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回屠龙宝刀放玄光 (第2/5页)
无忌眼光斜睨,见鹿杖客将手掌放在绿敏的头顶之上,鹤笔翁将右掌提在殷涛脑门之上。张无忌骇然住手。冷面人颓然坐地,盘膝疔伤,未几,又是一口鲜血狂喷而出。火光之中,但见冷面人一张人皮面具阴森可怖,诡异万状。众人机伶伶地打个寒颤,呆立原地。 山洞之中,厚土旗已全部撤出。见了此状,旗使一挥手,便要命厚上旗将冷面人等围住。杨逍出声止住,挥挥手,让他们撤走。厚士旗旗众对杨逍和张无忌鞠躬而退,须臾便消失在群山之中。 明教天地风雷四门和五行旗至此一别之后,各自啸聚山林,与官府作对。 杨冰一直住在活死人墓中。朱元璋屡次派兵前去搔扰,终于惹得杨冰恼起,炸了活死人墓,率领人马与朝廷作对。后来与明教天地风雷四门及五行旗联合,声威大振,一时之间,攻城掠地,尽杀朝庭命官。朱元璋多次派兵围剿,均被击溃。杨冰领着义军在川陕甘一带奋战不已,直至洪武二十八年,因叛徒出卖,义军才被镇压下去,杨冰殉难而死。但各地义军依然不时奋起,与朱元璋相抗。据史载,从洪武元年朱元璋严禁各种宗教结社开始,直至永乐七年间,各地不断起事。最大的便是杨冰所领导的明教义军。另有一股亦属明教的义军,在西北一带起事,王金刚奴自称四天王;田九成自称后明皇帝,年号仍用龙风;何妙顺号天王;高福兴自称弥勒佛,帝号和年号都直接承袭韩山童,并不承认朱元璋之统治;龙风十一年八月,罗平县蓝丑儿自称自己乃彭莹玉重新投生,号召民众起事,铸印章,杀官吏;洪武三年九月,青州人孙古朴自称黄巾贼,攻占营州,杀同知牟鲁;洪武六年正月,靳州人王玉二聚众烧香起事,洪武六年四月罗田县人王佛儿,弥勒佛降生,传写佛号;洪武十一年正月,五开洞人吴面儿起事,直到洪武十八年七月才被汤和用计诱捕,俘获四万余人;洪武十二年四月成都嘉定州眉县人彭普贵以明教名义起事。各地明教的反抗,一直延续到大明朝灭亡。 此乃后话,别过不提。 却说冷面人负伤调息,玄冥二老挟制绿敏和殷涛,张无忌知难以取胜,便率着众人,直奔应天。中途之上,张无忌因怕冷面人提前示警,是以众人马不停蹄。此时的应天府,经朱元璋改造一番之后,倒显得煞是繁华。张无忌,杨逍、范遥、紫衫龙王、小昭、常胜王、赵敏七人分别易容化装,混入应天府内,便分头前去打探。 傍晚时分,众人会集应天城西关帝庙,张无忌道:"我已探听清楚,朱元璋此时确在应天。"杨逍道:"我和韦兄到皇宫附近察看,朱元璋恐怕早料到咱们此着,戒备异常森严。"紫衫龙王道:"东门离皇宫较近,我已准备好坐骑,成事之后,便由东北出走。"张无忌道:"皇宫房屋,何止万间,如不弄清朱元璋的寝宫在何处,却不易得手。"韦一笑急道:"时日不多,须防冷面人示警。无论如何,今夜一定得动手。"紫衫龙王笑道:"韦大哥总是性急。小妹倒有一法。"张无忌忙道:"婆婆快讲!"紫衫龙王道:"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后,俘获之人中,有一美女,原乃陈友谅的妃子,名闵氏。听说朱元璋对此女煞是宠爱。我已探清闵氏的居处,三更时分咱们前去,不定便能在此间找到朱元璋。"众人俱皆称妙。 杨逍道:"这样罢,请韦兄、赵敏,小昭、常胜王四人在外接应,三更时分,便制住守城军士,打开城门。张教主和范遥兄,紫衫龙王及在下四人,便进入皇宫,找那闵氏去。"众人应了,便歇下不提。 却说冷面人调息几个时辰之后,内伤稍愈,当即上了光明顶,命李思齐派信使赶赴应天向朱元璋报警,李思齐何敢怠慢,当即挑了几名健卒,每人十匹骏马,疾奔应天。张无忌等前脚才进应天,报警信使后脚也到了应天府立即入皇宫,将冷面人的信札交给朱元璋。朱元璋拆阅之后大惊失色,但见冷面人信笺上写道:"张无忌武功大进,我等不敌。现在张无忌、杨逍、范遥,紫衫龙王黛绮丝、青翼蝠王韦一笑、赵敏,小昭、常胜王等八人已赴应天,欲谋刺圣上,望提防。我等即日便到——冷面人。"朱元璋原只道冷面人此行定会将张无忌等擒来,谁知世事难料,张无忌武功竟如此通神。朱元璋于明教诸人知之甚详,这八人武功均是当世一流高手,再难有人能敌他们得过。这八个魔头到了应天,只怕防不胜防。心中着实惊慌起来。朱元璋在宫殿中坐立不安,徘徊良久,直至傍晚时分,才想得一计。但此计能否得逞,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心中也殊无把握,而除此之外,再无别法,只得如此了。 遂将守卫京畿的朱文正召来,朱元璋道:"文正,今晚城门大开,休得关闭,将街道之上的巡卒尽数撤回,你亲自率领五千兵马,如此如此。"朱文正领命前去。 朱元璋又招内府总管道:"今夜不论有何异动,宫内守卫只详作不知便了,若有违背,格杀无赦"总管领命退出,前去传达圣上旨意不提。 此时天色已暗,朱元璋又命左相国李善长,速宣尚在应天的文官速入宫议事。不一会,左相国李善长、太史令刘基、右司郎中汪广洋、左司都事张昶、朱升、叶兑、宋濂等数十名文官入宫叩见朱元璋。 这一干文官尚未用膳,忽闻太祖朱元璋宣召,急急忙忙赶来。平身之后,朱元璋却一言不发,愁眉苦脸地坐在金鸾宝座之上。一干文臣面面相觑,不知圣上今日有何要事,但圣上不说,诸臣如何敢问。此时夜色已浓,诸人肚子直饿得"咕咕"叫唤,朱元璋却高坐龙椅,似在闭目养神。众臣偷眼看去,但见这位圣上年约五旬,下巴向前突出,与一柄铁铲相似,面上凸凹不平,甚多斑痕黑痣,双目深陷,不知又在打甚主意。朱元璋的这副相貌,如若说丑,还不如说奇更为恰当。关于这点,朱元璋尚有自知之明,奈何人心难测。他先后我了许多有名的画师替他画像,名师所画,自是十分逼真。但愈是逼真,朱元璋愈不满意。后来有一位聪明的画家,画的面貌轮廓有些相像,却是一脸和气,仁慈之态可掬,这才命人临慕了许多,分赐给诸臣。(狼客注:这两种不同的画像。至今尚有传本。) 却说又过了几个时辰,众臣均站得腰酸腿痛,朱元璋这才命御厨上菜。赐宴款待诸臣。众人松了一口气,叩谢龙恩之后,方才坐下。满认为可以饱餐一顿,谁知饭菜上来之后,众文臣大吃一惊。到了三更时分,张无忌,杨逍、范遥、紫衫龙王径投皇宫,赵敏等人稍后出发,向东门摸去。却说张无忌四人跟着紫衫龙王,展开绝顶轻功,不一会便摸到后宫,到了闵氏宫室。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