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千变万化 (第2/5页)
锋,就可以要了对方性命。 看看已退到巷口,出去就是另一条巷子,李星桥借用老镖师王蛟的宅第,后门就在这条横巷之内。 遁天子用尽一身本事,总算不曾退出巷口,阵脚一旦稳住,尽管刀光如电地盘旋飞舞,总是被他的细长杆子破解了攻势。 他还是第一回使用此剑,可是他感到此剑使得极是顺手称心,以往苦练的一身武功,仿佛都是为此剑而练的一般。自然还有好些深奥手法须得探讨研究,但这已足以使遁天子十分兴奋了。 十余招之后,他明明有机会杀死对方,但他为了要假手对方深究剑路,故意不使煞手。 巷子那边传来姜密得意的笑声,大概是杀伤了敌手,心中畅快而发。 遁天子明明听见,但别人的生死,他丝毫不放在心上,哪里比得上他参悟剑法重要?因此他毫无迅速结果了步、陆二人而前往驰援之意。 步崧连连发出啸声,一面拼命进击。但他已发觉己方两人,不论是何等猛烈凌厉的攻势,对方都能够轻轻易易地一杆勾销。 因此他连连发出求救信号。果然,眨眼间,那一头的巷口,出现了一个高大人影,正是胡二麻子。 遁天子早就瞧见了,却故作未睹。心想步、陆二人力量不足,最好加上胡二麻子,便可以参悟出更奇奥诡异的招式路数。 胡二麻子一瞧步、陆二人大显不支,心中一阵犹豫,忖道:“尝闻阴山派的高手只要得到毒蛇信,立时就成为一流高手,瞧来这个传说倒是不假,我是上前呢抑是后退?” 正在思忖之际,只听遁天子冷冷说话之声,遥遥传来。他道:“以你们这两块料,山人早该收拾下了,只因山人存心一试这口异剑的奥妙,才让你们活到如今。” 胡二麻子心中一动,忖道:“不错,以遁天子的功力修为,本可以赢得他们,敢是新得异剑,反而发挥不出全力?” 这么一想,更不迟疑,迅快奔去,加入战圈。他使出刚猛迫人的大力鹰爪奇功,屡次三番地抢夺敌剑,好在那根细长杆子不会割手,只要捞住,定能夺过。 谁知遁天子招数诡滑无匹,出手之际,去来无迹,虽是加上一名硬手强敌,仍然不觉艰困。他挥洒自如地敌住三名强敌,参悟出更多的奇奥手法。 胡二麻子也发出求救啸声,他到底比步崧高明得多,迅即瞧出对方深不可测,目下能保住性命,已经是很侥幸之事了。 旷场上的混战也十分激烈,由于普奇负伤,而慕容赤却越打越狠,拳力有增无减。虽是减少了胡二麻子,仍然是迫攻的局面。 胡二麻子求救啸声一到,褚扬便道:“不好了,慕容兄快去相救,那遁天子已经变成一流高手啦!” 慕容赤与褚扬盘桓的时间最多,对他甚有好感,闻言便跃出圈外,迈开大步,向那边奔。 姜密气恼不过,骂道:“混帐的东西,咱们正要得手,却把慕容赤支开…” 普奇退出圈外,他被姜密击中左肋,内脏已受重伤,全凭坚强的斗志。这刻一退出战圈,顿时全身发麻,一跤跌倒。 这时闵淳、马加二人都无法分身察看盟兄伤势,都急出一头热汗。姜、管夫妇乘机联手猛攻,占尽优势。这一对夫妇的功力,非同小可,连杨威这等高手,也不得不全力招架。他本想出言叫他们收摄心神,应付强敌,但在暴风骤雨般的攻势之下,竟开口不得。褚扬突然跃出圈外,道:“闵兄放心,在下代你探视普奇的伤势,决不乘机加害。” 姜密更感愤怒,喝道:“混帐,回来!” 褚扬不能不站住,说道:“师父何苦定要跟这些正人好汉作对?” 管二娘也骂道:“放屁!他们算什么正人好汉?我明明见到这姓闵的乘机调戏岚儿。” 褚扬眼珠一转,决定冒一个险,说道:“师母这样说就好办啦!” 当下扬声叫道:“师妹…师妹…” 紫燕杨岚一直在远处瞧看,应声奔到。 褚扬问道:“师妹,据你的看法,闵淳兄是好人还是坏人?” 她眉头一皱,道:“这是什么话?师父,我可要回答大师兄的话?” 闵淳偷空一觑,恰好碰上她的目光,忽然感到有点英雄气短,因为这个在自己眼中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女孩子,忽然间占有极重要的份量。倘若她说自己是好人,则姜、管夫妇很可能撒手一走。这一来,敌人方面少去好几个高手还不说,同时保持了与褚扬间的情谊。 管二娘沉吟一下,道:“好,你说说看。” 这时双方攻守之势都缓慢下来,等听杨岚的答复。 紫燕杨岚说道:“师父要我说,我就只好说实话,他是个好人。” 管二娘道:“这话有何根据?” 杨岚道:“我两次落在他手中,他始终不肯伤害我,由此可知。” 管二娘道:“他是没有法子伤害你而已。” 杨岚道:“不是这样,他自命是英雄好汉,不肯伤害一个女子。哼!其实他有什么了不起,我就瞧不起他。” 褚扬几乎笑出声,闵淳却向她投以感激且讶异的一瞥,他可没想到杨岚居然能如此了解他的真心。 姜密问道:“娘子,咱们怎么说?” 管二娘冷冷道:“你怎么办我管不着,但我既受辛大姐所托,非全力收拾他们不可。” 姜密倒不怕辛姑娘,因为管二娘与她交情很好,可是管二娘既是这么说,他其势不能独退。只好大喝道:“褚扬回来出手!” 忽见两条人影奔入旷场,众人都偷眼觑去,但见一个是高大壮健的老者,身上没有兵器。 另一个也是五六旬上下的老头,但长得十分矮短瘦小,两只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神光迫人。 杨威大喜道:“两位兄台来得正好!”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