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3/3页)
,就闻见香樟清香的气息,他是喜欢香樟的。早些年,党校的一位老教授鲁飞白,曾专门给丁安邦上过一课,内容就是香樟,说香樟的气息是君子的气息,是纯正的气息。做人也得像香樟,清香自守。老教授已经离退休回老家快10年了,丁安邦每每闻到香樟的气息时,总会想起老教授的话。谁不希望成为君子?谁不愿意外洁内正,端庄持修?可是… 丁安邦深深地吸了一口,这清香一直地润到了心肺里,润到了灵魂里… 丁安邦是学政治的。年轻的时候,他也曾意气风发过。可是,随着这些年岁月的磨洗,他就像一块石头一样,慢慢地被打磨得光光滑滑的了。但不论怎么光滑,他在内心里一直记着老教授所说的关于香樟的话。每每从香樟树下经过,他都要深深地吸一口气。一个人,也许不能对这个纷纭的时代做出什么,但是总可以对自己的内心做点什么。内心世界的清洁,就是对社会的最大的贡献。 丁安邦抬头朝树上看了看,新鲜的叶芽已经长开了。 "丁校长哪,有雅兴,看树叶?"从身后传来打招呼的声音,丁安邦一回头,目光就与莫仁泽的目光相遇了。 "莫主任哪,好,好!"丁安邦伸出手,同莫仁泽握了一下。莫仁泽是桐山人大的常务副主任,刚刚提成了正处。在此之前,他是桐山县委的副书记。他同丁安邦是大学同学,只是年龄上,他比丁安邦要大一点,平时来往也不太多。丁安邦记得,莫仁泽到市委党校来学习,前前后后,可能也有四五次了。 "老了,退了,还来学习。哈哈。"莫仁泽笑着摸了摸秃顶。 丁安邦也哈哈一笑,道:"活到老,学到老啊!都一样,都一样… 莫仁泽向前走了两步,身子几乎要靠到丁安邦的身上了。丁安邦稍稍让了让,莫仁泽说:"党校人事要动了吧?这次,老同学应该…看刚才的典礼,我觉得…" "啊,啊,啊!是要动了。不过,情况还…这都是组织上的事,服从组织,服从组织!"丁安邦故意将话说得轻巧些。莫仁泽晃了晃头:"组织是决定,关键是个人哪!安邦哪,你啊,还是…" 丁安邦又笑笑,问莫仁泽到人大后感觉怎样?"怎样?退了吧,不过也乐得轻松。人大嘛,你想做事,事情就永远做不完。你不想做事,事情就一件也没有。不都是程式化?这你比我清楚。我现在可是自在多了。每天坚持走路,一般应酬绝不参加。你看,这身体,也看着精神些了吧?"莫仁泽用手拍了拍肚子,丁安邦觉得他的肚子好像是小了一圈。 "退下来好啊!像国志校长,多轻松。官场如战场,总得费脑筋哪!"丁安邦说:"我还有点事,你这是…" "去开班会。"莫仁泽挪动了步子,刚走了三步,又走回来,拉住丁安邦,小声道:"安邦哪,这个机会可得好好把握。最后一次了,过了这个村,可没那个店… 莫仁泽走后,丁安邦慢慢地回办公室。当年大学毕业后,莫仁泽直接回到了桐山县。他先是在一所中学里教书,后来改行当了公社秘书,再后来当副主任,书记,一直干到县农业局长,副县长,组织部长,再到副书记。莫仁泽这人长相憨厚,但内心却相当复杂。这些年,随着位子一步步地往上升,桐山当地对他的议论也越来越多。丁安邦偶尔到桐山出差,总会有其他同学在背后说到莫仁泽,说他是桐山实际上的一把手。特别是人事,没有莫仁泽的首肯,就是书记想动一个人,也不太容易。关键是他在桐山盘下的根太深了、太大了、太牢固了。桐山现在的科局级干部中,有一半以上,是在莫仁泽手上提起来的。就是县委和政府班子中,也有1/3的人,是莫仁泽培养的。这样的一个老杆子,就是明里不当一把手,内在里在桐山还不是呼风唤雨,顺水顺舟?在政界,桐山干部对莫仁泽的评价是:敢想敢为,作风泼辣;而在民间,则是专横胆大,手腕强硬。丁安邦另一个大学同学,在桐山中学教书,这个同学为儿子提拔的事,找到莫仁泽。莫仁泽很客气地答应了,却迟迟不办。后来,这同学只好意思意思,事情才算办成了。这同学与丁安邦说起这事,还一肚子恼火。丁安邦安慰他:不是莫仁泽同学非得要你送,而是规则使然。你不能坏了他的规矩。对于莫仁泽,他可能只是习惯,只是坚守着规则而已。 丁安邦这安慰自然有些荒唐,也有些强词夺理。有一次,他到桐山,趁着酒劲,说了莫仁泽几句,莫仁泽却笑道:"惯性… 好一个"惯性"!年前,莫仁泽从县委副书记的位子上退到人大当常务副主任,级别上解决了正处。正月,在市里,大学同学聚会,莫仁泽在酒桌上发表了一通感慨,大意是现在是退下一身轻了,从此后要好好养身体,栽花种草,怡然自得了。同学们都笑,莫仁泽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 据部分同学后来透露,莫仁泽正在被桐山的土地案件困扰着。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及时脱身了。从县委副书记退到人大,也是一种策略。中国人嘛,都同情弱者。人家都退到人大了,何必还… 进了办公室,机关纪委的火灿书记过来了,告诉丁安邦,市纪委调查组将于下周到党校。 "你安排一下吧。"丁安邦道。 火灿点点头,出去了。火灿是从部队转业的干部,这人厚道,在党校,因为不是专业型干部,因此说话也少,平时都很低调。马国志就曾经说过:这样的纪委书记让人放心。把市纪委调查组来安排的事交给火灿,既名正言顺,也令丁安邦踏实。 如此关键时刻,可不能有半点闪失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