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似二月花_第十七章大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大纲 (第5/5页)

块把钱,可是要供应少爷们一顿点心,再加茶、烟,所剩就有限了,而且警察又常来敲诈,每次多则一元,少则几毛。这样,一年下来,吃过用过,只落下几件像样的衣服,总积不起钱来。’她说这里,我才留心看她的衣服,是一身青灰色毛司布(半棉半毛的料子)的衣裤,里面是白洋布衬衣裤,上身加一件毛线背心…”和光问:“到底她怎样又遇见朱竞新,又到我们家来的呢?”婉卿说:“琴仙盘算了一夜,决定去找朱竞新,打算央他介绍到什么人家去做帮工,钱多少不计,但要正派人家。琴仙会针线,会烧菜,还会做各式点心…”和光:“竞新带琴仙来,就为了这个。”婉卿点头,又笑着说:“你看来该怎么办?”和光未及答,良材插口道:“如果光是留下琴仙,就不像婉弟的手笔了。”婉卿道:“良哥真是我的知己。我当时留下琴仙,叫阿巧带她去吃饭,一面叫竞新去打听:樊、徐二人开的那篇账,有多少虚头。”和光问:“你打算代琴仙打官司?”婉卿道:“差不多。那知竞新说:不用打听,少荣知道得清楚,他告诉我,实在只花了六十四元,那一百是虚头。”良材拍案道:“岂有此理,婉弟,你怎么办呢?”婉卿道:“那时,我想,事情不难办,可是总得有一个人出面。我自己呢,不能出面。竞新呢,压不倒那哼哈二将。恂如呢,给老太太知道了,我可要挨骂,而且恂如办这种事也嫌嫩些。我正在踌躇,竞新已经猜到我的用意,就轻轻说:‘我保举一个人,可以出面压服那两个。’我问是谁?他说是冯梅生。”良材道:“好!竞新也是可儿。”和光道:“怪道那天酒吃到一半,王伯申的当差到梅生耳朵边说了一句,梅生就说少陪,匆匆离席,好半天才回来。哦,今天才知道,那天我应王家的邀请,你在家中却办了这件事。”婉卿道:“梅生一来,就说刚才路上,竞新已把事情前前后后都说了,婉小姐差遣,我无不遵命办理。我料到冯梅生会一口应承,就把准备好的一百五十元交给他,说:‘冯少爷酌量,该给他们多少就给多少,可是事情要办得干净利落。’梅生接了钱,又说:‘这两个人在哪里?’竞新接口说:“在××茶社,我引你去。’”婉卿至是又喝口酒,拍手道:“事情完了。我只花了八十四元。”于是就低头吃莱。和光问:“琴仙还在我家么?怎么我进进出出,不见她?”良材却问:“梅生是怎样办的?”婉卿仰脸笑道:“和光,你从不到二厅楼上,怎么见到她,况且我吩咐家里人不准提起这件事。再说梅生到了茶社,先进里面的雅座,正好没有别人。竞新把这两个宝贝带进去,梅生开门见山就说:‘你们真好意思,在琴仙身上打主意,人家是卖笑钱,你们用了它,你们不成了乌龟么?现在琴仙要告状,是我揿住了。问你们:愿私和,愿当官?愿当官呢,我就不管,看你们在衙门里出丑罢!愿私和呢,得听我的话。’”和光笑道:“梅生真行。这样的话,恂如是半句也不会说的。”良材道:“别打岔,听婉弟说呀。”婉卿道:“那两个见了梅生,先已矮了半截,又听这样的硬话,那里还敢分辩,只说听凭吩咐。梅生先给他们六十四元,说,这是还清你们填付的,又给了二十元,说,一人十元,赏你们,总算你们张罗了一阵。”良材鼓掌道:“办得大方。”婉卿说:“还有呢!梅生逼着二人把那张借据——就是琴仙不肯画押的,拿出来烧了,又逼着他们写一张收据…”说着,婉小姐用手向阿巧一招,阿巧便从身边摸出一张纸来递给婉小姐,和光却抢过去,一面看一面念道:“今收到郭琴仙姑娘还清因母丧代填银洋六十四元,又谢代为张罗,给银洋二十元正,从此两清,不敢再有后言,此据。樊雄飞、徐士良签押。”良材道:“办得好,斩金截铁。”和光道:“还有那两个的手印呢!”说着,把字据交给阿巧,就说:“快请琴仙出来,让我们认识认识。”婉卿笑道:“迟了一天,已经送走了。”和光、良材同声问:“送哪里去了?”婉卿笑指良材道:“送到你府上去了。”良材摇头不信。婉卿道:“琴仙在这里住了四天,果然能干,针线、烹调,都好;人又和气,又伶俐,真是眉毛眼睛会说话的,我舍不得她走。可是,我想,姑妈身边的来姑,身体单薄,老是生病,姑妈少个得力的人,上次姑妈来时,要我留心找一个,这琴仙再合式也没有,只不知琴仙心里如何打算。恰好竞新那天把琴仙的一大一小两个皮箱送来,并说房子已退掉,欠一个月房租已代付讫,又拿出三十多元,说:‘这是变卖琴仙家的家具的钱。’我就把皮箱、钱都交给琴仙,并问琴仙今后作何打算?她说:‘已经说过,我是跟定了婉小姐了。’我说:‘我也喜欢你,可是,我有个姑妈,托我找个得用的人,一向没找到,你正合式。’琴仙就问是哪一家?我说是钱家村的钱府。琴仙又问:‘是良少爷府上么?’我说:‘正是。’琴仙又说:‘钱府派头大,男女下人极多,恐怕我这笨手笨脚的人,姑太太看不上眼。’我说:‘你还是笨手笨脚,那世界上就没有伶俐的人了。姑太太极怜爱房里人,你决定去罢。不过,那是乡下,怕你嫌寂寞。’琴仙忙说:“这里熟人多,要是上街碰见了,又要纠缠。’这样,事情就定了。凑巧第二天,永顺兄来看家玉,又带了时新蔬菜给我们,我雇了船,写了给姑妈的信,托永顺带了琴仙去了。良兄进城那天,正是琴仙下乡,所以你不知道老太太身边多了个人。”良材道:“真办得好。我正想出门走走,如今妈身边有个得力人,我更放心了。”和光、婉卿忙问:“何事又要出门?这些天来,邻省战事正一天一天激烈,谣言很多,怎么你又要出门。”良材道:“正为此,我要出门去,见见世面,得些真消息。北伐军已进湖南,东路军听说也进展顺利,眼见得天下快要大变动,我要出去看看。”和光默然点头。婉卿问:“到上海?”良材说:“先进省,后到上海。婉弟,如有风吹草动,妈该进城呢还是不动,都请你作主。”婉卿道:“你不回乡下去拜辞了姑妈再走么?”良材道:“不回去,怕老人家阻拦,就走不成了。我写个禀帖给老人家,婉弟代我面交如何?”婉卿道:“遵命。”又叫阿巧斟酒,举杯道:“祝良哥一路平安。”三人都干了杯。这一天,良材就住在黄府,三个人直谈到半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