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结局 (第5/12页)
“李蒙。” “李蒙?”皇甫岑一怔,随即问道:“董卓的心腹?” 听此,颜良点头。 皇甫岑再令道:“飞鸽传书,让李蒙备好双马,我们双马替换前行!” “诺!” 颜良回应道后,转身离去。 少言的文丑凑到近前,回应着皇甫岑道:“大将军,为何不飞鸽传书让洛阳城早作准备?” 听此言,皇甫岑嘴角微挑,笑道:“如今洛阳城留下的都是我心腹,谁出来主持局面都难免一死,既然不知道幕后黑手,又不能确定大哥有没有南下,此事最好不要打草惊蛇。” 听皇甫岑解释,文丑点头靠旁。 皇甫岑擦了擦嘴,回身问道:“休息好了吗?” “好了!” 这些人都是从关羽那里随同颜良、文丑征调过来的老白马义从,都是当年打过昌黎城那一仗的,听到皇甫岑这问话,当即回应道。 “启程!” 东莱。 青州治所在北海,但东莱郡作为海上出口要塞,地理位置其实也是异常重要的,但这个古老的国度都不太重视海上战略,他们的眼光局限内陆,称中国内陆为中原,可见他们对大海的不屑,所以东莱郡的小港口很小,通常会有几百士兵在此把手,可惜后来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剩下的只是以打渔为生的青州渔民,他们自然不会去观察什么战略要塞不要塞的。 当太史慈率领两万水军成功的渡过大海的时候,还没有人发现他们,就连打渔的船夫似乎也觉得这样的天气只适合偷懒,没有出船。这一路很顺畅,就连太史慈自己也没有想到。 “子义将军,没想到,这一路竟然这么顺利。” 身旁的田畴走到太史慈的身旁说道。 “嗯。”太史慈点点头道:“我们不可大意,如果不用吸引敌军注意,咱们就最好不要打草惊蛇。” “知道。” 田畴安排自己身后的士兵加速行军,在天黑之前赶到北海,一举拿下北海城,夺取青州全境。 “阎柔将军。” 太史慈转回头召唤阎柔。 “什么事将军?” 阎柔擦拭自己身上的水迹,开口问道。 “让兄弟们先歇一下,不要大肆生火做饭,恐被察觉,我们等到天黑在出发。” “天黑行军?” 阎柔不明所以的抬头问道。 “嗯。”太史慈点点头道:“青州守将袁绍长子袁谭虽然无能,但是听闻袁绍派去两位参军司马,他们却是足智多谋,都是邺城世家子弟,我们还是不要轻易的被他们发觉,一旦发觉,凭咱们现在的供给,应该很难做到拿下青州。” “诺!” 洛阳城上。 “来人通报姓名?” 守城小校乃是白马老卒李察,身为皇甫岑嫡系亲信,在狄清等人高升后,李察等一大批白马义从老卒被拆开,除去留在关羽军中的新白马义从做骨干的老卒,剩下大部分人都被程昱、贾诩、李儒三人充斥在屯卫京师的部队之中作为中层军官使用,这样的意图不言而喻。 而李察作为狄清之后的第二人,在城门校尉一职上也是尽忠职守,从不敢马虎。 李察很清楚,如今大将军皇甫岑挟一众心腹在外,洛阳只有小天子在朝廷,安危自然重要。所以,李察每夜都会守在洛阳城门上。 十二道城门,没有李察的下令,是决然不会被打开! 城内孙坚、刘备。 城外李察、狄清。 朝政有蔡邕、马日磾、郑泰。 主持大局有田丰和尚书台。 加上阳安、阳翟两位长公主在,任谁都不会觉得这洛阳有机可乘! 所以,即便在北地的戏忠,江南的鲁肃都没有谨慎起来。 听见有人拦路,刘表皱皱眉毛,抬头一眼瞧见自己面前站着一个年纪不到三十的小军官,随即抬手问道:“这位将军,我乃北军中候刘表刘景升!” 听此话,李察满是伤疤的脸上纹丝未动,冷漠道:“深夜上城,所谓何事?” 几年韬光养晦,让刘表已经习惯了这种淡定,随即平静道:“这有尚书台签令,命我征调北军五校入城!” 一听此言,李察的手不自觉的摸到身旁的剑柄上,剑眉之中寒光一放,回身冷声道:“大胆!大将军孤军在外,北军五校为何要入城?” 刘表从容抬头,凝视一眼李察,他能感觉到来自李察身上的那种老兵的谨慎,道:“此乃尚书台签令,我恐将军无权过问!” “哼!”李察双眸一动,他看得出刘表此行不假,如果真是尚书台签令,他李察自然没有权力阻拦,但是身为白马义从的老卒,他同样有着其他士卒没有的本事,白马老卒身上的痞气,当即回道:“没看到签令,中候大人要想让城外士卒入城,最好还是让尚书台田丰田仆射来吧!” “签令在此!” 刘表似乎早就猜到李察会这般阻拦,当即扬手回道。 “夜色太深,末将眼花,看不见!” 李察哪里是看不见,他那双虎眸之中,透露着一股从未有过的寒意! 似乎,此刻动刀他也不会听任刘表这般行径! 刘表深吸一口气,缓缓抬头,重新打量着眼前的李察,内心虽然忐忑不安,但他知道不能动武,当即问道:“你是白马老卒?” “却是昌黎一战,剩下的老卒!” 李察回绝也很有意思,似乎向刘表表明,他李察身上的杀气有多重。 刘表看了看天色,还有两个时辰就要天亮,如果耽误城外大军入城,此役难以,而与李察动手也不是明志的选择,正在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正听见洛阳城下,马挂銮铃大批马蹄声响起。 李察与刘表不约而同的望向城下。 李察当即吼道:“篝火,警戒!” 当即城上士卒举起火把,备好弓弩。 李察也顾不得去理会刘表,蹬上城池,扒在垛口上,高声询问,道:“城下何人?” 来的不是北军五校,而是公孙瓒。 公孙范说是天亮前能够赶到,但他们却在公孙瓒的力催促下,提前赶到! 听城上询问,公孙范勒马扬鞭上前便要回话,却听身后一马催促,赶在自己的前面,只见公孙瓒回身警惕的看了眼一众士卒,然后冲着城上喊话之人,高声问道:“城上校尉可是李察?” 一听此言,李察一怔,别的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