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忘形之豪门游龙 (第4/7页)
不动,对各方皆加接纳联络,而造成他们相互之间的敌视,最为有利,王爷对于此点曾想到吗?” 雍王笑道:“二哥和舅舅隆科多本来全是这等说法,我又何尝不是这等想法。不过事情有时候很难说,目前圣意也很难揣测,据说皇上近来便因各位阿哥之间,颇有合纵连横之势,正在派员密查咧,如果适逢其会,岂不转而又是麻烦?” 羹尧正色道:“皇上此举正是极其睿智的办法,羹尧所以主张按兵不动,也是为了顾虑这个,但是只要对于各方能够了如指掌,事情做得机密不落痕迹,决不至被人注目,生出事来,如果事迹不密,那就难说了。” 雍王点头道:“既如此说,那我们现在必须明了的,就是十四阿哥如何处我与六阿哥的态度了,可惜张桂香今天无法来此,否则她也许有更详细的消息,如果再等她明天来报,那便迟了。要依我看,二哥何妨再请云小姐去一趟,问问她有无新的见闻不好吗?” 羹尧略一沉吟道:“她去未尝不好,不过这支奇兵不宜常用,如依羹尧所见,莫若派中燕去一趟,比较妥当。” 雍王微怔一下又笑道:“反正他兄妹二人谁去都一样,既然二哥主张中燕去便让他去一道也好。” 说着便命人去请中燕,一面又笑道:“二哥怎的对她忽然又顾惜起来?是不是因为已经藏娇有日呢?” 羹尧不由脸上一红道:“王爷不必取笑,此事是否可行,此刻尚未决,怎能便作如此想?” 接着又道:“我不过因为她与张桂香之间,也许前嫌未能尽释,往还一多,或许不免复生芥蒂,转为不美,所以才打算教中燕去,如果王爷见疑,转不如还是让她去一趟了。” 雍王笑了一笑道:“我也不过随便说一说而已,二哥怎么又认真起来?既已决定着中燕去,又何必因此一言,害她辛苦一趟咧?” 接着又说:“我倒忘了,今天她正忙着赶夜工,你便想教她出去也办不到咧!” 羹尧搭讪着道:“这又奇了,她为什么无端的赶起夜工来?怎么我倒没有听说咧?” 雍王忍不住哈哈大笑道:“照你这么一说,她如有事,二哥一定知道了,不过此事也许例外咧。” 说罢又笑道:“那是今天中午母妃才交下来的一件差事,因为她那一手画和刺绣全太好了,才烦她绣上一幅白衣大士转送宫中一位老太妃,约好五天就要,所以她不得不赶上几个夜工,慢说你不知道,便是我也是适才才听令妹告诉我才知道呢。” 羹尧不禁脸上又是一阵飞红,正好中燕奉召而来,才把这件事,岔了过去,立即把方才决定的事和中燕说了。那云中燕对昨晚桂香的暗示,正巴不得有此一行,闻言欣然领命去做准备。这雍王又和羹尧密谈一会,天色已晚,正在相对小酌,忽然门上来报道:“禀王爷,隆皇亲来了。” 二人不禁一怔全站起身来迎接,正不知隆科多为什么夤夜忽然来访,只听得一阵托托靴声,那隆皇亲已到西花厅外面,雍王连忙出去,迎着道:“舅舅为何夤夜到此?是宫中有什么消息吗?” 隆科多笑道:“我既在这个时候特为来一趟,自然有点消息。” 猛一抬头看见羹尧也迎出来,又道:“这倒巧极了,原来双峰也在此地,那就不妨大家商量商量咧。” 羹尧一面请安行礼,一面也笑道:“皇亲如此说法,难道此事与羹尧也有关联吗?” 说着躬身立在一旁,与雍王一同肃客入室,隆科多一面大踏步向秘阁里走着,一面答礼道:“你是四阿哥唯一智囊,无论有无关联,还不是全要备供咨询,何况今日郎舅至戚,他日朝廷柱石咧!” 说罢三人一同入室坐下,隆科多一看桌上残席,又大笑道:“你们好乐,原来竟自在这里对饮咧,既然如此,容我闯席如何?” 雍王忙道:“只要舅舅不弃,那正是我这主人求之不得的事,不过仓猝不恭而已。” 说着,立命左右撤去残席,洗盏更斟,一面屏退左右又问隆科多来意。隆科多一面脱去官服,一面笑道:“我所以特为跑这一趟,便为了方才得到一个消息,所以赶来奉告。” 接着又道:“据极可靠的消息,皇上明天大概对于各位阿哥要有一项垂询,虽然所问的只是将将用兵之道,但极有深意存乎其间,所以我才先来送个信给你们,最好乘这个时候做一准备,打下一个腹稿,不要到时应对失措才好。” 说完之后,一掉头,又向羹尧笑道:“双峰,你对此事如何看法咧?能不能就事判断一下,先告诉一点给我听听?” 羹尧沉吟半晌,看着雍王不禁微笑道:“皇亲在我八旗贵胄之中,素有诸葛公之称,对于此事怎么倒反向我一个少年幸进垂询起来?不过,如依鄙见,明天皇上如果真要问王爷兵法来,最好还是推上一个平日只读圣贤之书,未遑研及,能多叩头谢过尤妙。” 隆科多哈哈大笑道:“双峰真是可人儿,也不愧是咱们四阿哥的智囊,我之所以夤夜赶来,便是恐怕应付不善,有失良机咧。” 雍王闻言,不禁一怔道:“父皇向来雄才大略,尤其是三藩乱后,时刻留心边陲四夷动静,如果问及将略军事,正是对各人的考验,这么一来,不转见责,视为庸懦吗?” 隆科多笑道:“如以常理而论,明日一询,自以对答如流为是,弄巧了,也许就可以统率一军,出征未服,也不难稍建功勋,不过皇上天禀聪明,圣意往往令人莫测,如果高一层做法,却就不是可以知兵炫耀的了。” 接着,又看着羹尧道:“双峰,你既与我所见略同,何妨试说一说其中奥妙咧?” 羹尧笑道:“我原是书生之见,说出来也许未必便如皇亲所料咧!” 隆科多道:“你能见到这一层,就决非书生之见,何必太谦乃尔?这里又无外人,你便说得不对,也不过大家一笑而已,谁又真是诸葛亮能算无遗策咧?” 羹尧躬身道:“我的鄙见是皇上自从三藩平后,宇内已见澄平,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