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小人物掀翻了大宰相 (第2/3页)
,结和川族,切断木征的归路之后。木征慌忙引兵退去,保守踏白城。河州之围不救自解。 王韶还兵熙州,派轻骑绕出踏白城后,出其不意,杀入羌营,焚烧八十帐,杀敌七千。木征计穷势蹙,无路可逃,只得带领酋长八十余人,到王韶军前乞降。 王韶命李宪将木征解送京师,报捷献俘。 当景思立兵败身亡,木征威势大振的时候,朝野震骇,很多人主张放弃熙河。赵顼也为此急得吃不安,睡不宁,几次下诏告诫王韶,要稳扎稳打,不可贸然轻进。 王韶却轻装简从,直捣敌巢,献俘京师。朝臣惊叹,说王韶立下奇功。 赵顼更觉喜出望外,御殿受俘,特别加恩,命木征为营州团练使,赐姓名赵思忠。授王韶观文殿学士,兼礼部侍郎,不久,又召为枢密副使。 王韶青云直上,破格任用。当时有人给王韶一个美名,叫做三奇副使:献奇计,奏奇捷,受奇赏。 王安石觉得自己慧眼识人,也是意气风发。 熙、河、洮、岷、叠、宕等州在内的千里土地,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就被吐蕃各部落占领,至此全部收归宋统辖。这无疑是北宋王朝数十年来一次巨大的胜利。熙河一役,不仅阻止了西夏的南侵,而且鼓舞了赵顼收复失地、重振国威的信心。 2、难民图 熙宁六年(1073年),南岳华山发生山崩,一时间人心惶惶,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乘机抨击新法,说这是上天对人间的警告。赵顼更为慌乱,按照习俗,他迁居另一宫殿居住,以示对神灵的敬仰,并下令吃粗粝的粮食,以求上天的宽恕。 文彦博在朝堂上公开说华山崩裂是民怨惊动上天。王安石指责文彦博诋毁新法,两人在朝堂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文彦博一气之下请求辞职。 赵顼见他去意已决,便命他为河东节度使,判河阳,迁徙大名府。 熙宁六年七月,北方发生严重旱灾,赤地千里,水田晒开的裂缝可以躲进一个小孩子,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宫廷内外,朝野上下,都将此归咎于新法,说是新法惹的祸。赵顼忧心忡忡,唉声叹气,他也开始相信这是上天的某种警告。并对自己继位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新法进行反思。 王安石得到这个消息,连忙进宫劝慰,说旱、涝都是天灾,在尧汤的时候也是经常发生的,陛下即位以来,连年丰稔,如今数月不雨,当没有什么大害。我们能够做的,只是力行善政而已。 赵顼紧锁眉头说:“朕所担心的也是此事,恐怕我们报行的不是善政。朕听说商税太重,外面都怨声载道了,朝野上下,宫内宫外闹得满城风雨,连皇后、太后都知道这件事。都说这是弊政,朕的想法,不如罢免了吧!” 参政冯京也在场,他随声附和:“臣也听说有这回事。” 王安石见冯京在皇上面前公然与自己作对,愤然说道:“为什么我没听说?蚊子之所以要叮咬臭鸡蛋,是因它闻到了那股味。冯大人之所以听说,大概是所有发怨言的人都围在你身边吧!” 冯京见王安石将他比成一个臭鸡蛋,气得脸色大变。 赵顼似乎不想纠缠,一言不发,起身进内殿去了。 王安石和冯京,各自怀恨而退。 几天之后,赵顼公开发了一份罪己诏,他在罪己诏中痛责自己,说因为自己治国无方,得罪了上天,导致天灾频繁降临。他号召文武百官向朝廷提建议,言语极为恳切。 相传这份罪己诏出自翰林学士韩维的手笔。 正在群臣为皇上的罪己诏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小人物出现了,这个小人物的出现,改变了朝廷的政局。他叫郑侠,皇宫门吏,也就是门卫。 郑侠是福清人,进士及第,曾做过光州司法参军,他在光州审理的案件报到朝廷,全部得到宰相王安石的批准,没有一件驳回重审。因此,他视王安石为知己,很想报效王安石。光州任满以后进京听调,正是王安石大力推行新法之时。由于他将王安石引为知己,便想向王安石进言。王安石问他听到了什么。他说,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市易法以及边境用兵,都有弊病,百官和百姓很有意见。 王安石听罢一愣,什么也没有说。 郑侠退出之后,没有再见王安石,只是给王安石写信,屡言新法病民。这样一来,郑侠就得罪了王安石。王安石本想委派郑侠一个好的职位,见这个人不识相,一味地反对新法,便委派他一个皇宫门吏的职务,门吏即是一个门卫。 郑侠知道这是王安石从中捣鬼,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心里虽然不服气,还是要去上任,不然,饭碗就没了。 郑侠做了门卫后,经常在宫门口转悠,用官话说这叫做巡逻。他在巡逻的时候,常看到一些难民从东北涌进京师,这些难民充塞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他认为这是王安石的新法惹的祸。皇上如果看到这一幕,一定比看一百道奏折还管用。可惜,皇上住在皇宫之内,看不到这些。他突发奇想,画几幅难民图送进宫去,一定比文章管用。 郑侠说干就干,他用了几天时间,画了几幅难民图,并写了一份奏折。所有的工作做好了,他挟着奏折和难民图来到中书省,请求他们转呈皇上御览。谁知那里的门房把他轰了出来,理由是他的官职太小,级别太低,无权直接向皇上报送材料。 郑侠好歹也是在官场上混的,他想到了另一个单位——银台司。 银台司是京师城外的官差站,向皇上报送密件的一个专门机构,这里送上去的文件,不经过内阁,直接送呈御览。 郑侠托关系将奏折和难民图送往银台司,银台司以密件形式,经专线送进宫中。由于是专线投递,避开了内阁大臣们的视线。 赵顼正在为天灾带来的危害而烦忧,忽由银台司呈上急奏,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慌忙打开文件袋,里面有一份奏折和一个画卷,他先拆开奏折,见是一个叫郑侠的宫门吏上的一份奏折,他省前略后,只看中间主要的东西,只见上面写道: 去年蝗灾、旱灾严重,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各地饥荒严重,请求陛下开仓赈济灾民,废除不合理的政策,以上应天心,下延百姓垂死之命。现在南征北战,获得大胜,朝中一片歌功颂德之声,肯定没有人将百姓典妻卖子、拆房卖屋的惨状上报朝廷。臣把最近在安上门看见的情景,画成一幅图,送呈御览,只要看看,就会流泪,天下还有比这更惨的事情吗?如果陛下行微臣之言,废除新法,十天之内不下雨,请将臣推出宣德门外斩首,以追究臣欺君之罪。 赵顼放下奏折,取过图画,只见图上都是难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