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沉默咒诅 (第2/4页)
事人在批评他她的另一个律师,我总会制止他们,说:这些事情我不适宜听,我也不适宜做任何评论,请你明白。 我来到黑暗房间的一边,不是另一边:另一边述说忏悔,这一边听。 承受是那么艰难。(细细,你还在么?你还会说话么?你还那么纤幼细密么?)(噢,‘老的老,死的死’(到她真正懂得‘游园惊梦’的时候,她离开游园惊梦的心情与年纪已经很远了。) 开始是一个蜷伏的姿势。我记得那时我在西维尔,某一个假期,应该是一个十月份,星期四放假,星期五是一个本来应该下一个星期放的假期调过来放掉,周末是平日的周末,一共四天假期。同学们都出城外游玩,住欧洲的甚至回了家。 他们说你不要写了,读者都不明白你在写甚么。你应该多点考虑读者。 我就觉得很绝望。这句话我二十年前听过了,而且一直听了二十年。我没有甚么可憎恨的人和事,所有事情都过眼云烟,不留痕迹。我只最憎恨他们说看不明白,要我迁就。读就读,不读就拉倒。我要迁就老早就迁就了,何必现在还半死不活的书一本一本死不断气的卖。 愤怒很短暂。蜷伏的姿势,我何其熟悉。 眼泪一直流。累了,在床上睡一会。醒了又觉得,这样难。我只想很微小的、纵使也是微微放任的,但我又不会sao扰任何人的生活着,没有人要逼害我,也没有人要孤立我,我不那么重要,但就这样莫名奇妙无法以我愿意的生活方式生存下来。 要么离开。要么改变我自己。 三天之后,我离开那间房间。我决定找一份工作。当律师吧。人人都说这是个好职业。 每天跟我一样,有起码二百万人七时起床去挤巴士挤地铁上班,我没有权利觉得有甚么不好。 每天准九时到达办公室。如果迟到的话,小跑着回去,每天都小跑着,我练得穿高跟鞋小跑的本事。 也学会听。说的话很少很少,只听。每说一句话都很小心,因为责任重大。 说开始像写。不那么容易。 我开始奇怪声音。为甚么那么容易有那么多话。为甚么谈话都可以变成表演(那么粗劣随便)跟美国人一样做那些叫作‘脱口秀’(那个很多人都喜欢的汉堡包国家)。 当所有人都争着说话。(能够沉默和静止真是好) 每天下班的时候,不一定是我,但很多时候都是我最后一个离开。关上电脑关上影印机和冷气机,转头望一下黑沉沉的办公室,电话不再响起,响也没有人会再接听。电梯走廊也是黑灰灰的。叮的一声只有我一个人步进电梯,灰灰黑黑的无声向下沉,我见到水银壁面里我自己灰青黑没有甚么表情的脸孔,和每天早上每一班地车所有挤上班的人的脸孔一样;没有甚么值得有表情的事情发生,最有表情的是广告脸孔,因为那是个虚幻世界。 走出黑灰灰的湾仔街头,对面是垃圾站,扬着我怀疑的臭气;但我已经习惯了,我无法再可以嗅到臭气,只是头脑还半清醒的告诉我:一定很臭。 街道有那么多声音,对街不知甚么地方在十几楼,有一群狗在狂吠,每天如是。 但我觉得很静。我一点甚么都听不见。 内里有耳。只听到静默的声音。 如果我舞,我再也不需要音乐。 ‘因为很开心,所以忘记了自己有病。’ 自从我姊姊割掉声带失去了她的声音以后,她开始写。 ‘我只是觉得倦,以为睡着了便没事。’ 刚做完手术的时候,在医院里她有一块小孩学字用的手写板,医院给她用的。不光是她,因为病房是耳鼻喉科,病人都割掉喉咙,或鼻子,或者食道的某一小段,所以病人都会有这样的一块手写板。 这真是间好房,很静。 伤口痊愈以后,她就随身带一个小本,写。 ‘我喉头有一个洞。’她写。我偷来做了一首小诗。 因为声音太多 她喉咙就有一个洞 吸菸的时候插着 他们都说很性感 ‘还有没有抽菸?’我问。 她笑着摇摇头。怎抽?如果她可以说。 她没话。所以就微笑。我从来没有见过她那么多的微笑。 就像回到她的年轻日子。她是个爱笑的女子。(待续) (下) 沉默并不如我庸俗的小说所想像那样赚人热泪,那样悲情。 我姊总是微微笑的。没有了声音以后,她时常微笑。 她得到她要得到的。穷她一生。她要得到的不是静默,智慧或世间的华美富贵。 没了声音她还可以打电话。我另一个姊姊打长途电话给她。我说:你怎么接。她有一个扩音器,按着脸颊可以将声音扩大发出。但她不会说话,也不肯到发声会去学。失掉声带的病人有个志愿组织叫作发声会,一个星期两次教病人发声。我姊去了两次就没去。‘发声很辛苦。’她写。所以有扩音器都没用,只会发出一些低音哇哇像青蛙一样的怪声。但她一样拿着话筒和我另一个姊姊讲长途电话。那头问,她就拍打电话,是就一下,不是就两下,不知道就三下,电话密码一样拍拍响。 一次她发高烧,肺炎,不肯入院也不肯见医生,我正在上班忙得发疯,打电话给她叫她入医院她就拍拍,拍拍的说不。我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