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_第六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第2/3页)

不到的快乐?我在这小站边上的旅店要下一个铺位,把背包寄存了。如果找不到他,回到旅店还可以打个吨,赶一早的火车。

    我在卖夜宵的小摊子上吃了碗绿豆稀饭,疲劳顿时消失了。我向街边上税务所门前躺在靠椅上乘凉的一位公职干部打听,这里有没有个勘探队?他坐起,立刻肯定有,先说离街二里地,再说三里,最多五里,从这街的尽头,到路灯没了的地方,由一条小巷里进去,经过一片水田,再过条小河,河上有个木桥,河对岸走不多远,有几幢孤零零的新式楼房,便是勘探队部。

    出了市镇,夏夜繁星满天,一片蛙鸣。我一脚踩进水坑里,这都是次要的,只一心要找到他。夜半于时,我居然摸黑敲到了他的房门。

    "你这鬼!'他惊喜叫道,老大的个子,又高又胖,穿个短裤,打个赤膊,用手上的大蒲扇使劲拍我,直给我扇风。这也还是小时候大家拍肩膀的习惯。我当时班上年纪最小,同学间称为小鬼,如今自然是老鬼了。

    "你怎么来的?"

    "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我也好快活。"拿酒来,不,拿西瓜来,这天太热。"他招呼他妻子,一个实实在在的壮实的女人,看来是当地人,只是笑笑,并不多话。他显然在这里成的家,仍不失当年的豪爽。他问我有没有收到他寄给我的他的稿子,说是看到我这几年发表的一些作品,想必是我,才把稿子寄到一家发表我文章的刊物编辑部,请他们转给我,还真联系上了。

    他说他也手痒,耐不住了,才写了这么篇东西,算是投石问路。

    我怎么说呢?他这小说讲的是一个农村孩子,祖父是个老地主,在学校里总受到同学的冷眼,又天天听老师讲要同阶级教人划清界线。便觉得他的种种不幸原来都来自这病而不死的糟老头子,就在他喝的汤药里放了打猪草时也得捡出来的一种叫药婴花的野花。早起,村里广播喇叭唱起"东方红"招呼村民下田做活的时候,小孩醒来一看,老头子趴在地上,满嘴乌血,已经断气了。写的是个孩子的心理,用一个农村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无法理解的世界。我把这稿子交给我认识的一位编辑看了,他对我倒是不用通常退稿的行话,打一通文坛的官腔,诸如情节欠提炼,立意不高远,性格不鲜明,或者说不够典型,照直说了,认为写得不错,可作者走得太远,领导肯定通不过发不出来。我也只好说作者是搞野外勘探的,走惯了山路,那知道当今的文坛的尺寸。我如实告诉了他。

    "那,这尺寸在哪里呢?"他眼镜里透出不解,依然像书呆子皮埃尔的模样。"前几天报纸上不是又重申创作自由还是要讲的,文学还是要写真实的。"

    "我就是为这他妈的什么真实不真实倒的霉,才奔你这里来,"我说。

    他哈哈大笑,说:"这荒江女侠的故事也就算了。"

    他拿起照片,扔进抽屉里,又说:

    "我野外作业在那破庙里住了几天,同她熟了,聊天时勾起了她的心事,足足同我谈了一整天。我记了半本子,都是她的亲身经历。

    他从抽屉里又拿出个笔记本,朝我晃了晃,说:"足够写本书的,书名本来我都想好了,叫《破庙手记》。

    "这可不是武侠小说的题目"当然不是。你要有兴趣,拿去看好了,作个小说素材。

    说完,他把笔记本也扔回抽屉里,对他妻子说:

    "还是拿酒来。

    "别说写小说了,"我说,"我现在连以前写的散文都发不了,人见我名字就退稿。

    "你呀,还是老老实实弄你的地质,瞎写什么呀?"他妻拿来酒,插了一句。

    "那你现在怎么样?说说!'他十分关心。

    "到处流狼,逃避作检查呢。这出来已经好几个月了等风声过了,能回去再回去。要情况恶化,就先物色几个地方,到时溜之大吉。总不能像当年的老右,像牵羊样的,乖乖送去劳改。

    两人都哈哈大笑。

    "我给你讲个开心的故事怎么样?我跟一个小分队,上面下来的任务,去找金矿,没想到在大山里速到个野人,他说。

    "别逗了,你亲眼看到的?"我问。

    "看到算什么,还逮到了!我们几个在山岭上窜,想少绕点路,好天黑前赶到宿营地。山岭下的林子有一片放火烧过,种的包谷。枯黄的包谷地里,有一处直晃动,从上往下看,清清楚楚,肯定有个野物。为安全起见,进这样的大山里,那时候都带有枪。这几个都说,要不是狗熊就是野猪,找不到金子,弄点rou吃,也算有口福。几个人就分头包抄。那东西显然听见动静,朝林子方向就跑。当时下午三点多钟,太阳偏西,山谷里还满亮,这东西跑动的时候,从包谷穗子之间露个头来,一看是个披着长毛的野人!这伙计几个也都看见了,兴奋得不行,全使劲叫野人!野人!别叫它跑啦!跟着就砰砰放枪。成天在山沟里转,好不容易有个放枪的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