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皇后神栬微滞 (第1/2页)
第184章 皇后神栬微滞 临走时,帝姬塞给她一个沉甸甸的小箱笼,她道:“我也常听乳母嬷嬷们说起,说是嫁出去的女孩儿,到了婆家便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比不得在自己家里的时候轻快闲散。再者,太原将军府那样枝叶繁茂人口众多的大族,行动处总是免不了要花钱打点。” 帝姬有些羞怯地一笑“我在宫里,父亲母亲都替我打点好了一切,又没有使得我花钱的地方。是以这些年光是金瓜子啊玉坠子啊之类的东西就攒下来了一堆,留在我身边也没用。所以,你若不当我是个外人,就拿去用了吧。” 这些是她私下所赠。实际上漪娴出嫁,光是明面上的添妆赏赐,陶皇后和帝姬已然待她不薄,恩惠颇丰。漪娴想要拒绝,可是帝姬拢了拢披风说话间就下了楼。临别时,帝姬站在楼梯上再度朝她回眸:“都这个时候了。 不过是些身外之物的相赠,你还要同我客套吗?便是金玉贵重,又哪里比得过我们这么多年的情谊半分?”漪娴热泪满盈。几日后,她在一片雪色中嫁去了太原,后来再也没曾见过帝姬一面。再后来,文寿帝晏驾,新君践祚。帝姬也病故了。 ***窗外忽然扫来一阵微风,轻柔地拂开了书桌上的一本字帖。漪娴起先只注意到这本字帖上的墨色尚新,知道是皇后这些日子常常拿出来翻看的,不过她并没有主动去随意触碰这里任何一件既浯皇后的摆设,这是自然的礼数。然当那本字帖被风吹开时。 她下意识地回头瞥了一眼,这一页恰好被翻到了《楚辞》中屈原《招魂》的那一篇。皇后临摹的是清绝大气的行草。其上赫然一行字是:“兰膏明烛,华容备些。二八侍宿,射递代些。九侯淑女,多迅众些。”漪娴的目光落到这个“淑” 字上时,便再也移不开了。圣懿帝姬的生母,当今的皇太后,闺名中含有“淑”字。是而历朝历代按照子女避父母讳的规矩,若是写字写到含有父母名讳之字。 就得故意缺上几笔写成错字,读到口中也要换一个相似的错误读音避开。例如漪娴的生母名中带“俪”所以她从不写“俪”字,只作“丽”字写,读也读作“里” 圣懿帝姬当年初初启蒙读书时候,是和她一起受教于潘太师的。潘太师特意教帝姬将“淑”字的最后一撇去掉即可。 因为他翻阅本朝实录,发现太祖皇帝的生母名中也带“淑”字,于是太祖皇帝当年就是这么做的,所以帝姬应该效仿尊崇。 可是年幼的圣懿帝姬和潘太师据理力争,觉得这样会使一整个字缺了那支撑之处,没了字形便少了美观大方之感。所以她坚持要将“淑”字的三点去掉一点。写作“冫叔” 且能使得两点颇有气势,即便是错字,也能使得一个字完整有形,气势横生。漪娴很熟悉帝姬写“淑”字,她眸中一片震惊,紧紧盯着这个字的时候。 就像看到了多年前的圣懿帝姬。哪怕换成了草书,她也分明认得这是圣懿的字迹,而更让她感到不解困惑的是“兰膏明烛”中的兰字,既浯皇后在临摹时一字未动,并无避讳,可是皇后的母亲,荆公夫人白氏的名中就带兰字啊!既浯皇后难道不知道么?她为何不避?漪娴知道,当今皇后在出生后并未由荆公夫妇二人抚养。 由于她命格贵重,一出生后就被荆公夫妇二人送去了佛寺中长大,直到十六岁后方才接回。所以既浯皇后可能对自己的生身父母的确没有太多的感情。 可是亦不至于使得她不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