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非名人经典 (第3/4页)
一下摔倒在地,他知道自己的脚被崴了。年轻人见状,又把他扶起,问他住哪?便背着他把他送回了家。 老爷爷回到家找六哥时,六哥早已不见了踪影,再在屋后一看,树上的果子已去了大半,老爷爷气得直哼哼,只好去找六哥的母亲,把六哥是怎么骗他的经过,给他母亲详细地说了一遍,母亲听了一边给老爷爷陪不是,一边忙着拿钱给老爷爷看腿伤,老爷爷不要,推搡了好半天,才勉强收下。母亲打发走了老爷爷之后,长叹一声,说了句,你这不肖的东西,到处惹事,几时才会长得大啊!说完两颗眼泪潸然而下,接着便瘫坐在地。 六哥自背上这扯谎的恶名之后,又加之屡教不改,最后也害了他自己,到三十多岁还仍打着单身,没找到媳妇。这期间,他父母亲倒是到处托媒人,给他找了好几个,可是当人家女方到这里一打听,听到的全是他的坏活,成了堂屋门前挂粪桶——三十里地都是臭名,女方立马就拒绝了。没找到媳妇,这样自由自在地过着,吃穿都不要自己cao心,也挺好的,他自己倒是不很着急,着急地是他的父母大人。 父亲在县城,平时就母亲一个人在家,母亲跟说他什么,他总是当耳边风,根本就没把他母亲的话当一会事,打吧,他已是大人了,也打不过他,骂吧,你还没张嘴,他就把手一摔走了,母亲拿他没一点办法,只得偷偷地在一边流泪。一次他父亲从城里回来,母亲和他父亲一商量,把他叫在身边,父亲问他,你今年多大了,你知道吗?他说,我今年不是三十五,前不久才给我过生吗。父亲说,亏你还记得,我还以为你今年才十五呢。六哥嘿嘿嘿地笑了笑。父亲又严肃地说,和你一样大的哪个没有成家立业,有的儿子都放得牛了,就你还放单,你到底想不想找个老婆成个家?六哥说,我怎么不想啊,可找媳妇得要钱呀!我不是担心你那点工资又要给奶奶治病,又要送弟妹读书,还要贴补家用,没钱吗?要不然我早就找了,找我的姑娘多得很,我是螺丝吃泥巴只要开口的。父亲把眼一瞪,一巴掌拍在桌上,厉声喝道,到现在你还吹牛说大话,你四处打听打听,有哪个姑娘会看得上你,你除了扯谎吹牛你还能干什么?我告诉你,要找的人我们也找过了,要托的人也我们托完了,我们再也丢不起这人了,要找你自己去找。我们再给你五年时间,你要是还成不了个家,你就从家里滚出去,我们不认你这个儿子。 六哥知道,这回父母联合一起,还动了那么大的肝火,对他是皮匠铺的锥子当针干了,他开始害怕起来,他怕五年之后被真的从家里赶出来,那可就惨了。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快点找一个女人。可找女人那里是那么容易的呢? 也算六哥命里不该打单身,三年后他还真找到了一个女人。那次他帮毛陀给rou食站送派购猪,完了,他们在面馆里下了碗面,刚端着才吃上一口,就被站在身边捡面汤喝的一个小孩往碗里吐了一口口水,他放下碗捉住小孩的一只胳膊,准备狠狠地揍他一顿,这时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了一个女人,向他央求道,大哥,你就行行好,饶了他吧,他已经快三天没吃东西了,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才那么做的。毛陀也说,算了。就送给他吃了吧。接着毛陀又给他下了一碗。毛陀站起来给六哥买面时,无意间对女人瞟了一眼,坐下来后,对六哥努努嘴,六哥也对女人看了看,女人还真有几分姿色,只是被破烂的衣衫和满脸的污垢所掩盖着。六哥明白毛陀的意思,他立即把毛陀给自己刚下的那碗面送给了那位为孩子说话的女人。女人一声谢谢后,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趁机六哥便和女人拉起了家长。从谈话中知道,女人是贵州一个大山里农妇,刚死了丈夫,家里实在是没活路了,母子俩才出来讨米的。 六哥本来就是油嘴滑舌之人,更加之有毛陀从旁边打凑合,没费多大功夫就促成了一对姻缘。后来有人开玩笑说,尿天锤真有本事,一碗面就讨到了一房女人。 六哥把媳妇一娶回家,就当了爹,大家都说他有福气。不过这孩子和他一样,特别的淘气跳皮,刚来时还好,和家里人一混熟就开始捣蛋起来,除了他妈的话外,其他人的话他谁都不听,六哥还真拿他没办法,打吧,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怕老婆有想法,不打吧,说话他又不听,六哥还真不知怎么管他才好。六哥伤透了脑筋,这时他才知道当父母的不易。 一次,儿子在外面玩耍,不知怎么把人家一只猫的腿给弄断了,猫的主人找到了六哥,六哥在气愤中骂了儿子一句狗日的,不想儿子也回了他一句,你也是狗日的,六哥又骂他一句妈的个屁,他同样也还他一个妈的个屁。六哥一怒之下,又骂道,老子日你娘,讲得到做得到。儿子也骂他日你娘,不过这讲得到做得到儿子还不懂,只好省了。 自此,六哥便留下了这句经典:尿天锤日他儿子的娘,是讲得到做得到。 九表 九表和我是一个组上的,那时叫生产队。九表的全称叫孙玉良,也不知和他是怎么扯上老表关系的,我不知道,反正我一直这么叫,他也一直这么应,其它也就不重要了。 九表人十分精明,脑子好使反应快,心里的鬼点子特多,北方人叫这样的人称弯弯绕,我们这里叫心计客,说法虽不同,但意思都是一样的。和他共事,那怕你多长十二个心眼,也算计不了他,只有他算计别人的。他从小就很聪明也十分占强,说一件小事就可见一斑了。一次,他和几个伙伴上山砍柴,当走到一个长有许多杂木的地方时,同伴们选中一棵木头后只顾着去砍,而他却不忙着砍,而是在这棵木头上砍上一刀,削去一块皮对着同伴说,这棵我包了,又在那棵木头上砍一刀,削一块皮说,这棵我也包了。同伴们砍下一棵后,一看,这一片地的木头上,全都是他包下的记号,再也没有什么可砍的了,就问,你包了这么多,你砍得了吗?他说,你们也可以砍呀,不过你们砍两根就得给我一根。同伴想了想,除了他号上的这些木头外,这里再也没砍的了,只得答应他的条件。就这样,他用心计毫不费力的就让同伴给他砍上了一捆柴伙。不过,以后这些同伴都不和他作伴上山砍柴了。 九表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