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1/4页)
第十三章 西羌的冬天一日比一日寒冷,凛烈北风肆虐苍茫大地,呼啸的风声让在金殿内屏息等待的朝臣们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拓跋朔静静地坐在龙椅之上,锐利的目光注视着阶下的群臣,久病的他体力已大不如前,但眼眸却依然清澈,明亮的目光扫过朝臣们的脸,让每一个被扫视到的大臣都是心中一凛。 终于,拓跋朔开口了:“是谁派人去刺杀大理公主的?” 没有人回答。 “我知道是你们大家合谋策划的。”拓跋朔的目光犀利逼人“你们的用意朕清楚,朕不想再追究了,但朕还是那句话:朕不同意出兵轩龙。” “还请皇上三思啊。这次大理的联姻失利正给了我们一个大好的机会。”老太师奏道,他是仇视轩龙一派的首领。 “可大理并未如你们所想的那样出兵报复。” “皇上,依臣等愚见,大理定是畏惧轩龙国力,恐自己势单力薄、无制胜的把握,否则,爱女如命的段皇爷又怎会坐视不理。皇上,只要咱们与大理联络,两国南北夹击,必能报大理之仇,雪我国之耻。” “不行!”拓跋朔剑眉一拧“朕与轩龙皇帝早在十五年前便承诺和平共处、永不言兵,此刻,尔等却让朕出兵征讨,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朕吗?” “皇上,先帝…”老太师还想再谏。 “不必再说了。你们想陷朕于不义吗?”拓跋朔厉声说,胸口忽然有些不适,他咳了几声。 “臣等不敢,请皇上康息龙体。”群臣忙道。 拓跋朔调匀了气息,接着说道:“你们为什么总想着要打仗、要雪恨?难道你们不知道一场战争会给百姓们带来多少灾难吗?” “皇上英明。”群臣回答。 “算了,朕知道你们心里还是不服。但朕劝你们,把这些想着怎样打仗的时间,拿来多关心一下百姓的疾苦。咳咳,今年入冬至今无雪,这样反常的气候,你们怎么看?” “回皇上,据老臣的经验,若是前一年的冬天不降雨雪,则下一年的春天必会风沙剧烈。”老太师回答。 “是啊。”拓跋朔点点头“去年冬天雪下得小,今年开春就已经很干燥了。西羌本就干旱少水,朕担心再不降雪,明春可能会有沙暴。” “老臣认为这可能是上天在…”老太师不死心地说。 “在怎样?惩罚吗?朕治国十五年,勤勤恳恳,可有任何失德之处?”拓跋朔激动得又剧烈地咳嗽起来“朕…知道…你们怪朕未给先帝报仇,咳咳,可你们也用不着有这种‘上天降罪’的无稽之谈!” “是呀,老太师,你怎可用这样的话来威逼皇兄?!”有人出言反驳。拓跋朔定睛一看,说话的正是自己的六弟…拓跋翔。 “六王爷,您不也赞成出兵轩龙吗?”老太师问。 “不错,我是不反对。可皇兄既然不愿意,咱们做臣子的又怎可强迫!再说,这下雪一事又与皇兄何关?” “可这不下雪,总是有原因的吧。”听老太师这么一说,群臣的目光都转向高高在上的皇帝。拓跋朔冷冷地看着下面,心想:这不是要逼宫吗? 见大家都脸色不善,拓跋翔忙出来打圆场:“皇兄,臣弟倒有个主意。” “你说吧。” “总不降雪确实有些反常。皇兄既然体恤万民,就不妨亲自移驾去神殿祭告天地、祈祷雨雪,说不定真会降下雨雪,这样一来,那些不经之谈,岂不是不攻自破了?” “可是皇上龙体欠安,那神殿又远在贺兰山巅,这如何去得?”有人反对。 “只要皇上同意,我愿亲领太医,带上兵马,护送皇上。”拓跋翔回答。 沉吟良久,拓跋朔终于开口:“为了天下百姓,朕愿亲往。” “臣弟请率军随驾。”拓跋翔说。 “好吧。一切由你去布置吧。”拓跋朔深不可测的眼眸若有所思地看了拓跋翔一眼“只调朕的御林军护驾就行了,不用把你的军队也带上。” “是,皇兄。”拓跋翔皱了一下眉头“臣弟还想带几个亲兵、部将,他们都胆识过人,相信一定能协助臣弟护驾周全。” 拓跋朔面无表情,随意地说了一句:“你若想清楚了,就随你吧。” **** 斋戒沐浴七日之后,御驾祭天的队伍终于就要出发。 拓跋朔站在御辇前面,看着前来送行的百官全都跪在自己身前,黑压压的,铺了满地。他心中涌起一种得意:这一群人,平日里再怎么跟自己争吵,再怎么给自己施压,可他们毕竟只是臣下,今天还不是得跪在这里给自己行礼、朝拜?一时间,他觉得天也蓝了,心也阔了。 威严的目光缓缓地俯视过下面的群臣,最后停留在跪在最前面的未央身上。看到儿子,拓跋朔心头忽然有些不舍,刚才所有因权力带来的快感都极快地消而逝去。他走到未央面前,拉起未央。未央是太子,拓跋朔走后,他将留下监国。 “父王,您要注意身体。”未央的眼中有些亮闪闪的东西。 望着未央酷似云若的面孔,拓跋朔突然浮出这样一个念头:要是现在就能下一场雪该多好,这样自己就不必走了。怎么说,这里也是自己的家。他伸手为未央整理了衣襟,说道:“好好管理国家,好好…照顾好你母后,等着父王回来。” 未央愣了一下,父王为何会用如此沉重的语气?这只是一次祭天出行而已,以前就是御驾亲征之前,父王也不会这样忧郁。但他还是懂事地点了点头。 “好。”拓跋朔放心地微笑着,然后转身走进御辇。 “起驾!”长长的回声中,祭逃谟伍渐渐离宫远去… **** 十数日后,拓跋朔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