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2/3页)
皓悄悄给他哥哥点赞,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越来越强了。 聂开再次把香蕉拍他脸上,冷冷道:“我倒想知道,你当初是怎么想去混黑的。” 聂鸿皓一副小媳妇状,道:“当时刚上初一,mama每天给我五块的零花钱,但是其他同学都有二十块或者更多,他们就嘲笑我,说我是垃圾桶里捡来的,不然怎么才这么点零用钱,还有人说mama是后妈,所以才对我这么坏,我当时很苦恼,根本就不想去学校面对那些人,后来南街的小光哥说让我跟他混每天给我二十块,还能让我不受其他人欺负,我…我就去了。”聂鸿皓说得有些期期艾艾,让聂开面色铁青,他送小鸿去的初中在当地算是较好的,学费比较贵,所以就读的都是些富二代,竟然因为零花钱少而受到排挤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白丽梅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她当时就是因为听信了聂开说“男孩要穷养”的理论,才把原本的二十零花钱换成了五块,想到这事她不禁充满埋怨:“我就说孩子不需要过得那么艰苦,咱家又不是没条件,看看吧,老聂,你也别说小鸿了,这事都怨你。” 聂开瞪大双眼,一下子就脸红脖子粗地嚷嚷:“怎么都怪我了?当时我说给少点,没让你少成这样啊,何况…那啥,男孩本来就要穷养,你的娘们懂个什么。” 白丽梅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一跺脚,道:“得,我是娘们,我什么都不懂,今晚你们爷仨儿自己做饭吧。”说完气冲冲地回到卧室,留下傻眼的聂开和窃笑的两兄弟。 ---- 聂开郁闷地去跟老婆道歉,聂雪超一把将弟弟扛在肩上,大步走进卧室,反锁门后将聂鸿皓摔在床上,冷笑道:“我可不是爸妈,别想糊弄了。” 聂鸿皓抱住他亲了一口,笑眯眯道:“哥哥想问什么,我知无不言。” 跟床上散发着诱惑性荷尔蒙的妖精拉开了一点距离,聂雪超揉揉太阳xue,道:“我问你答,不要反问。” 聂鸿皓从善如流地点头,两人开始了一问一答的审讯模式。 “警方对你的所有指认都是真的?” “是,不过他们貌似知道得太少了。” “你吸毒吗?” “对身体有危害得事情我都不做,毕竟我还想和哥哥一夜四次呢。”聂雪超看着他没个正形的样子,狠狠地亲了一口,有些迟疑地问出下一个问题:“你杀过多少人?” 聂鸿皓仰头望着哥哥得哥哥,若有所思,也许他是在想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聂雪超有些心疼,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对这个无比强大的犯罪分子产生这种情绪,过了半分钟,聂鸿皓依然没有回答,哥哥伸手摸摸他的脸蛋,柔声道:“不想说吗?” “我在数。”聂鸿皓这个欠扁的回答让聂雪超抚摸的手顿时变成了掐,他惊呼:“哥哥大人饶命!” 聂雪超了半天他的脸蛋直到通红才放开手,看到弟弟龇牙咧嘴的表情,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把头埋在哥哥的脖颈里,贪婪地呼吸着这种干净的气息,聂鸿皓轻声道:“为了打破规则。” “什么?”聂雪超皱眉。 在哥哥脸上不停的添吻,聂鸿皓断断续续道:“我讨厌规则,讨厌体制,但凡政府设定的一切,我都想毁掉,这让我有一种的快感…”在聂雪超锁骨处重重的吮吸,他蛊惑性地一笑:“别说这些无聊的话题,哥哥,我们做吧。” 聂雪超抓住他作怪的双手反剪在背后,将这个坏蛋压倒在床上,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厉声道:“你这就是唯恐天下不乱,政府体制有什么不好,打击犯罪,维护公民合法利益,重视教育,高考给了多少贫穷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你在不满些什么?” 聂鸿皓眼睛眯起,瞳孔缩小,冷笑一声:“我不满它愚弄民众,我初中时上地理课,每次都要讲GDP增长,全国人民一起进行GDP崇拜,等到大家从这样的美梦里苏醒时,又开始灌心灵鸡汤,说什么幸福不因金钱而产生,如今幸福感不流行了,又搞出个中国梦,这和之前在法院门口的那些人有什么不一样,政府愚弄我们,我愚弄他们。” 聂雪超听着有些语塞,他看着这样咄咄逼人的弟弟,突然有些陌生,他低头吻了一口,让聂鸿皓的唇角变得柔和一些后,才开口道:“国家需要精神支柱,来领导人民,我记得你小学的时候叫我陪你一起看《大秦帝国》,你问我,为什么韩非的才能适合一个国家,流传千年的圣人却是孔子,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 想到童年发生的事,聂鸿皓弯了弯嘴角,道:“当然记得,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我问你那些妖精是好的还是坏的,你总是说没有好坏,只是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而已。” 聂雪超点头“对,就是这样,让一个国家安定需要法制,让一个国家繁荣需要仁制,所以你说的什么GDP崇拜、幸福感,无非是为了国家的繁荣,虽然对一小部分人不公平,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你和政府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所以也无从评判谁是正确的,但你是我弟弟,我永远爱你。” 聂鸿皓若有所思,半晌得出一个令聂雪超哭笑不得的结论“所以,你支持我犯罪咯?” 聂雪超在他头上轻敲一下,无奈道:“我不支持,但这是你的爱好,我不会强行改变你的价值观,这是最愚蠢的行为,我只会把这些道理给你说明白,然后潜移默化,让你犯下的事在我和爸爸可控范围之内。” 一种无以名状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填满了聂鸿皓的心,像干涸的大地遇到了春风化雨,像命悬一线的士兵在田野尽头看到了援军的旗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