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_第十一章詩人名苏东坡传高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詩人名苏东坡传高僧 (第2/6页)

犯人那首詩,就不難了解他在此一時期的心情。但是杭州灣附近產鹽區的鹽販子,都不肯放棄他們原來的生意。當地販賣私鹽的整個情形,蘇東坡在給一位閣員的書信中說得十分清楚。我們在此先不管販賣私鹽一事,還是看看東坡這位詩人對同胞的態度吧,因為他覺得他自己和那些他審問的階下囚,並無不同。

    除日當早歸,官事乃見留。

    執筆對之泣,念此系中國。

    小人營報糧,墮網不知羞。

    我之戀薄祿,因循失歸休。

    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

    誰能暫從遣,團默愧前修。

    對子由他寫的才是肺腑之言:

    平生所慚今不恥,坐對疲氓更鞭塞。道逢陽虎呼與言,心知其非口諾唯。居高忘下真何益,氣節消縮今無幾。

    在另一首詩裏,他寫百姓在保甲制度下所受的痛苦,描寫老百姓在鞭答之下的哭叫,甚至壯丁的妻子兒女也關入了監獄。這些詩句累積起來,后來他被捕受審時,竟確立了他企圖摧毀人民對新政的信心之罪行。

    但是,他仍能隨時隨地自得其樂。他尽量逃向大自然,而自然美之絕佳處,在杭州隨處皆是。他的詩思隨時得在杭州附近飽攬風光之美。因為不但杭州城本身、西湖,而且連杭州城四周十裏或十五裏之內,都成了蘇東坡時常出沒的所在。遊客自杭州西湖出發,可以往各方面走去,或沿北岸到有名的靈隱寺和天竺頂;或由南岸出發到葛嶺,在虎跑品嘗名泉沏的茶,然后順著一條婉蜒的山間小溪歸來。西湖和城郊,共有三百六十個寺院,大都在山頂上,在這等地方與山僧閒話,可以消磨一個下午的時光。若去遊覽這些寺院,往往需要一整天,而且返抵家中時已是喜色昏黃、萬家燈火了。穿過燈火通明人群擁擠的夜市,陶然半醉到家,自己頭腦裏的詩句,已經半記半忘了。

    睡眼忽驚展,繁燈鬧河塘,

    市人拍手笑,狀如失林鴛,

    始悟山野姿,異趣難自強,

    人生安為笑,吾策殊未良。

    杭州是多彩多姿,而西湖又引人入勝。江南的天氣,一年四季都引人出外遊玩。在春秋兩季,全杭州人都在湖濱遊玩。甚至冬季下雪的日子,還有尋樂的人乘船到湖上玩賞雪景。尤其是重要的節日,比如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中秋節、重陽節、二月十一當地神抵的生日,湖上全是遊逛之人,必須前一天預先雇妥遊艇。遊人無須自帶食物,因為一切東西,包括茶杯、茶託、湯勺、筷子,全由遊艇供給。還有船夫捕魚賣與遊客放生,這樣救生積德,按佛教說,這是在天堂積存財寶。同一條魚被捕三次,又被放三次,這條魚說不定就可從陰曹救三條人命了。

    蘇東坡充分參與西湖上的生活。湖上的遊樂分為兩種,一種是家庭同樂,一種是挾妓遊湖。在湖上這個地方,家庭婦女是望妓而生畏意,而妓女則望家庭婦女而有妒心。妓女們從心眼兒裏盼望她們能跳出火坑,自己有家有兒女,就猶如那些家庭婦女一樣。蘇東坡有時和妻子兒女一齊去游湖,有時與好喝酒的同僚同游。他是多才多藝,方面最廣。他的一隻筆運用自如,寫出的詩句,巧妙華美,合規中矩,地方文人,對他敬佩萬分。他寫出的詩句飄逸自然,使人一見難忘。與家人在一起,他唱出下面的詩句:

    船頭研鮮細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同官衙僚屬同游時,大家歡天喜地之中,他就寫出這樣清新愉快的句子:

    游翁已妝吳榜穩,舞衫初試越羅新。

    他們一到湖畔,船夫便把他們圍住,爭攬顧客。他們總是挑一隻小船,夠坐四五人便好,有時人多,便須要一個可擺一張飯桌的,然后吩咐船娘預備飯菜,這種船上的船娘通常都是精于烹調的。這等住家船上都是雕刻精美,船頭有筧嘴。湖上也有船販賣食品與遊客。有些船夫賣栗子、瓜籽、夾餡藕、糖果、烤雞、海鮮食品。有的船夫專門賣茶。有的船上載著藝人,按照習俗是靠近遊客的船,表演歌舞、特技、投擲、射擊等遊戲。

    在船的四周,湖水一碧如染,約有十裏之遙,往遠處看,白雲依偎于山巔,使山巒半隱半顯,白雲飄忽出沒,山客隨之而改變;山巒供白雲以家鄉,使之倦遊而歸息。有時天陰欲雪,陰霆低垂,邱阜便隱而難見。陰霆之后,遊客尚可望見樓塔閃動,東鱗西爪,遠山輪廓,依稀在望。晴朗之日,水清見底,遊魚可數。蘇東坡在兩行七言詩裏,描繪船夫的黃頭巾,襯托著碧綠的山光,給人以極為鮮明的印象。他的詩句是:

    映山黃帽璃頭肪,夾道青煙雀尾爐。

    登岸之后,往山中走去,在圓寂無人的樹林裏,可以聽到鳥聲此呼彼應。蘇東坡本來就性喜遊歷,現在常常獨自一人漫遊于山中。在高山之頂,在人跡罕到的水源岩石上,信筆題詩。有些寺廟他常去遊歷,因而成了廟中和尚的至交。在蘇東坡去世后,一個老和尚說出蘇東坡的一個故事。他說,他年輕時在壽星院當和尚,常看見蘇東坡在夏天一人赤足走上山去。他向和尚借一個躺椅,搬到附近竹林下選好的處所。他全無做官的架子,脫下袍子和小褂,在下午的時光,赤背在躺椅上睡覺。小和尚不敢走近,由遠處偷看這位一代大儒,他竟而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情形。他看見,也許他以為他看見,這位大詩人背上有七顆黑痣,排狀恰似北斗七星一樣。老和尚又說,那就足以證明蘇東坡是天上星象下界,在人間暫時作客而已。

    蘇東坡在離開杭州之后,曾寫了一首詩給晁端彥,概括敍述他出外遊歷的習慣,那時晁端彥即將出使杭州,蘇東坡寫詩告訴他當注意的事。詩如下:

    西湖天下泉,遊者無愚賢。

    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

    獨專山水樂,付與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送窮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餘芳鮮。

    君持使者節,風采爍雲煙。

    清流與碧峨,安背為君妍。

    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問詩,清涼洗煩煎。

    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便。

    應逢古漁父,葦問自寅緣。

    問道若有得,買魚勿論錢。

    由文學掌故上看來,蘇東坡在杭州頗與宗教及女人有關,也可以說與和尚和妓女有關,而和尚與妓女關係之深則遠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