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已忘记了《倾城之恋》 (第3/3页)
我们在紫线地车里谈王家卫的电影。他那时候想着开戏,大概也很快乐。我也想着我的小说,想着做大作家,也可以说得上快乐。 无论如何虚假,希望总令人快乐。 戏拍完了,放了好久无法公映,后来在湾仔的京都戏院,上映了一天。过了几年,他才说,友叛亲离。 我去了一间律师事务所上班,每天都给榨干榨净,下班后灰着脸都不说话,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友叛亲离。因为无话可说。开口埋怨会影响其它人。 他和一个他喜欢的导演合作,写剧本。导演说他,有乜咁大件事,拍得唔好咪拍第二部。我笑说,佢又讲得0岩播。每一次我灰心失望,他总是鼓励我:你走的路很难,但方向是正确的。 我做表演的时候,他来了看,两晚。演完以后,我很难过,和他说着我的过失。他说,你知道你的问题在那里,下次做就可以改进。我说,也不知会否有下一次。做了这么多年人,唯一知道的,就是要做好一件事情,没有侥幸,总是千锤百炼,非常难。 祖利安也有来看表演。最后一晚,他推开化妆室的门,我便大喊:好烦呀。他也喊:做乜喎。然后我想:我从来不用这样无礼的方式跟人招呼。但见到他我真的觉得好烦。一年级的时候,我坐在他旁边,老扯着我说话,是他累我给老师赶出课室的,上的课好像是“传播学导论”到四年级又因为谈话给老师赶出课室,大概也是跟他谈话。他声音高,人又嚣张,又老爱叮着我,将我当做假想敌,到今时今日仍叮着我不放,游笑说,你和祖利安是一生一世的了,他不会放过你的。我苦笑: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不时会收到他的电话,尖声尖气的:黄碧云﹣呀,我系李志超﹣呀,你call我呀。我总像见鬼一样,哎呀的,但又会回他的电话,说,又做乜呀。他现在在城大教书,也拍电影,又买了楼,母亲得了个怪病。他母亲以前以为我是他女朋友,总会煲汤笼络我,但后来发觉搅错,就不大有汤好喝了。 四年级时和他吵过一次架。我是不大会吵架的人,高声说话会声震兼口窒。那次他和我争摄录机用,在技术员的房间吵着,老师在房间讲电话,因为我们很吵,就缩在一角按着耳朵讲电话。讲完电话就劝,大家同学,不好吵架。后来一样和他一起去看电影,看表演,在课室跟他传纸仔和谈话。 有一次做独立电影的冯美华找我,问:我在编一个香港独立电影的档案,你是否拍过一个《倾城之恋》?我奇道:你怎知道。她说,李志超说的。我说,老早扔了。 我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我真的拍过这个戏么。记得好像只得二十分钟左右。我的白流苏毕了业后见过一两次,也没有来往。我记得我拍了那一场将蚊香盘踢到床下去。我叫她点了蚊香,火一划,在影带上留了一条缓慢的淡黄痕迹。我说,cue,她便将蚊香盘踏到床下去。没有对白。对白是我后来在录像室配上去的:她不觉得她在历史上有甚么微妙之处。她只是笑盈盈的,将蚊香盘踏到床下面去。这么多年了,对白我还记得。张爱玲的小说老早扔了,但其实已在脑海里面,无论我如何撇清。 这场戏是在我姊家里拍的。我姊后来生癌,病了一年,割掉了声带和喉咙的一小截。我还活着。看来还可以。祖利安会再找我的。我艰难的时候会跟忠说着话,我知道他会很有耐性的听着我。要打一个电话给游,问她看了“波萝油王子”没有:那是一部给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看的电影。很悲伤。要跟她说,昨天我去一个演讲会,有个五十多岁的清瘪男子来要签名,我奇怪因为我的读者通常比较年轻。男子拿了一本Q仔的书给我签名,因为是我写的序。Q仔破了产以后我也没找他,因为他炒股票输了的时候我找过他,他对我很冷淡,我就没找他了。做完演讲我便打电话给Q仔,说有这么一个读者。我想见见你。我说。我们都老了,不知还能见得多少次。晚上我们见了面,他说了四个小时的话,破了产还开着一架宝马。他说是向法庭争回来的,他向法官说,我伤残,要用车。法官说你不必开宝马。后来补了钱,才可以开一架宝马。没事业也没钱,但我心情比我有一千万的时候好。他说。他是港大毕业生,江说的,最优秀的马克思份子。他说,从前的朋友都没来往了,没甚么好说。 他说有来看我表演。破了产,没甚么好做,在报上读到有关我的消息,想想很久没有见过我,就来看我表演。我倒没见到他。 其实我应该早一点找他的,只是我心存狷介。 又在地铁站碰到雄仔。他还好,变成年轻人的偶像。 我要开始做我下一本小说的有关阅读。九月回西维尔将舞跳好。明年去伊朗看看。回来如果可以,找一份散工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