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第1/4页)
第二十二章 把“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字虽同音,却谬之千里,一个妖冶女人可能将“凉”变“热”吗?大明王朝开国首辅多活了十年,不知是朱元璋的恩典还是疏漏。 一 蓝玉近来酒量大增,他周围的人都很吃惊。从前他饮酒有限,加上战事不断,他约束部将、士卒不准饮酒,自己也怕喝酒误事,所以有一段时间滴酒不沾。这次彻底摧毁了元朝在逃的势力,蓝玉放开了,几乎顿顿喝酒,渐渐失去了节制。 入了喜峰关,他的中军帐一立起来,立刻吩咐摆酒,马二又叫人弄了些烤马rou来下酒。 他是独酌,已经有了醉意。他对给他筛酒的马二说:“你伺候过惠妃,你说她美不美?” “没有比她更美的了。”马二这话是由衷的。 “你说她贤不贤惠?” “那还用说。”马二说“她对下人都好得不得了,若不,我能为她卖命。” “你小子不错。”蓝玉拍拍马二的肩膀说“鸡鸣寺,那几个消魂的夜晚,全靠你了。” 忽然传来一阵羌笛声。 蓝玉侧耳谛听。马二说:“胡人妃子又吹羌笛了。” 蓝玉醉意朦胧地念着王之焕的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笛声越来越高亢,撩拨着蓝玉的心弦,不禁意马心猿起来。蓝玉扔下酒杯,站到了帐幕门口。一轮皓月刚刚升上中天,云彩推着月亮走,兵营里仿佛只有羌笛之声。 蓝玉向传出笛声的帐篷走去。 此前他根本没打过元太子妃的主意,甚至有意躲着她,以免经受不住她那妖冶的诱惑。他决定把这别具风情的美人送给朱元璋,是讨好他,买个平安,朱元璋对本土的美女已经玩厌了,不是下旨让朝鲜国王进献高丽美人吗?蒙古美人也一定有很大的魔力的。 此时酒精在蓝玉肚子里作怪,他又觉得自己有点傻,干吗那么愚忠?况且,元太子妃本来也不是处子。 蓝玉的出现吓了元太子妃一跳。宫女们全站了起来。蓝玉挥挥手:“都出去。” 宫女们都出去了。 蓝玉凑过去,说:“吹呀,怎么不吹了,你这羌笛吹得我神不守舍了。” 太子妃说:“大将军喝醉了。” 蓝玉忽然过去把她抱了起来,抱在了膝上,亲着她的脸颊,说“我没醉,醉也是为太子妃的美丽而醉。”一边说一边伸手去解她的束带。 太子妃含羞地按住他的手,说:“大将军想干什么?” 蓝玉说:“我实在熬不住了。”又去她颈上、口唇处乱吻。 太子妃说:“你既然喜欢我,又为什么要把我献给你那老头子皇帝?” 蓝玉叹了一声:“有金子,先给皇上花,有美女,先让皇上睡,这是天道自然,没有办法。进京前,你是我的了。”蓝玉不由分说,把她抱到床上,太子妃一双媚眼看着他,双手勾着他的脖子,蓝玉一脚踢了油灯,帐篷里一片黑暗,他把元太子妃压到了身下。 蓝玉率兵闯喜峰关的事,有御史飞奏进京。朱元璋还没来得及看奏报,兵部那边也接到了边报,汤和带着兵部尚书来告御状了。 汤和说:“蓝玉太不像话了,他领兵过喜峰关时,开关稍慢了点,他就率兵撞毁了关门,还殴打了士兵,一路上打扰地方,要酒要rou,到处都来告他的状。” 朱元璋笑道:“大功臣啊,都这样吧?” 汤和道:“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哪个不是大功臣,没见他们这样狂妄,听说他自己私自蓄养了几千个家奴、家丁,抢来的美女、珠宝全都自己留下,皇上对这种人不可不防。” 朱元璋说:“朕知道了。多行不义必自毙,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明白,”汤和说“胡惟庸正是这样。” 朱元璋问:“你说,杀胡惟庸杀错了吗?杀多了吗?是朕容不得开国功臣了吗?” “谁说的?”汤和道:“我,徐达、邓愈、朱文忠,我们不是开国功臣吗?我听说,虞部郎中王国用就上奏疏说皇上的不是?” 朱元璋说:“除了他,上奏疏的还有解缙,说得很难听。” 汤和道:“皇上怎能容忍他们这么放肆?” 朱元璋说:“只要不谋反,不贪赃枉法,说深说浅都是为朕着想,为社稷着想,这种人是不能杀的,堵塞了言路,朕就成了聋子了。” 汤和道:“圣上这样纵容蓝玉,说不定又是一个胡惟庸。” 这话令朱元璋为之一震,他皱皱眉头说:“这样吧,叫礼部把他的铁券收回来,朕要把他的过失在铁券上记一笔。” 汤和说:“这样也好有个警戒。” 二 这是一次庄严的早朝,一切礼仪程序过后,净鞭三响,朱元璋看了一眼已老态龙钟的李善长呼唤道:“李善长!” 李善长摇晃着出班:“臣在。” 朱元璋说:“李善长,你跟随朕打天下、守业多少年了?” 李善长不免发虚,怎么问起这个来了?他回答:“回禀陛下,善长事皇上整整二十九年了。” 朱元璋说:“你本该活到十九年,你又多活了十年。” 李善长一震,大臣们面面相觑,大殿里顿时紧张起来。 这是何意?屈指算来,胡惟庸伏法恰恰十个年头了,莫非朱元璋认为上次胡案就该让李善长人头落地吗? 李善长岂能听不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