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志(官场小说)_第二十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第2/6页)

屈告诉了康季平,康季平说,这对你来说是好事,向问不正是希望你在严酷的环境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吗,要不然,他完全可以给你个清闲太平点儿的位子。万丽说,但是这两个人,也太直露了,说变就变,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自然。康季平说,现实就是这样,你一定要记住,在任何岗位,都有竞争,都有让你心理不平衡的事情和人,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你面前,干扰你的工作,你别以为到旧城改造指挥部,男同志多,事情就好办些,疙疙瘩瘩的东西就会少,一点也不会少,只会更多,更严酷,更无情,女同志和女同志竞争,再怎么你死我活,到头来也可能会心肠软一下,下不了手了,但是和男同志相处,你可千万别抱什么幻想,他们当面会吹捧你,但是他们下手的时候,绝不会手软,更不会心软。万丽说,我不想那么多,想那么多我就不能做事情了,我只想把工作做好,这一次我直接找闻书记,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努力促成这件事情。康季平高兴地说,万丽,你长大了。

    和莱特谈判那天,闻舒果然到场了,按照事先说定的,没有明确向莱特介绍闻舒的身份,只是含糊了一下,反正在场南州方面有五个人,料他一个老外也不一定搞得清谁是谁。但没想到,坐下来不到两分钟,莱特就用标准的汉语说,谢谢闻书记,您来参加我们的谈判,这个买卖就成功了大半了。虽然是坐在沙发上说的,但身子微微地鞠了半躬。要是不看他的长相,只听他说的话,看他的动作,你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位外国人。

    闻舒听了,哈哈大笑,说,不愧为五百强啊,厉害厉害。谈判下来才知道莱特是另有目的,强斯公司看中了南州里和县一家从事电缆生产的乡镇企业集团,一心想收购这个集团,但是当地政府坚决不同意,滴水泼不进,莱特通过各种关系,摸清了闻舒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赶紧投其所好,使出了这一招,直接从闻舒这里着手,只要有闻舒点了头,料他镇政府也不敢再说半个不字。而闻舒一心要在旧城改造上创出自己的业绩,面对这么一大笔资金,怎么可能不动心?

    最后,莱特笑眯眯地说,舍不得孩子打不到狼,闻书记,中国的老话是这么说的吧。在这样的场合下,闻舒是受制的一方,莱特是制约人的一方,只因一个钱字,别说闻舒自己,万丽看在眼里,心里都替闻舒难受,但闻舒却仍然表现得十分大度十分从容,并没有露出一丝一毫对莱特的钱志在必得的感觉,他也笑眯眯地说,莱特先生的想法非常好,对中国文化也理解得非常透彻,但我们中国人还有句老话,叫桥归桥,路归路,莱特先生听说过吗?莱特显然没有思想准备,跟着闻舒的口气念叨了一遍,没有体会出其中的含义。他倒也实在,便摇了摇头,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就是一辈子努力,恐怕也学不到一点皮毛呀。闻舒点头道,莱特先生真是个中国通啊,我刚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投资旧城改造和收购电缆企业,是两回事。莱特赶紧点头,那当然,那当然。

    闻舒又说。目前我们国家正开始实行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所以,许多企业的问题,不再是我们党政领导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的。莱特赶紧说,我知道,我知道,要谈电缆集团的事情,还是得和电缆集团打交道。闻舒微微点头,笑。分明这是一件受制于人的事情,闻舒应该强调自己的权力才对,但他却在暗示自己的权力小了,更奇怪的是,这话一说,在气势上一下就盖过了莱特。

    但大家心里明白,闻舒不会食言,莱特也绝对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角色,也就是说,在这一场交易中,以牺牲或者说是出卖了那个乡镇企业为代价,为南州的旧城改造争取了一个台阶。万丽心底深处,为那家乡镇企业集团感叹,有闻舒说了话,这个企业恐怕是必卖无疑,坚持不了多久了。

    这天的谈判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大家心情从紧张到沉重,一直到莱特走后,闻舒还留下来和大家说了一些话。闻舒说,你们现在的心情我明白,好像我们为了旧城改造,把乡镇企业牺牲掉了,但是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是不是一定说,强斯收购了电缆集团,就是我们乡镇企业的失败呢?据我所知,里和县的那家企业集团,厂子规模大,基础也好,但技术含量太低,在国际市场已经没有了竞争力,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既然知道技术含量低,那我们就向高科技的企业转变,但是你们想想,这个转变是容易的吗?要是容易,不早就转了?现在谁不知道科技的重要,但真正做起来,还是有相当的距离,我们的人才,我们的信息,我们的技术设备,都还没有达到相当的水平啊。与其这样,为什么就不能尝试一下让别人来做?闻舒这一番话,大家是服的,但话再怎么说,事实总是事实,大家由此更看清楚了闻舒改造旧城的巨大决心,也更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任务。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最后电缆集团并没有被强斯收购,里和县那位名叫项达民的镇党委书记,是个铁头将军,连闻舒的话都敢不听,都敢不理睬,宁可不要头上的乌纱帽,也要保住他的企业,最后连闻舒也没能犟得过他。而强斯也并没有因为没有收购成电缆集团就取消了对旧城改造的投资,但这都是后话了。对旧城改造指挥部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跑批文。接受莱特的投资,最难的一关在上面,在政策上,国家关于引进外资的政策虽然已经开始推行,但多半是外资来投资企业之类,作旧城改造的用途,全国好像还没有哪个城市哪个城区尝试过。国家还没开这个口子,还没有有关这方面的政策,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跑北京,去通口子,去要政策,只有拿到批文,才能动作。

    在指挥部商量谁去北京的时候,闻舒突然打了个电话来,这个电话和平时不一样,平时闻舒要找谁说话,一般都是闻舒的秘书或市委办公室主任先拨通电话,告诉对方,闻书记要和他通电话,但这一次,闻舒就自己直接拨了过来,以至于万丽接电话的时候,听闻舒说,我闻舒啊,万丽竟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说,是闻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