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瞒天过海 (第2/2页)
始组织主力军团渡江。由于霍峻占有优势地形,坚决阻击。大军一直不能登录,一直拖了七天,贾诩自余姚回师。帅军攻击霍峻身后。霍峻措手不及,战败被杀。 大军陆续过河,包围东阳城。贾诩在城下拉出刘备的尸首示众。东阳守将郭攸之见刘备已死,自杀殉国。副将宗预帅军投降。 我入会稽城,见到老师尸骸,悲痛难当,哭得撕心裂肺。赵云、徐晃、鲁肃、刘晔、孙高、傅婴、雷薄这些人和老师共事多年感情深厚。人人泣不成声。尤其是赵云,哭得昏厥数次,喉头吐血。 郭嘉闻听此讯,在江陵设立灵堂,帅百官治丧。竟然难过的病倒在床。 “若非恩师栽培,我袁熙岂能有今天。老师虽死,封其子荀恺、荀俣、荀诜、荀恽为乡侯,荀恽领大将军衔,升任青州刺史。”回想起当年在邺城初次遇到荀彧,我以为我能给他一场富贵。没想到天意弄人,还是逃不过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 “全军为恩师发丧戴孝。另外封吴敦、尹礼之子为列侯,养在晋王府中。家眷赐一品夫人,赏赐黄金千两。” 我握着鲁肃的手道:“老师亡故,东南半壁就只有依靠先生。就请先生出任扬州刺史,总督淮南、江东。徐公明任横江大将军,主持扬州军务。” 鲁肃道:“这个不成问题。只是,眼下最主要的是解决刘备的残余势力。夺取温州、临海二郡。” 我道:“我已经有了主意,先集中兵力攻取临海。至于温州,让庞世元和诸葛亮先斗上一斗。” 贾诩道:“我军几十万众,围攻一个郡。不需要讲什么战术。只需遵照兵贵神速四个字办理就可以了。”正说着突然厅外喊道:“我要见晋王。” 鲁肃道:“是诸葛子瑜。” 诸葛瑾是来请战的。这些天正面和诸葛亮作战,他心里特别的别扭。打赢了担心弟弟的安危,打输了又觉得对不起各位同僚。 鲁肃一看诸葛瑾进来赶忙道:“主公,不如派子瑜前去劝降。”诸葛瑾和我几乎同时摇头,那是不可能的,诸葛亮绝不会投降的。 “子瑜,有话你就直说吧,寡人这里听得真切。” 诸葛瑾正色道:“只求大王一件事。”我道:“说。”诸葛瑾道:“末将请命攻打临海,若败了,一死以谢大王。胜了不要封赏。只求大王放过我二弟的家眷。” 我点头道:“石广元、崔州平、黄承彦这些人不是你家家眷吧?”诸葛瑾苦笑道:“此时此刻,自家人还顾不上,那里管得了外人。这几个大王随意处置。谨并不过问。” “好,我答应你,不过,你一定要替我拿下临海城。若得临海,封你为富春侯。”“多谢大王,不知道大王给我多少士兵。” “你要多少?” 诸葛瑾沉声道:“大军二十万,上将五员,七日之内必为大王破敌。” “郝昭、赵子龙、甘宁、吕蒙、太史慈、徐盛、谷利、潘濬。给你上将八员,大军二十万。能不能成功?” 这种关头,能够得到这样的信任,诸葛瑾对晋王的人品也无话可说了。其实我知道诸葛瑾的为人。他和诸葛亮一样是公私分明的。兄弟情归兄弟情,国家大事归国家大事。就像诸葛亮,为了刘备不一样杀了姐夫蒯祺。 诸葛瑾帅兵出会稽一路向南三日后抵达临海。他的七日限期是不包括路程消耗的。 诸葛亮此时已经得到刘备阵亡的消息。正在悲痛欲绝中。庞统又每天派人搦战,无暇顾及临海。面对这个势均力敌的凤雏他也不敢有一丝大意。 就在庞统的牵制之下。诸葛瑾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兵临临海城下。王伉手中兵马不到两万,一下子面对整整二十万兵马,有些紧张。 王伉这人也属于视死如归的死心眼类型。虽然慌张,却一点害怕的意思也没有。翌日诸葛瑾命甘宁、太史慈搦战。王伉派了两员大将出战。这两员大将点子也太背。遇上这两员虎将。结果全在五招之内被斩。 王伉不服第二天又派手下的王牌大将樊友搦战。想把昨日的面子找回来。这次袁营中出来的是赵云。事情已经可想而知了,樊友死的比前面两位更加悲惨。一招之内被秒杀了。 王伉双眼都要瞪出血来了,实在没想到袁兵这么猛。吓得不敢派兵出战了。第三天任凭诸葛瑾派人如何问候他家祖宗,他也装聋作哑,紧闭城门。诸葛瑾觉得时机成熟了,便派人去劝降。王伉仍人装聋作哑。 诸葛瑾心想,好你个王伉,死猪不怕开水烫。眼看期限快要到了,二十万大军拿不下一座两万人的城池,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郝昭早晨骑马在城下转了一圈,回来见诸葛瑾:“都督,末将想到破城之策了。”诸葛瑾正在发愁,一下子抓到了救命稻草:“伯道想到了什么计策?”郝昭道:“今早在城外转了一圈,发现临海城西的城墙多有损坏。大概是前些日子诸葛亮攻城造成的。城北却涣然一些,非常坚固…” 诸葛瑾打断了他的话:“伯道的意思是从城西攻城?”郝昭道:“末将的意思是从城南攻城。” 诸葛瑾露出讶异的神色。 郝昭笑道;“我的意思是声东击西。组织一部分士兵佯攻西门。把王伉的主力大军调走,然后从北门攻入。” 诸葛瑾道:“这么大规模的调动瞒不过王伉的。” 郝昭道:“末将来献这条计策,就是有十足的把握可以瞒天过海。” 诸葛瑾皱眉:“瞒天过海?” 郝昭压低声音道:“我发现了一条小路,可以通往城北。”诸葛瑾大喜:“太好了,王伉死定了。” 郝昭已经派特种兵去侦察过了,没有发现敌情。当夜诸葛瑾命太史慈帅军五万从小路绕行北门埋伏在十里外的山谷中。 天亮的时候,赵云、甘宁统兵十万向西门进发。赵云在西门外给了王伉最后通牒:“王伉,给你一炷香时间,投降免死。”王伉的回答是一只冷箭。 赵云剥落箭矢,大怒:“找死…擂鼓攻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