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290章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第2/3页)
出的;而——vh标准则由jv公司在196年开发。 两者相较而言,vh提供了比betaa更长的播放时间,同时磁带传送机构没有betaa那么复杂。 vh比betaa的快进和后退速度快很多,因为在磁带高速卷动之前,播放磁头已经离开了磁带。 画质方面则是betaa格式比较好。但这个优势对用户而言,往往没有更长的播放时间吸引力大,而且在进入美国时候。被害怕冲击电影业务的环球告上了法庭。 索尼的betaa之所以在第二阶段的录像机标准竞争中落败,原因非常复杂,比如自身因为第一阶段的市场竞争胜利而变得骄傲自大,专利技术并非足够优秀但却固步自封、运营上太独导致缺少合作伙伴等等。 而jv以及它的后台老板松下,则姿态足够低,态度足够灵活,当ra要求通过降低画质的方式增加播放时长的时候。索尼拒绝了,而jv则跪添了。 于是就这样。双方阵营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不过,在大众应用领域败北的betaa,在广播级应用领域当中依然十分广泛,毕竟后者更在意的是画质。 按照历史轨迹发展。这场标准之战的走向,要到194年才会变得明朗起来,在此之前则各自拼命地跑马圈地,抢占市场。 唐焕熟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也知道如何选择,但自己的实力毕竟蔚为可观了,如果站到索尼这边,没准真能让索尼最后胜出了。 所以,原本时空的态势只能参考。唐焕还得实际考察一番,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安川英昭的提前安排下,唐焕首先访问了索尼公司。其会长盛田昭夫和董事大贺典雄等人亲自出面招待,而社长岩间和夫则因为身体健康原因未能露面。 唐焕对此并未多想,因为他知道,按照历史轨迹发展,岩间和夫就会因为癌症撒手人寰,由大贺典雄接替社长的位置。 换而言之。未来的十几年内,索尼的当家人。就是眼前的盛田昭夫和岩间和夫。 虽然看起来自己被盛情款待,但唐焕并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自己值得如此的规格,而且日本人的礼遇,只是出于对强者的一种尊重罢了,纵然点头哈腰、彬彬有礼,但其脑袋里的鬼主意仍然照打不误。 在寒暄过程中,唐焕对于在日本国内极有声望的盛田昭夫,倒是特意观察了一番。 此人在二战期间曾经担任海军技术中尉,并认识了井深大,于是到了战后,两人共同创立了索尼。 盛田昭夫对于索尼的贡献表现在多个方面:索尼在美国的融资和上市、创造了极为成功的walkan“随身听”品牌、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一路将ny品牌推广至全世界。 不过,盛田昭夫并非一个安安分分的生意人,他的言论更是引人注意。 比如在1960年代,盛田昭夫创作了学历无用论,书中强调企业应该注重个人能力,而非学术背景。 这种观念对日本传统的雇佣积习提出质疑,并在当时的日本引起极大的反响,成为超级畅销书,再版十多次。他也借此博得了“打破传统框框,不拘一格起用人才”的美誉。 原本时空里的190年代最后一年,盛田昭夫和政治人物石原慎太郎,共同编著了一本书——日本可以说不。 这本书的出版时期,正是日本经济形势表现最疯狂的阶段,索尼买了哥伦比亚,松下买了环球,三井买了洛克菲勒大厦…给人感觉日本恨不得把整个美国都买下来的样子。 在这种日本经济增长的大气候下,该书迅速成为讨论热点,许多未被授权的版本被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流通。 可以说,这本书因鼓吹日本应该在包括经济和外交的各个领域提高自主地位,尤其是相对美国的自主地位而著名。 书中说道:“无端挑起战争的好战的日本人,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残暴的日本人,这是人们对日本人的两个误解,也是‘敲打日本’的两个根由。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它。” 不过,在被授权的翻译中,没有包括盛田昭夫的文章,据说是索尼公司担心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所致。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如是而已。 虽然唐焕对盛田昭夫不感冒,但这不会影响到和索尼做生意。何况有了交流的渠道。才会有下手的机会不是。 就像翁菁晶曾经问的那句“大人物是不是也能当一个好演员呢”答案当然是了,每个人的心里。可都是有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 “这次来索尼公司打扰,感觉十分过意不去,我特意准备了小礼物,表达一下心意。”唐焕一摆手,随从送上来几幅他写的字,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