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东胡灭亡 (第4/4页)
间,东胡王庭西边的小山坡上现出一支数目巨大的白袍骑兵,静静地居高临下眺望着脚下安静地东胡王庭!这支骑兵的最前头,一个身材高大、威猛异常的勇士赫然便是匈奴大单于冒顿,他的身边则是一个中土打扮的秦人—赵胜! 三日间,匈奴人向东突入东胡境内。昼伏夜行、迅速转进,急行四百余里,所过之处,人畜尽绝,终于赶在东胡人毫无警觉之时便悄悄掩至东胡王庭之外! 冒顿看着脚下肥美的目标,嘴角浮现出一丝狰狞的笑意:“军师,你的计策真是太妙了,几乎没有费什么劲,东胡这只肥美的羔羊就乖乖地将咽喉送到本单于的嘴边!” 赵胜微微一笑道:“大单于过誉了,如果没有您地慧眼识人。赵胜还只是个奴隶!” 冒顿大笑,猛地拔出腰下的金色弯刀,大呼一声:“大匈奴的勇士们,杀…!” “嗷…唔…”天地间猛然爆出发一片雷霆风暴般的狼嚎声,紧接着蹄声迅若如雷,一片巨大的白朵在黎明的晨曦里从平缓的山坡上迅速俯冲下来,像一片凶猛的狼涛卷向毫无防备的东胡王庭! “怎么回事?何处喊杀?”在王庭西侧警戒的东胡哨兵刚刚从睡梦中惊醒,尚未来得及分清东西南北,便被呼啸而过地匈奴军阵淹没在巨大的狼涛之中! 霎那间,狂卷的白狼撞至王庭边上。脆弱地栅栏立时被巨大的骑阵踩个稀烂,二十万匈奴兵全速突入营地,开始了疯狂地大屠杀!一时间。刀光血影之中,巨大的营地上空充满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以及凄厉之至的嚎叫声。白色精骑过处。一名名东胡地老人、妇女、孩童被毫不留情地的斩杀在地;奋起反抗的东胡男人多因人少势孤且毫无组织,亦很快便被匈奴人的庞大骑阵所淹没! 片刻,不过片刻,匈奴人猛若天崩地裂般威势地巨大骑阵荡平了东胡王庭的西、南、北三面。将营地最中央那顶威严而堂皇的东胡金帐包围起来! 冒顿在坡顶上借着清晨温暖的阳光看得真切,数千东胡王庭卫队聚集在金帐的周围,正拼命地抵抗着四周狂突猛进的匈奴大军。但是,在匈奴人绝对优势兵力的猛攻下。一时是危若累卵、步步后退! 冒顿见胜局已定,轻松地笑道:“军师,你看这东胡王还能坚持多久?”赵胜笑道:“东胡王庭兵不五万,口不过二十余万,如何经得住我二十万大军的突然猛攻,我看他们能再坚持半个时辰就不错了!赵某这里要预先恭喜大单于扫平东胡的千秋功绩了!” 冒顿闻言大笑,一时顾盼自若,得意洋洋! 冒顿这里轻松地笑着,金帐附近残酷的厮杀仍在继续。匈奴兵挟着复仇、雪耻的怒火分外勇猛,直有一种前赴后继、无视生死的洒脱,很快,便将东胡数千王庭卫队的抵抗粉碎,而东胡王的金帐也在匈奴兵的无数绳索拉扯下轰然倒下,露出了一群惊慌失措的东胡贵戚! 一阵欢呼的匈奴兵纷纷拥上,弯刀乱砍之下,血rou横飞,很快便将这群可恶的东胡贵戚尽皆杀死! 忽然间,乱军之中,一骑快马挥舞着一颗人头狂呼奔来,远远地便发疯似地大叫:“大单于,我将东胡王杀死了!大单于,我将东胡王杀死了!” 冒顿大喜,急视之,却是匈奴的左大都尉阔木仑,大笑道:“壮哉,我大匈奴的勇士!东胡王一死,这整个东胡群狼无首,覆灭已成定局!哈哈哈!” 大笑间,阔木仑飞马奔到近前,将东胡王充满惊恐之色的头颅扔到冒顿马前,下马而拜道:“大单于,阔木仑斩东胡王而返,为我大匈奴一雪前耻!” 冒顿大喜道:“好样的,阔木仑,不愧为我大匈奴的勇士!去吧,战后,你可以随意从俘虏中挑选一百名最喜爱的女子和一千个最彪壮的奴隶!”阔木仑闻言大喜:“谢大单于!”当即纵马而去,狂呼乱叫着再次卷向尚有零星战斗的东胡王庭! 很快,浩大的营地上,战斗渐渐平息了,触目所及之处: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尸骸以及无数亡魂汇集而成的血洼,在烽火乱卷的硝烟中,透露着一股刺鼻的血腥! 冒顿见状,挥了挥手道:“传我之命:停止屠杀,降者免死!”…是,大单于!”左骨都侯阿胡儿应了声,率一队骑兵冲降下去,大叫道:“大单于有命:停止屠杀,降者免死!” 于是,几被屠戮干尽的东胡王庭才终于得有部分民众得以幸存下来。战后,冒顿检点战果:是役,匈奴军共毙杀东胡人多达二十万众,俘三万余,自已死伤尚不足万,这一场胜利可谓辉煌至极! 然后,冒顿分兵多路,于一月之内横扫东胡全境,由于王庭被歼,东胡群龙无首,无不一即击溃。一月之后,除了靠近秦国燕、赵之地的十数万东胡人撤入关内得以幸免外,其余约九十万东胡部众死一半、降一半,无一幸免。至此,东胡这个曾经在中国北方大草原上横行一时的强大游牧帝国从历史的舞台上正式消失! 而面对秦国接纳十数万东胡部众的事情,有部分匈奴将领主张应趁胜攻击燕、赵之地以示教训,但由于燕、赵等地十余万秦军严阵以待,且有名将韩信坐镇,故冒顿思虑再三,兵抵秦境而回,双方暂且相安无事! 由此,吞并、吸收了东胡这个强敌之后,匈奴不仅将背后的心腹之患彻底根除,而且成长为一个部众多达一百八十万人、控弦四十万骑的强大游牧帝国。受此影响,原本由秦、大月氏、东胡三方面合力形成的对匈奴的骑兵优势(五十万对三十万)彻底瓦解,匈奴以四十万骑对秦、大月氏三十万骑的残酷事实形成了机动战力上的相对优势,至此,匈奴掌握了战略上的相对主动权,开始虎视眈眈的准备下一步的扩张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