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_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第4/5页)

焉:句末语气词。②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动词作名词③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④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⑤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⑥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⑦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⑧怠:懈怠。⑨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⑩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⑾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⑿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⒀得:心得,收获。

     【内容分析】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xue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

     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四段 余于①仆碑,又以②悲夫古书之不存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④,何可胜道也哉⑤!【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⑥。【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文言现象】

     ①于:对于。②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③悲:感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以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④后世:后代的人,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以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弄错。其:指“古书”传:动词活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而:因而。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