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第2/2页)
才能剁出金。 走呀!枫树鼓爸, 走呀!青杠树妈, 随枫树去。巴, 眼青杠木走, 到期王所在, 去祖公的处所, 送了鼓就拔楔, 祭师抽刀出鞘哟, 抽刀来剧木, 拔樱来送鼓,哈卡哈哈嗡, 哈卡卡哈嗡, 卡哈卡嗡嗡, 嗡卡哈哈卡, 几十把刀斧彻夜不歇,都得有一定的下数,那五官精巧身材出挑的一对龙女这时候便伸展腰身。 妻子要丈夫, 男人要女人, 房内去生育, 悄悄去造人, 别叫骨根断, 不许种子灭, 生七女灵巧' 生九男英俊。 一对龙女,两双目不转睛。乌亮的眼仁,他全看进心里,重新有了欲念,生出气力,仰天高颂,雄鸡便幄幄叫了起来,雷公在天上打闪,没头没脑的鬼怪在鼓皮上像撒上去的豆粒蹦蹦弹跳不已,啊,高高的银发冠,沉沉的银耳环,炭火上的铜盆里热气蒸腾,净手再洗面,心里好喜欢,天神也高兴,放下了天梯,妈爸才下来,引鼓当当的响,谷仓打开,流出的精米九罐九缸也装不完,灶火熊熊,炭火烘烤,人家才富贵哟,妈祖的灵魂才下来,都膨胀啦,九个木桶蒸蒸冒热气,白花花的米饭哟,大家都来做饭团,起鼓啦,起鼓啦,鼓主前走,祖公随后跟,前前后后紧跟上,鼓师随后来。 去浴富贵水! 去淋发财汤! 富贵水育子, 然花雨生儿, 于判、像芭茅, 后代像鱼葱, 都来鼓主家, 喝九角水酒, 拿饭去祭奠, 拿酒去特地, 请天神来领, 请地鬼来吃, 鼓主才扬斧, 祖宗才拔剑, 超渡老祖辈, 追念亲生母, 来凿一对简, 来造一双鼓… 他高声唱颂,使尽了气力,那苍老的声音像破了的竹筒在风中呜咽。他喉咙干渴,又喝了口水酒,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灵魂随着他飘散的声音已经出窍。 那黑沉沉空荡荡的河滩上哪还有人能听见,幸亏一个老婆婆开门泼脏水,似乎听见人声呜咽,这才见河滩上一堆火光,以为是来打鱼的汉人。汉人如今到处乱窜,只要有钱可赚。她关了房门又一想,汉人苗人这除夕夜里一样要过年,除非穷得没法,莫非是流狼要饭的叫花子?就又盛了一碗吃剩的年饭端出门,一直下到火堆前,才认出了方桌边上的老祭师,便呆呆站住。 她家老头见房门敞开,冷风往里直灌,起身要去关门,才想起他老伴刚才说要给叫花子送碗饭,不见回转就也出来看看,寻到火堆跟前竟也榜住了。然后,先是这家的女儿,再是这家人的儿子,都出来了,也都不知如何是好。还是这后生在乡里小学校念过几年书有点主意,便上前去劝说: "你老人家这冷天夜里别受风寒,送你回屋去吧。" 老人流着清水鼻涕,并不理会,依然闭目吟唱,沙哑的声音在喉咙里颤抖,含糊不清。 之后,别家的屋门一扇一扇开了,有老mama也有老头子,还有跟米的后生小意,一寨子人陆陆续续都仁立到河滩上。有人于是想起回屋里拿了些糯米饭团子,也有提了只鸭子,又有端来碗水酒和剩下的大半碗牛rou,也还有人拎来了半片猪脑壳,都搁到他跟前。 "忘了祖先可是罪过…"老人哺哺呐呐。 有个水妹子一时感动了,跑回屋里抱来一床准备陪嫁的人造混纺毛毯,披在老人身上,用花手帕子给他擦了擦鼻涕,说: "老伯伯,回屋里去吧卜' 后生们也都说:"几可怜的老人呀!" 枫树的妈,青杠木的爸,忘了祖公,会报应的呀!老人的声音只能在喉咙里滚动,涕泪俱下。 "老伯伯,决不要说了。" "快回屋里去吧。" 后生们上前去扶他。 "我就死在这里——"老人挣扎,终于喊出声来,像个任性的孩子。 有一个老mama说: "由他唱吧,他过不了这个春天了。"我手头上摆着这本《祭鼓词》,是我结识的一位苗族朋友记录翻译成汉文的,我写下这一则故事也算是对他的答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