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第7/8页)
我泄露了他的行踪,以后就可以回家吃自己了。” “那好,”桑离点点头“那你告诉他,他用了三年找到我,我就会用三十年找到他。他尽可以躲得远远的,但只要他不幸死在了我前面,那就等着我去掘他的坟好了!” 她的语气狠绝,郭柏威被吓了一大跳,张口结舌地看着她。 她咬牙切齿:“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他没把骨灰撒到海里或是扔到了外太空,我掘地三尺也一定会找到他!” 郭柏威张大嘴巴,完全失语了。 过一会,还是郭柏威身后的律师先小心翼翼地开口:“桑小姐,您察看完保险箱里的物品了吧,那麻烦您在这里签名好吗?” 他拿出几张纸,桑离低头看了看,迅速签上自己的名字。 签完字,她捧起盒子往外走,走了几步回过头,看到郭柏威还站在那里用复杂的目光盯着她的背影看,她突然笑了。 这笑容太妖娆、太诡异,郭柏威一怔,蓦地打个寒颤。 他清楚地看见桑离的眼角含笑,表情像是戏谑,语气却那么严肃。 她突然开口问他:“郭特助,小时候,你有没有吃过那种一角五分钱的蛋奶冰棒?” 郭柏威惊讶地看着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她回转身,看着他,微微笑着说:“就是那种浅黄色的冰棒,很小的一根,用简单的纸包着,放在保温箱里卖。吃一口,会尝到鸡蛋黄的香味,举起来对着太阳看,能看到金色冰凌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她好像在追忆什么一样,她的目光渐渐恍惚,侧脸那么美丽,郭柏威和身后的律师都看呆了。 她的声音轻轻的,好像唯恐惊醒了什么一样:“我记得那是1984年吧,我还很小,只觉得它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可是在那时候,一角五分钱的蛋奶冰棒也是种奢侈的零食。我就想,等将来有钱了,我就买很多很多蛋奶冰棒,吃个够…” 她笑了,语气里带着惋惜与失落:“可是后来,当我们有钱了,冰淇淋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了的时候,我却再也找不到1984年的蛋奶冰棒了。” 她看着他,表情真挚,眼里闪烁着星光:“郭特助,我这辈子错过了很多东西,对不起很多人。我现在知道后悔了,可是许多事却像那时候舍不得吃的蛋奶冰棒一样消失了,再也无法挽回了。我知道你也是听命行事,可是这一次,你不妨相信我。” 她的神情坚毅,她的语气坚定:“我会陪着他,陪他一辈子。陪他把生命延长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多。我要陪他创造一个肝移植史上的奇迹!所以,如果你想看到你们沈总能开开心心地多活几年,不妨告诉我他的地址。” 说完这句话,她转身往外走,郭柏威在张口结舌中只听见她扔下最后一句话:“我在中悦住三天,三天后,我会先从国内的每一间‘离园’开始找起!”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郭柏威的头开始剧烈地疼起来。 郭柏威挣扎了整整三天。 三天里,他眼睁睁看着桑离出没在酒店各个角落:餐厅、商场、酒店大厅…除了办公区,她的身影几乎已经无处不在。 她似乎刻意在他面前晃来晃去,提醒他给她一个答案。 她的目的达到了:现在,只要她的影子出现在郭柏威的视野中,他便痛苦地想到这个词——“闹心” 下午的时候,郭柏威路过壁球室,一转头,就看见桑离在打壁球。 能看出来,桑离的反手击球很流畅,只可惜她的腿受过伤,所以整个身影都显得吃力。可是她仍然很努力地击球、救球,偶尔停下擦把汗,手里拎着球拍,对着一面墙发呆。 玻璃墙外,郭柏威看着桑离的背影,情不自禁停下脚步。他甚至还恍惚了一下子,觉得沈捷就站在他面前,正微笑着陪桑离打球——时至今日,他仍然记得沈捷教桑离打壁球的情景,那时候,她俨然只是个孩子。 那时候,沈捷也是那样意气风发的男人,最好的年纪,事业有成。 如今,不过只是三年。 三年,分分合合,几次面临生离死别,郭柏威自始至终是个旁观者。他不是不知道,沈捷离开桑离,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许多时候,要对自己狠,才能对别人仁慈。 于是,这三天里,他几次拿起电话想告诉沈捷桑离在中悦的消息,可是犹豫很久,最后仍然是把话筒放下。 他不用猜也知道,只要他复述了桑离的决定,沈捷一定会迅速出国,彻底躲开。 因为很显然,这一次,沈捷是真的想要离开他的小姑娘了。 可是,他的小姑娘显然不这么想。她铁了心要去找他,要陪他走人生的后半程——郭柏威这多年来也算阅人无数,他不认为自己看走了眼,他分明从桑离的眼睛里看到从未有过的坚定与爱。 那么,自己要不要推波助澜? 他不怕沈捷的威胁,他也不怕沈捷真的打发他回家吃自己。他只怕如果桑离出现过了再离开,那显然只会加重沈捷的病情。 从师兄弟到上下级,从好朋友到好搭档…郭柏威和沈捷之间的感情远非工作关系那么简单。他曾陪沈捷走过父亲去世、入住中悦、开拓版图、寻找桑离…以及所有那些后来的路。 他知道沈捷想要什么,也知道沈捷不要什么;他知道沈捷期待什么,也知道沈捷害怕什么… 站在壁球室外,郭柏威犹豫了。 第三天的头上,桑离没有食言——她订了去G城的机票,决定从那里开始找起。 不为别的,只为她记得,那里是沈悦梅的故乡。 那里,有一处种满了广玉兰的宅子,在南部山区蜿蜒的山路尽头,铺着鹅卵石的甬路末端,朱红大门的后头,满屋黄花梨的簇拥下,见证了她最好的年华。 那也是他们最好的年华。 是进入安检前五分钟,桑离最后看一眼这偌大的城市、这来来往往的人,拎起行李走向安检口。 与此同时,她听到身后有人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