不欣赏敌军那简直就是要引诱耶鲁迪军尾随,然后发动奇袭的慌张姿态。

    拉萨尔并没有再进一步制止那因衰老而失去弹性与宽阔视野的米罗斯拉夫将军。他只在手中留下一万名将兵,便目送米罗斯拉夫将军率领着四万名将兵重新再出发。他心中“反正也无须久等”的预测,在隔天早上果然应验了。米罗斯拉夫带着人数又减少一半的士兵,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至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就无须再询问了。

    “抱歉,拉萨尔将军。情形果然如你所说的。由于我的不察,才导致了如此难看的下场。”

    愿意向他人坦承自己的过失,就这一点而言,老人显得十分率直。但拉萨尔并没有一点想要夸耀自己具有先见之明的意思。

    “往后的发展比眼前更加值得担忧。一旦卡尔曼大公登上王位,马法尔帝国变得更为强大的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