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5页)
青龙帮本身也有人经营船行,但不驶长程客船。 三江船行不是青龙帮经营的,但直接受青龙帮的保护,每年缴交定额的常例钱。青龙帮怎能不参与善后? 如果仅是瘟疫肆虐倒也罢了,青龙帮可以不管。可是,船主与两名船伙计的咽喉,是被杀手行家所割断的,这一来,青龙帮麻烦大了。 青龙帮硬赔了五千两银子,案子轰动江湖。 令公治帮主咬牙切齿的是,三江船行是事发的第三天一早。才接到江夏县衙的传讯火签,才知道船发生了事故。 公文从大冶县衙转移江夏,所以需要时间。 而船行的掌柜,却发现旅客名簿失了踪,显然是昨晚被人窃走的,凶手的用意显然在湮灭证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谭家桥镇的事故尚未处理,目下又出了这可怕的大灾祸,青龙帮果真是流年不利,屋漏又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敏感的人,已经想到可能与太极堂有关。 可是,无凭无据,总不能空口说白话与太极堂理论,只要对方说一声拿证据来,自己就下不了台。 晁凌风住在文昌门的江汉客栈内。 这是市面相当繁荣的大街,文昌坊向北伸展,大街的北端就是平湖门。街很长,而且有夜市。江汉客栈规模不大,因此反而不太引人注意。 他是事发的当天,一早自现场获得验尸的结果。死者全是时疫致命的。三具尸首喉间的小刀伤,仵作也查不出结果来。 反正刀伤是死后加上去的已无疑问,替这宗骇人听闻的大命案,平空添加了极端神秘的色彩。 接着,他访问了十余位当晚目击与抢救的渔民,证实昨晚那位村夫所见,大部分属实,这才以快速的脚程赶回府城,当天下午便投宿在江汉客栈。 那时,府城还没得到血案的消息,血案的公文还没从大冶的县衙发出呢! 他的落店,成为他事发并不在现场的铁证。府城距现场足有两百二十里,陆路需走两天。水路更慢,需三至四天。 他不是一个鲁莽的人,决定慢慢找出凶手来。 青龙帮群雄陆续赶来总舵,风雨欲来。 太极堂的总坛在府城东十五里左右的小洪山镇,镇东北是磨儿山,西面府城方向数里。是大洪山名胜区。 小洪山镇这几天,也忙得不可开交。 太极堂的堂主旱天雪冉大刚,也忙得焦头烂额。 府城内,稍有头面的江湖人,是不敢闹事的,甚至避免露脸。 这里有楚王府、有按察司、有市政使衙门、有府衙、有县衙…武职水陆衙门也不少,想在这时称老大充大爷,门都没有。 反而是那些小混混会权术,能交通官府里的紧吏役卒,城内城外吃得开兜得转,翻云覆雨神气得很,正是真正的城狐社鼠。 城外,尤其是望山门至海船窝,延伸至如鱼套,这一带才是江湖入的真正猎食场.堤内的长街长有三四里,这里什么都有。 这天申牌初,晁凌风穿了青直裰,打扮得像个吃水上饭的壮汉,进入长街东首的一条小巷。 小巷第七家正在办丧事,忌中人家,拜祭时辰未到,通常很少有人登门。 他提了香烛登门,有两位戴孝的年轻人迎接他。 他上香、一拜祭;年轻人也以家属身份叩谢。 礼毕,年轻人陪他到客堂奉茶。 “在下姓晁,是令兄的朋友。”他脸上一片愁容,话说得诚恳:“令兄王建这次应朋友的敦请,到南昌干一份差事,没想到遭到如此可哀的变故,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两位还请节哀才是。本来,我这次也打算下南京的,暂时有事抽不开身,所未能成行。据我所知,令兄因为手头并不宽裕,所以乘的后舱,但不知还有谁和他同行的?” “晁爷,先家兄是独自前往的,并没邀有同伴同行。”那只有十四岁的年轻人流着泪说:“那天我送他上船,也没发现他有同伴。” “事先,他曾经在船行与一位旅客在一起交谈甚欢,也是一条船上的人,订了船位之后,还和那人一同离开的。他回家之后,可曾提及交了些什么新朋友?” “这…好像没听说过他提起。” “比方说:姓江、姓李,江永隆、李世鸿等等。” “这…真的没听说过,晁爷问这些…” “据三江船行说,旅客共有四十位。我已经仔细调查过,到船行领赔偿金的人,本地共有二十七人,另五人是咸宁人氏,三位是来自南京返程的小商人,另五位是外地人。 其中有一人迄今还查不出身份,他的路引是伪造的。两位失踪的人,姓名是江永隆和李世鸿,对江汉阳府人氏。我曾经到汉阳四处打听,却没有人知道这两个小商人。” “晁爷,汉阳府大得很呢,要打听两个在外经商的人,怎么查呀“本来我可以多花一些时日,花些钱托衙门里的人查户口黄册,汉阳只有两县,一定可以查得到的。只怕他们的身份路引也是伪造,那就白费心机,反而迁延时日了。” “咦!晁爷查这两个人的用意…” “他们失踪,所以要查。” “说不定已经落江了呢。” “可是,已经八九天了.下游各州县并没有浮尸的通报传来呀!大冶的神秘奇案已经传遍沿江各府县,各地有无主浮尸,一定会行文来武昌的.不是吗?” “这…这我就不懂了。” “我是令兄的朋友,我要尽朋友的道义,他是被冤死的,我要找出凶手来。这件事你兄弟俩千万不可声张,知道吗? “这…好的。” “尤其不要提我来过的事。我该走了,告辞。两位务请节哀,也许我能查出凶手,慰令兄在天之灵。” 人们都知道这件轰动大江南北的神秘大案,官府也断定是瘟疫侵袭,但却查不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