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之歌_第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第2/3页)

另只手用力捏住他的尖下巴,瞪圆眼睛嘻嘻笑着。高雍雅双眼模糊,下巴痛得张不开嘴,只得忍住气,用手去抢罗大方手里的眼镜,一出闹剧变成喜剧,两个小伙子你争我夺地嬉笑起来。

    屋子里的几个同志也笑了。只有柳明不笑。她一听到"托派"二字,就像有把刀戳在心上,清秀的脸煞白,坐在炕沿上像座泥胎,对男人们的笑闹,她仿佛没看见,也没听见。

    道静的建议通过了。他们和三个区干部一共八个人,分头找那些还留在村里的学生、士绅们个别谈话。林道静分工两个人--一个是北平中国大学的二年级学生赵士聪;一个是他的父亲--国民党员,曾任过保定中学校长的赵济臣。

    道静由赵殿臣领着去找赵士聪。当然,她懂得,要找儿子必须先看老子。老子不高兴,不欢迎,工作就难做。于是,女副书记就去拜会赵士聪的父亲赵济臣。

    赵济臣在国民党河北省政府里当过科长,又当过保定中学校长,还是有三顷良田的地主。人不过五十多岁,清癯、精明,在他的深宅大院的客厅里,道静、柳明一起和主人寒暄(柳明不愿一个人单独工作,道静也同意她跟着自己)。才说了几句话,主人的儿子赵士聪就跑进屋来。这个大学生细高个子,留着平头,穿着灰布长衫,脚上却穿着一双皮鞋。他一见林道静就红着脸腼腆地说:

    "听说,您是县委副书记。上次八路军在我们村打死了'大下巴',您还参加了作战,我都看见了。"他又转身望着柳明,涨红着脸,有些激动,"我也认识您。您当时跑来救护伤员,县委曹书记受了伤,您替他止血、包扎,不知他现在好了么?他为抗日流血,可我…真觉得惭愧。"

    还没容道静、柳明回答,那位严父站起身来,怒视着儿子,斥责道:

    "二位同志并没有找你,谁叫你跑出来毛遂自荐的?回去,我们还有话要说呢。"

    道静急忙站起身对赵济臣说:

    "您这位儿子是爱国的,现在日寇进攻加紧,年轻人呆在村里也不保险。让他跟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救国的办法不是更好么?一起谈吧,我们来拜访,正是要听听赵先生父子的高见。"

    道静事先已经调查清楚:赵济臣是周围几十里有名的绅士,固执、自信,只想守着家业,保持中立。他恨日本,却盼着不论国军还是共军,只要他们很快把日本打出去,他仍旧过安生日子就好。因此父亲坚决不叫儿子出去当八路军。这个儿子倒也孝顺,听老爹的话,就呆在家里守着年轻的妻子。现在,他拂逆老爹的意见,出来见道静,老爹也不好意思再申斥儿子走开。道静、柳明都感觉有意思、挺痛快。

    "您是县里来的新领导?鄙人蜗居家中,见闻太少,不知您光临舍下有何见教?"这位穿着藏青绸子长袍,戴着一顶小帽盔的绅士,面带笑容,却又有一股睥睨自负的神情浮在嘴角。道静看出这位曾经留学日本的绅士是瞧不起土八路的,尤其是女人。她微微一笑,落落大方地说:

    "早就听说赵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后来弃官,回归田园,喜欢研究点园艺、种植之道,过着陶渊明一样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这样么?"见对方微笑点头,道静接着说:

    "本来早就想专程拜访,向您请教救国之道。因为我们相信您也有一片爱国之心。只是武汉、广州失守之后,敌人为了巩固后方,消灭给他们极大威胁的共产党八路军,回师敌后,我们这块平原根据地的形势就紧张了,我们当干部的工作也忙了,所以没有早来拜望,请您别见怪!《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我想您一定看过,我们要团结一切愿意抗日的人,共赴国难。今天来看赵先生,没有别的意思,一来向您请教救国之道,因为我们都是来自北平的大学生,年纪轻,生活、工作经验都很缺乏,很想向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请教;再则,也想结识您,尤其想结识令郎。他年轻,又有文化,我们一定谈得来。"

    道静的一席话,似乎打动了这位隐士式的绅士。那位少爷赵士聪尤其激动。他几次想张嘴插话,又怕父亲责怪,这时终于忍不住了,白白的瓜子脸涨得通红,不等父亲开口,他先说了:

    "我父亲是爱国的,日本人通过他的朋友几次请他出任什么新民会的官儿,他坚决不干。我呢,更不必说了。我在家里呆得实在烦恼透了。可是,林书记,请问一句:现在八路军在这块地方--在敌后广大的根据地吧,能够占得长么?咱们的武器装备,咱们的人力、财力,能够抵挡住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拥有大量飞机、大炮、坦克、汽车的敌人么?"

    柳明有点儿耐不住了,想说什么,林道静向她使了个眼色,笑道:

    "赵先生父子看见'大下巴'被打死、被消灭的那副狼狈相了吧?这个仗就是在你们村子外面打的,我们就是几个人几条破枪消灭了敌人。这个你们都亲眼看到了。更不用说贺龙带的老红军一二O师也开到了平原,已经打了不少胜仗,消灭了不少敌人,你们也听说了吧?"

    赵氏父子同时摇头,还是儿子说话:

    "我们村那次战斗,只消灭几个鬼子,因为敌人猝不及防。现在听说敌人把跟国民党作战的大批部队开到后方来了,我们担心八路军在这块大平原上能不能坚持--虽然你们能打仗,可是抵得过敌人的飞机大炮么?"

    儿子所说,正是他的疑虑。父亲不出声,只摸着一撇小胡子微微点头。

    道静微笑着,轻声说:

    "赵先生父子的顾虑,入情入理,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不过,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武器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人民。'得民者昌,失民者亡'古有定论。日本侵略中国是不义的战争,事关民族的生死存亡,咱们中华民族除了同侵略者奋战到底,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