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龙惊蛇录_第十五回塞北朔风翻云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回塞北朔风翻云暗 (第2/5页)

轻轻松松地便能跟上。张无忌明知救人无望,却依旧一直跟了去。冷面人亦不多言。吃饭住店,众人均对张无忌似如未见,张无忌亦不多言,但人却明显地黑瘦下去。日渐憔悴。如此行了月余,众人已至晋北雁门关。这日午间,众人正在赶路,冷面人突然勒马停住。不一会,张无忌便疾步赶到。二人相视良久,冷面人道:"张教主苦苦相随,真是放心老夫不下么?"张无忌道:"在下并无阁下那等雄才大略,只盼两个孩子平安无事,此生便再无他求。"冷面人道:"此去已是雁门关,张教主便请留步罢。"多日跟踪,冷面人防范甚严,张无忌根本无机可乘。此时闻言,已知无望。再者,自己离开武当山这多时日,心中己着实记挂赵敏诸人。张无忌与冷面人相视良久,一抱拳,转身向南而行。别了众人,未行多远,忽听身后马蹄声急,张无忌回头一看,见是冷面人纵马疾奔而来。张无忌心中微奇,遂立定身形,看冷面人却有何事。骏马奔至张无忌身前,突然人立而起,随即立定停下。冷面人道:"张教主,老夫前来告辞!"张无忌亦抱拳道:"阁下,在下就此别过,后会有期。"张无忌言毕转身疾向南行。冷面人驻马良久,直到张无忌身形消失在视野中,这才勒转马头,振臂扬鞭,向北方绝尘而去。张无忌心如死灰地回到武当山。诸人见他空手而回,亦未多问。张无忌将大致情况说了,却将绿敏被救而自己又将她送入虎口之事略去不提。众人默然良久,俞莲舟道:"无忌,你走之后,杨冰女侠曾来过武当山一次,托我将这件物事转交给你。"言毕递过一只扁平的精致木椟。张无忌接了,当众打开,但见木椟之中现出一本极薄的绢书,书面有几个清秀绝俗的毛笔字:“九阴真经”张无忌道:"启禀掌门师叔,杨女侠所赠,乃《九阴真经》一书。"俞莲舟微微一怔,便道:"杨女侠不愧为名门之后,虽为女子,但胸襟如此博大,实乃古今罕见。无忌,你既受杨女侠所托,当不负众望才是。"张无忌躬身应道:"孩子谨记掌门师叔之言。"殷梨亭道:"无忌,此次纵虎归山,全因你眷顾殷涛之故。六叔亦未能顾全大局,此时唯望你屏弃杂念,潜心习练《九阴真经》,方能挽回你我之大错!"张松溪插言道:"六师弟休要自责,冷面人虽然一时得逞,但他心术不正,武功便难臻至境。无忌既如此做了,日后定还有腾挪余地。我估计冷面人数年之间不会有甚举动。在此期间,无忌便坐关参详《九阴真经》罢!"张无忌凛然而遵。宋远桥淡然一笑道:"道家讲究冲淡弘远,清静修为,无忌孩儿,往事如烟,便让他飘散罢。贤侄媳聪明睿智,你便与她一同研习。若如有疑惑,不妨说将出来,大家一同参详参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张无忌道:"孩儿定要相烦各位师叔指点。"俞莲舟道:"冷面人之事,我命弟子打听,无忌孩儿便不用cao心了。你数月奔波,便歇息去罢。"张无忌叩别了众位师叔,同赵敏一同回到小院坐下,相对良久,张无忌道:"敏妹,你瘦多了。"赵敏亦道:"你也瘦多了。"张无忌道:"敏妹,有一事我须向你明言,还请敏妹多加体谅。"赵敏叹道:"无忌,你我自相识的那天起,你便一直在干对我不起之事,我何时纠缠不清了。"张无忌遂将绿敏曾经得救之事说了,赵敏叹道:"无忌,如非你如此,我也不会千方百计地要嫁于你了。好在绿敏并非如你一般呆头呆脑,说不定未等我们去救,她便会将她的殷涛叔叔领回武当山来也未可知。"赵敏虽是苦笑着而言,但语气之中,对绿敏如此能随机应变,到颇似得意。

    张无忌见赵敏如此通情达理,心中颇感激动,道了一声"敏妹",便无下言。…

    自此之后,张无忌便潸心于修练《九阴真经》。

    他于医道经脉之学甚是精通,再加武当诸侠从旁相助,进展甚是神速,时光倏忽,转眼数年便已过去,其间小昭和常胜王曾来武当小住过几次,言谈起来,知光明顶防范甚严,江湖之中,再未听到冷面人的音讯,倒是明军连连取胜,徐达、常遇春等已率军分攻大都,元朝眼看不保了。听了此消息,张无忌心头异常茫然,竟殊无半分喜意,只长叹一声,再无他言。又过二月,张无忌已揭过《九阴真经》的最后一页。时至秋天,院中落叶萧萧,张无忌和赵敏拜别武当诸侠,直奔雁门关而去。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建国号为大明。且说朱元璋给自己的皇朝起名,确是大伤了一番脑筋。朱元璋和其功臣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等重臣,均是源出明教义军。明教本有"明尊"出世的说法,经过数百年公开和秘密的传播,"明尊"出世早已成为世人所熟知的预言。朱元璋尽管恼恨明教,但碍于大局,亦不得不将国号定为大明,以示不敢相忘明教之义。明教教众自然乐意。

    "明"是先明,是火;分开来看便是"日月"二字。古礼有祀"大明",朝"日"夕"月"的说法。数千年来,"大明"和日月俱为朝廷之正祀,以历代皇帝对此十分重视。此观点历来受士大夫等儒士所乐于谈论。再者,朱元璋起家于南方,用阴阳五行说来推论,南方属火,为阳,色赤;北方属水,为阴,色黑。朱元璋称帝于南方,而元朝建都于大都,地处北方。以五行相克之理,则火克水,阳消阴,以明克暗,便正巧相胜。

    朱先璋经过冥思苦想,终于决定将国号定为大明。明教首领和先朝儒生出于不同的解释,竟一致同意定国号为大明。朱元璋亦不加以解释,任其两派之人瞎作猜想。如此便将两派绝然相反的人团结在一起。朱元璋的雄才大略,狡诈机智,由此可见一端。至七月,元顺帝见徐达,常遇春两路大军逼近,眼见大都不保,遂仓皇出逃,向北窜入茫茫草原。八月,徐达攻占大都,元朝算是覆灭了。

    朱元璋遂定都应天,定国号大明,召告天下,祭告宗庙。追遵高考曰玄皇帝,庙号德祖;尊祖考曰恒皇帝,庙号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庙号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庙号仁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