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行天下_章十四吴王来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十四吴王来归 (第2/3页)

林养护,和马艳丽家一样多了200人,还有虞家也多200人。各家很是满意现状啊。粮满仓、畜满圈的。抓紧时间给收割后的田地施肥,连小奴隶也给分到各家,帮忙把沤了一个夏天的农肥施到地里,杨晨毓看了下分配表,还是决定在种玉米的田地种过冬豆子,在豆子田里种一半小麦、一半油菜。每家分得一个石头粮仓,每个粮仓可以储粮1500新吨,不过还有很大缺口需要自家的京屋储存。粮食多了也头疼啊,看来粮仓建设还要加快。等淡季后就要搞人来弄粮仓了。“族长,彝家大头领在船厂光候大驾。”

    该来的总算来了,依赖种水稻的越、彝、苗等等各家都想办法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彝家当然想到杨晨毓这个老好人了。“贤弟啊,让为兄可是好等啊。”“罪过罪过啊。”杨晨毓也装大尾巴狼了。在了解凄惨的情况后杨晨毓开始觉得敲竹杠机会来了“这样吧,今年旱灾,我们也没有多余粮食,只有去年一点保命的成粮。要不这样吧,兄弟我把自家的粮食匀点给你。”杨晨毓说谎不带隔愣,自从修好梯级水坝和开挖小河蓄水来,谷地根本就不缺水,何况种得都是耐旱作物,江南的旱情和北方旱情差好多,只是水稻、旱稻不行,绝收了。对玉米和鹰嘴豆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何况还有稳定的水源来灌溉。要说也是个小丰收。等田地熟化后亩产10石夏粮不成问题。“彝族老大给绕进去了,不过既然人家答应帮忙,也就不能让人家空手吧。在一番客气后,杨晨毓拿下从这个河流船厂直到山上溪水口所有的山林田地。本来就30来户彝家而已,彝家老大觉得还赚,毕竟族人西迁后实力大损,抢恐怕不行。就让出一小块地盘而已。彝家生产原始,也就刀耕火种的,水稻需要精耕细作,怎么会有余粮呢?绝收后,种子还是要留的。只能吃野菜和打猎为生。可水草不行,动物也大大减少了。杨晨毓鼓动彝家大佬“我们收奴隶,尤其是小孩,一个小孩换50斤粮食,一个成人换100斤粮食,女的减半,女孩25斤,女人50斤,老人再减半。”在援助完去年成粮后,又出了馊主意。越、苗、畲各个村子人都不多,要是搞下几个来,你们也就发了。

    随后谷地的船只进出络绎不绝,彝家老大在血盟后,带着成粮回山了。当然杨晨毓也不是傻子,只给了3000石成粮。各家在山外新地画线开始种粮开地。还是缺人啊。想什么来什么,彝家老大太贪心了,又带来了500奴隶,不过只有几十个男子,杨晨毓没付出多少,就送进谷地里。苗家也和山下政府军世家私军什么的大打了一仗,卖来成年汉奴2000人,换取粮食16万斤,哈哈,发财啦。杨晨毓把2000汉奴战俘给带进谷里。在分给女奴后,打乱分给各家,原来的谷地的奴隶给发配到外面新的地方开田地、伐木材、开石材、垒石坝、建磨坊。从船厂一路向上的河谷地带兴起一片旺盛的建设高潮。由于老奴隶们的女人都怀了孩子,他们逃跑的人也没有,何况外面还是饥荒。新来农奴们在分配好女人后,被安排完成粮仓扩建工程,开采石料的监工头子陪伴着杨晨毓和虞曲一起视察,奴隶们一人一个木碗盛满了豆子烧水豚rou,蹲在地上在狂吃着,每人每天1斤豆子2粮玉米窝头和2两rou,rou在第一顿都给烧在豆子里。虞曲看着黑压压的人头就说不出来的高兴。杨晨毓等大家都吃完后说道“你们想过主人的日子么?你们想有几百个奴隶么?你们想要满仓的粮食么?那么就好好干活,等有人愿意从军,立下军工后我就给你们田地、女人、牲畜。”奴隶们有点反应不过来,奴隶兵团么,也一样能搞,关键是要给予值得卖命的东西。

    骑着骡子回家后刘全和马艳丽率着自家的奴隶在杨晨毓家帮忙晒干草,堆草垛。娜达莎的小狗们已经到膝盖了,马艳丽乘着大狗和杨晨毓撕磨之际,让奴隶把几条小狗抱到自家去。娜达莎发现不见小狗后,到处乱找,杨晨毓来到狗舍,把里面的小狗都放出来放风,娜达莎在小狗堆里乱找,最终没有办法只能委屈地卧倒在杨晨毓的摇椅下。小狗在农庄里到处发飙。惹事的小狗给鹅们一齐努力又赶回了狗舍。俩小家伙看得直乐。咪咪也大胆安慰起娜达莎。杨晨毓挑了3条小公狗,给栓了条皮带牵了起来,小狗要逃,却毫无办法,这般大的狗是要训练了。各家小孩大人几乎人手一条小狗训练着。骡子也由奴隶们每天牵着溜达,看得杨晨毓直可惜。必须让大家习惯骑马,当然这个骡子不是用来狂奔的,只是用来走,还有耕田。汉奴有随军马夫铁匠,都给杨晨毓找出来,搞起了铁匠铺和马夫培养班。奴隶饲喂方式还是有很多是按照杨晨毓的喂rou马法喂的,要挑选一批做军用就不同了。在杨晨毓的亲自批准下,淘汰下比较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