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之城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8/9页)

仙们面前放个纸牌,有些画着八卦图,有些索性只简单写一个“卦”字。离半仙不远处的花园旁边“瞎贤”抱个三弦子,盘腿而坐,一双瞎眼黑咕隆咚瞪着天,瞪了一阵,叹出一声闷气,手一动,三弦子浑厚的弦音响起来。很快有人围过去,蹲“瞎贤”身边,不大工夫,里三层外三层围个严实。“瞎贤”的生意来了,清清嗓子,唱起了河阳人最爱听的贤孝。今儿个过节,瞎贤心情好,不想唱伤悲的。

    瞎贤唱得有声有色,闻听者无不为他的浑厚男中音打动,叫好者便掏出碎票,扔进“瞎贤”的瓷缸里。

    听完贤孝,人们又开始百无聊赖地四下张望。这时候,一颗明晃晃的光头从广场通往共和街的那条碎石巷道里闪出来,上午的阳光照在油亮油亮的光头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人们惊叹,丁万寿来了!

    这丁万寿,河阳四大名人排名第二。

    丁万寿原本出生在河阳一个名门之家,祖上是有名的中医,据说他的祖太爷还到清宫里号过脉,不过事隔久远,无从查考,他的爷爷却是地地道道的名医。

    丁万寿本来很有希望承袭祖业,当一名名医。谁知十二岁那年他去河阳城东的水塘子戏水,正玩到兴起,就见一团紫烟从水塘子中央升起,忽儿幻做一条青龙,忽儿幻做一朵莲花。十二岁的丁万寿哪见过这等奇景,直让那团紫烟给迷了。不知不觉中,身子竟随了那团紫烟去。忽地,青龙不见了,莲花不见了,水中奇奇地立着一裸体女子,貌若仙子,其笑盈盈,直把十二岁的丁万寿魂给勾了。女子见他痴望,遂伸手牵住他,慢慢将他引到面前。一股奇香扑来,丁万寿一阵晕眩,就倒在了女子怀中,头抵着女子酥胸,手揽住女子细腰,甚是迷醉,醒来后却见自己躺在父亲上班的医院里。起先他还有思维,问父亲怎么会在这儿?父亲告诉他,他溺水了,幸亏被过路者发现,要不…父亲说着哭起来,要知道,他可是父亲的独苗呀。哪知丁万寿猛从病床上跃起:“仙子,我要仙子。”说着两手乱抓,像是要抓住什么。父亲惊了,忙唤助手将他摁倒,打了镇静剂。

    他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年,忽儿清楚,忽儿糊涂。清楚时直喊肚子饿,吃多少也不饱。糊涂时便满嘴疯言疯语,嚷着要见仙子,要跟仙子下水游玩。一日,趁父亲不备,他从医院跑出来,赤条条跳入水塘,果真看到仙子。他惊呀,乐呀,欢叫着朝仙子扑去,哪知一头栽进水里。父亲闻声赶来,他已被路人救起,口吐白沫,没了神志。父亲带他四处求医,跑遍了大江南北,他再也没清醒过来。“文革”中父亲被当做牛鬼蛇神拉出来批斗,受不住折磨,自杀身亡。父亲死的那夜,丁万寿突然从昏迷中醒过来社,冲天哇哇了几声,然后就痴痴地盯住一个方向,一望就是半天。

    此后,丁万寿便成了痴子。说不清清醒还是傻着,反正就成了这样。整天跑东窜西,见人就伸手,见吃的就拿。日子一久,人们便将他当成了乞丐。

    在河阳,你要是想做生意,特别是想做饮食生意,那你就得第一个去拜丁万寿。为啥?丁万寿是丐帮头子呀。

    凡事都有自己的理,乞丐也有乞丐的理。在河阳,丁万寿就是乞丐的理。你要是拜好了,拜妥了,那你就顺了这个理。你要是不信服,走着瞧吧。

    有个外地老板,偏是不信。他在北关弄了块地皮,修了个饮食市场。谁也拜了,就是不拜丁万寿。开张这天,着实热闹,河阳方方面面的人物都来了,门面撑了个足。鞭炮响过,掌声响过,方方面面领导的话讲过,宣告市场开业了。就在这时,一路人马浩浩荡荡,非常壮观地开进市场。眨眼工夫,大大小小二百多家摊点前,挨个儿蹲了乞丐。不说话,不伸手,只是拖着长长的鼻涕,笑,傻笑。食客们闻知市场开张,赶来一饱口福,饭菜刚上桌,门口蹲的乞丐腾地扑进去,对准饭菜就是一阵猛吐。

    一连十天,天天如此。

    还有谁敢到这市场来吃?

    你猜咋着?投资几百万的小吃市场硬是让一帮乞丐给搅了,没法开了,关门大吉。直到第三年,另一位老板接手,这市场才启动起来。

    至此,丁万寿牢牢确立了他河阳第二名人的稳固地位。

    不过,河阳四大名人丁万寿至今仍没忘他是个乞丐,老本行说啥也不能丢啊。

    因为是国庆节,丁万寿要的文明,人们给的也大方。不出二十分钟,他手里已攥了一大把毛票,照这么要下去,今儿个丁万寿准能收入个二三百。可偏偏丁万寿今天不走运,就在他眉飞色舞要得起劲时,广场里突然炸响一声惊雷,人们哗一下散开,齐齐地往外跑。

    咋了?

    河阳出大事了!

    没有人能料到,河阳今儿个会出大事。等人们从城里蜂拥到郊外铁路边时,兰新铁路已中断将近一小时。先一步赶来的警察封锁住现场,荷枪实弹堵住了路。人们失望极了,一腔热血给凝在了半道上,只好远远地踩着庄稼地里的土块,仰起脖子巴望。

    兰新铁路上,黑压压爬满了人,足足有两列火车那么长。人群大约一千米处,一列火车吓得正停在铁轨上冒粗气。人们不明缘由,互相打听,才知是河阳糖厂下了岗的两千多工人要集体卧轨自杀。幸亏让邸玉兰发现了,舞动着红绸子,连喊带唱,才把疾驶而来的火车给挡住。

    要不然,天爷——

    16

    这年的国庆节对市长夏鸿远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因为没有一家企业响应政府的号召,夏鸿远狼狈不堪,这是他主政河阳以来最败兴的事。夏鸿远连回省城的心思都没,独自窝在招待所211室,睡大觉。

    211室位于市委招待所后院风景区,从大门进去,是招待所新修的两栋三层小洋楼,欧式风格,很别致。专供接待省上或中央领导,当然一些重大的商务谈判、贸易活动偶尔也用一下。小洋楼后面是一幢六层的接待楼,外表看没啥稀奇,里面却很不寻常。进去过的人都说,赶上北京的五星级饭店了。河阳召开重大的会议,代表们就住这儿。再往后走,是一片绿树环抱着的风景地,有假山、小溪,更多的则是绿莹莹的草地。沿着草地上曲径通幽的小廊往里走五百米,是一片小园子。

    园子里,几棵硕大的核桃树,几棵碧翠的苹果树。树上挂着红丢丢的苹果,绿生生的核桃,散发出秋天气息。树下摆放的木桶里,石榴和凤尾竹长得正旺。凤尾竹耿直不弯,石榴则古怪虬曲。沿着木桶和花盆摆放成的甬道走进去,就能看见那座被河阳人称为“红房子”的平房了。

    211是这座平房的房号。据说自打河阳的老书记搬出去后,这儿就成了外地调来的单身首长们的卧房兼工作室。关于这座平房的种种传闻,一直是河阳城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