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地产商_6.求同存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求同存异 (第2/3页)

党务工作见长,尽管洪文山政治经验丰富,但是,对于经济工作来说,洪文山是个门外汉。

    正因为如此,省长赵长征才极力推荐由年富力强的经济专家夏闻天担任东州市市长,在确定举荐谁为东州市委书记人选的问题上,林白和赵长征在沟通时还发生了争执,后来传到了刘光大的耳朵里,搞得刘光大一直误会林白对他有成见。

    洪文山认为,在东州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上,自己作为东州市的一把手必须把好关、掌好舵,这无疑是林白同志叮嘱的重大问题。当年洪文山作为“肖贾大案”专案组副组长,亲手查办了肖鸿林的案子,让洪文山非常震动的是肖鸿林之所以滑到了腐败的深渊,与当时的市委书记王元章过于软弱有直接关系。当时王元章为了维护班子的团结,对肖鸿林的专横跋扈一味地忍让,搞得肖鸿林撇开市委另搞一套,完全成了“党内个体户”最终酿成了震惊中外的“肖贾腐败大案”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惨痛的!

    洪文山打定主意,在自己的任期内,决不允许出现与市委不一致的声音,对于年轻气盛的夏闻天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抑制住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势头,否则时间长了搞不好就成为第二个肖鸿林,个人英雄主义是政治家的大忌,一山不容二虎,核心只能有一个,自己作为东州市的一把手,必须掌握全局。

    正当洪文山思绪万千之时,常务副市长林大可打断了他的思路。

    “我非常同意闻天同志的意见,我认为东州的房地产开发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城市化发展轨道,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不仅违反了城市发展的循序渐进的原则,甚至是一种城市化的‘大跃进’,这么急功近利地发展房地产很危险,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泡沫,一旦遭遇国家宏观调控或金融危机,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待东州的房地产发展应该制定严格的用地标准,对城市的人均占地、耗能、用水、交通运输结构等,作出科学的规定,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房地产发展目标,我的意思是开发胭脂屯要按原有规划进行。”

    林大可的话还未说完,市人大主任赵国光就打断了他的谈话“同志们,请大家不要忘记一个事实,目前是东州经济发展最困难的时期,还是小平同志说得好,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我觉得文山同志的意见很有创意,既改善了胭脂屯居民的居住条件,又进行了商业开发,财政从土地出让中也能得到大量收益,何乐而不为呢?政府要敢于经营土地,眼下许多城市土地已经成了第二财政,土地是政府拥有的国有资产中最大的资产,政府经营土地是天经地义的事。闻天,如果没有‘房地产业立市’,财政怕是连给公务员开工资的钱都捉襟见肘了吧!”

    赵国光的话让洪文山的脸色出现了红晕,他原来最担心赵国光反对自己的意见,因为赵国光不仅是土生土长的东州人,更是前任市委书记王元章的铁杆同盟,赵国光私下里一直为王元章打抱不平,他认为东州正因为有了像王元章、李为民这样的领导,才不至于让东州改革开放的成果因“肖贾大案”而丧失殆尽,李为民作为市委副书记牺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上,至今让东州老百姓痛惜不已。赵国光一直认为,同级监督腐败是软弱无力的,肖鸿林想跳楼,王元章无论如何是看不住的,但是王元章做了力所能及的防范措施,结果一位在政治上可能再上一步的好干部,却因“肖贾大案”而调离东州,在省人大任副主任,而且排名在最后。赵国光对上级组织对王元章的安排很有意见,一度对洪文山接任东州市委书记很有抵触。何况赵国光任市委常务副书记期间,主管组织工作,在东州经营了几十年,可谓是虎踞龙盘,别看你有一篮子鸡蛋,他要想掀翻,可就别想留下一个囫囵的。

    让洪文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赵国光成了保护鸡蛋的篮子,他欣慰地点上一支烟深吸一口,然后踌躇满志地环视了一圈会场。但是洪文山也万万没有想到市委副书记周永年对他的观点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文山同志、国光同志,在中央文件有关执政党和政府工作的理论表述中,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经营城市’的说法,我很佩服文山同志理论创新的勇气,但是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而且有可能助长‘政企不分’现象,损害市场秩序。‘经营城市’一说,乍看和市场经济很是般配,但实际上,它与现代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直接相抵触,其‘人论’色彩乃至个人英雄主义意味相当浓厚,经营者俗称‘老板’,地方政府开口闭口‘经营城市’,那么文山同志和闻天同志岂不成了这座城市的‘老板’?如此一番,东州广大市民究竟是被经营的对象,甚至是被经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