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 (第2/4页)
袋里。 白思齐一惊,连忙松手“别哭、别哭,我没有忘记自己说过的话,我会照颀你不会再欺负你了。”他牵住她的手,抹去她的泪。 “你上回也是这么说的,人家…才不信呢!”她噘着嘴,眸里含着泪。 “这样…”白思齐搔着头“那…那换我做你的小相公好了,下回换你拉我的辫子好了。” 端敏破涕为笑,鼓着掌嚷着:“好口也!好口也!” 白思齐看着她,贼贼的笑着,他决定听从他父亲的话将长辫剪去。 “我讨厌你哭,以后不许你再哭了。”白思齐霸气的命令。 “嗯!”端敏认真的大力点头,承诺永驻于心。 从此以后,白思齐看见的永远是笑容璀璨的端敏。 由于家境富裕,白文瀚的观念新式西化,自然白思齐接触不少来自西方的事物,其中不乏稀奇古怪的玩意见,有一次,他骑着铁轮车来找端敏,端敏贪新鲜便嚷着要学。 “哇!好象可以了…思齐哥哥,你放手让我自己骑…”端敏的双手虽发颤,心却大胆得很。 “我早就放了,你骑得挺好的。”白思齐的声音传自她的后方。 端敏心一惊,连忙回头看,看见白思齐果真站得老远,接着一声惨叫,她连同铁轮车摔得灰头土脸。 “怎么样?快给我瞧瞧…”白思齐赶忙冲到她身边,忧心的说。 端敏擦破了头、扭伤了手、跌破了膝盖,但脸上仍然漾着璀璨的笑容。 “没事,一点点伤而已,不碍事的。”她说。 十二岁的端敏已出落标致,白思齐看了她不觉心湖一荡,不禁低头亲吻她粉嫩的红唇。 “敏敏,快点长大。”他搂着她的腰“快点长大吧!” “嗯!”她娇喘着,模糊应允。 从那时起端敏已渐渐懂得“小娘子、小相公”的意思,一心期待自己快快长大,好与白思齐长相左右,但是两年后,白思齐为理想远赴上海学习医理,两人终于尝到了别离的滋味。 那天,白思齐前来向端敏道别,他拉着她的手,依依不舍的说:“别难过,我念完书就会马上回来,到时候,我会用我学来的医术,将你额娘的痛给治好。” 她笑着点点头。 他低头亲啄她的唇,凝视着她“等我回来,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你要等我回来。” “嗯!”她大力点头,笑容璀璨。 从此两人过着两地相思的日子,仅能以书信尽诉相思情。 时间对端敏来说是残酷的,由于她母亲体弱多病,端政对她们母女又甚少关怀,以致她十分仰赖白思齐的呵护,所以他的离去无疑也带走了她的世界,如今她的欢笑仅能寄托在一只书信上。 而走入上海大观世界的白思齐,新的人生就此展开。在他寄给端敏的书信里,充满异地生活的趣闻。寂寞少了、相思少了,却多了曹家兄妹的种种事迹,而且…渐渐的信也少了。 犹记得今年年初,白思齐放寒假回北京过年,这是他们分离三年来头一次相聚,也许分离了太久、也许大家长大了,两人见面略显生疏,而在思想上也有显著的不同。 “你阿玛应该让你上学堂念书的,那里可以让你得到丰富的知识,而且…也能让你健康些,你瘦了,脸色也不太好。”也许是生疏加宽了他们之间的距离,白思齐终究未依心里所思,伸手抚摸她苍白的脸庞,一解相思之情。 端敏抿抿唇“你寄给我的书,我都看了…” “那不够!”他立即抢道“现在全国酝酿在一片新思潮中,身在新时代的你,应该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什么叫自由?什么叫民主?这些你不能不知道。” 她垂下头“我阿玛不会答应的,这些一直是他最排斥的,就连你寄给我的书…都是小灵儿偷偷替我保管,然后私下送来给我的。” “顽固不化。”白思齐嗤鼻“原谅我的苴言,墨守成规是建立新中国最大的阻碍,老旧的陋习都该拋弃,好比…好比‘指腹为婚’早已不合时宜了,现在的人讲究自由恋爱,自己找对象,不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就不再有盲婚哑嫁了。敏敏,我说的你懂吗?” 端敏不是很懂,而是听了他的这些话后,心里有着莫名的恐惧。 “算了!我们不提这些。”他见她不说话,随即转换话题“你记得我跟你提的曹家兄妹吗?” 她仰起脸,看着他点了点头。 “他们兄妹俩真是一对宝,哥哥曹浩天酷爱研究,他有一间化学研究室,还请了一位洋教授专门指导他…meimei曹浩晴聪明活泼又大方,大学里的男同学都很欣赏她,她做事总是出其不意,有一回…” 白思齐在信里所提的曹家兄妹,又再一次从他口中叙述一遍…不该是这样的!端敏想,分离了三年,头一次见面不该是这样的,但是满腔的思念和爱意,她始终没有表达出来。 然后他又去了上海,一直到今天白家老爷来访,整整半年了,他一封信也没有捎给端敏,而她仍是一天一封从不间断的寄给他… “小姐,小姐…”小灵儿尖锐的呼喊声,打断了端敏的思绪。 “冒冒失失的。”端敏蹙眉轻斥“给人见了,小心又是一顿骂。” “小姐…不是…是…”小灵儿上气不接下气。 “不是什么?又是什么?喘过气来再好好说。”端敏没好气的说。 “发生…大事,白家老爷来…来退婚了…” 青天霹雳,端敏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