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文 (第2/3页)
昭明想这是事实,因而勉力振作。 小李把她带出去散心。 “生命本如此,小孩变大人,大人变老人,循环不息,是谓人生。” 生活寂寞,心事无处倾诉。 一旦失去相依为命的外婆,昭明觉得徨失措,像是回到极小极小之时,父母全部离去,留下她一人,半夜醒来,连哭都不敢哭,浑身战栗。 她与李东亮的戚情在这个时候开始进步。 是他鼓励她抬起头来。 昭明为报知己,把他请到家里吃饭。 小李笑“热诚可嘉,厨艺普通。” “你这人吹毛求疵。” “可以参观家居吗?” 也是时候了。 “请。” 一进书房,小李便打个突。 私人电脑除外,布置如儿童乐园。 彩色积木、各式大小洋娃娃、模型火车与恐龙、林林总总立体书… “童心未泯。” 昭明缓缓抬起头“不。” “还否认?” 昭明笑一笑,缓缓说:“小时候家境欠佳,没有什么奢侈品,到今日自己有能力了,便略为补偿自己。” 小李不语。 “有空玩玩这个玩玩那个,不知多有趣。” 昭明打开一只盒子,盒裹满满装着铅笔,怕有百来枝。 小李低呼:“哗,这是干什么,囤积居奇?” “少年时物质缺乏,铅笔削得极短还得用…” “昭明,现在你已长大了。” “有时深夜醒来,惶恐之下,觉得自己只有六七岁,并且,父母永远不在身边。” “这种焦虑是完全不必要的。” 李东亮过去握紧了她的手。 昭明觉得他的一双手好大好暖。 李东亮轻轻的说:“要是你愿意的话,让我照顾你。” 昭明微笑,把脸伏在他肩膀上。 李东亮嗅着她如云般秀发。 其实这女子精明能干,随时可以照顾人才真,政府部门上司多数有谁用谁,可是此刻至少有叁个上级指名要邓昭明做亲信。 不过她孤寂的童年始终是笼罩她的阴影,如今外婆去世,她几乎一蹶不振。 “我的好同学甘雅芝所拥有的物质,现在我也想设法替自己添置一点。” 李东亮说:“我不反对你那样做。” “圆一圆少年时的梦。” “都差不多办齐了吧?” “差好远,雅芝身外物之多,超乎想像,我记得她还有一蓝贝壳,真是漂亮…” 第二天,开完会,有人送一大盒礼物上来。 昭明拆包裹之前一定先查看寄件人姓名。 这次那人没有署名。 她轻轻拆开来。 她看到一只小小白色藤篮,里边装满各种贝壳,蓝色外边还蒙看一层淡蓝色的网纱。 哗,完全是叫少女看迷的一件礼物。 还用问,一定是李东亮送的,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上司进来“昭明,后日这个会十分敏感,你||咦,这是什么?贝壳,对,昭明,你看仔细这叠文件。” “遵命。” “咦,”又一个发现“很少看到你笑,通常见你叉腰骂人。” “我代你做丑人呀。” 他出去以后,昭明慢慢欣赏那一种蓝贝壳,这么短时间,亏他去找来。 只见扇贝、骨螺、宝贝、天使翼…林林总总,美不胜收,篮底还有一本关于贝壳的专门书。 真叫昭明泪盈于睫。 比甘雅芝那一篮丰富得多了。 真幸运,去了外婆,又来了李东亮。 他的电话随至。 “可收到?” “谢谢。” “不客气。” “一客不烦二主。” “有话请说。” “甘雅芝,我的小学同学,还有一大串印度玻璃手镯。” “唷,这可尴尬了。” “你一定找得到。” “这顶高帽吃不消。” 昭明笑了。 小李温柔的说:“下班见。” 他那样纵容她,真叫昭明高兴。 她记得雅芝说过,许多礼物,都是父母亲友所送。 大人有面子,小孩自然得宠,别人要讨好他们,就得爱屋及乌,而大人自然懂得礼尚往来。 昭明是个穷女,连父母都不看她,何来礼物? 唯一的礼物,不过是甘伯母送的相架,其馀一切,都是她双手赚回。 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收礼物是非常温馨的享受,收不到是一种损失。 昭明握紧拳头,物质可以补偿,只是失去的童年永远不再,要待来世了。 昭明悲愤莫名,这是她第一次痛恨父母。 幸亏这时一大堆同事走进来。 七嘴八舌开起会来,一下子到下班时分。 李东亮在门口等昭明。 同事们经过,朝他俩挤眉弄眼。 “看,已经都知道了。” 昭明说:“不过,后悔还来得及。” “我庆幸还来不及,你呢?” 昭明挽住他的手臂,靠近一点“你说呢。”喜孜孜。 李东亮一颗心落了实。 昭明渴望有一个家,生一个女儿,至少,将来这一段母女感情,是她可以控制的。 但凡所有她母亲所作所为,她不去做,也就是个成功的母亲了。 这种强烈的意愿得到李东亮的认同。 他带她回家见父母。 李伯母的和蔼亲热使昭明想起甘太太,李伯伯比东亮英俊,一口法文说得不知多漂亮,东亮只得一个弟弟,已读大学二年级。 家人全体可爱到极点,昭明愿意即时拥有他们。 昭明心裹想,上帝是公平的,取去一些,也归还一些。 他们决定订婚。 昭明问:“那些玻璃镯子找到没有?” 东亮无奈“都说要到小印度去找。” “何处有小印度?” “我知道温哥华有。” “咄,那么远。” “我们去温埠结婚如何?” “为什么?” “爸妈年底正好往该处旅行探亲。” 昭明不语。 “怎么样?”有点急。 昭明黯然“只得我一人来参加婚礼。” “你是新娘呀。” “我的意思是,我一个亲人也无。” 东亮十分温和“要找他们,也很容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