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垭口月光上 (第1/3页)
垭口月光(上) 我爱去两缝之会 因为那里的风最大 我不爱说话 因为我来自垭口 两峰交会的垭口是风的故乡 每当月落在大地 我独坐静听风吼 …齐秦《垭口》 (一) 苏米在收拾行李的时候,没有想过要回头。 她带走的东西不多,几件换洗的衣服,最心爱的diskman,一本日记。还有一封给江文的信,走过邮筒的时候,苏米扔下了它,信上只有很简短的一行字:“江文,再见,原谅我无法面对,只有逃离。” 苏米还带了一张地图,地图上红色的标记是她要去的地方:垭口村。 那里离苏米所住的城市,大约有五百多公里。这是苏米第一次一个人的长途旅行,算起来一共转了三次车,最后一次是坐那种很破旧的中巴,车不好路也不好,开一路颠一路,一不留心人就被从座椅上高高地甩起来再重重地落下去。苏米感觉自己要晕过去的时候车子终于停了下来,她一睁眼就看到了在村头翘首等待的林姨。下了车来,林姨接过她手里的行李,把她轻轻地一抱说:“我的苏米,都长这么大了。” 林姨以前是苏米家的保姆,苏米十岁前她一直都住在苏米家,替她家做饭洗衣服。苏米和林姨的感情很好,林姨走后,她差不多哭了一个多月,一到夜晚就哭,眼泪止也止不住。到如今七年过去了,苏米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林姨,眼圈哗啦就红了。 林姨拉着她说:“走。我们回家。”一边走又一边埋怨她说“刚放暑假的时候叫你来不来,现在暑假期都要结束了却突然一个电话说在半路上了,能住几天啊?” 苏米说:“也许啊,就住在这里不回去了。” “你呀。”林姨说“是跟mama吵嘴了吧,还是那么任性!” “是我妈,还是那么不讲道理!” 林姨爱怜地捏捏她的小辫子说:“不是一直想着林姨做的红烧鸡吗?今天给你烧,还是家里的土鸡,味道肯定好,还有烧好的玉米棒子,就等着你来吃呢。” 苏米拍拍肚子仰仰头,做饥饿和向往状。 这时已近黄昏,山风轻悠地吹起,苏米向小时候一样,抓着林姨的衣袖一路前行,眼睛好奇地四下张望。经过一片小小的湖,不知道是不是光线的原因,湖水是奇异的暗蓝色。有个男青年坐在湖边,手里捏着画笔和本子,看样子是在写生。 他抬头看了一眼苏米,也许是这里少有城里的女孩来吧,他眼睛好像装满了惊讶。 “走吧。“林姨笑着朝那人点点头,拉苏米一把,脚步加速起来。 林姨家的房子不错,很宽敞的两层小楼。她有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林姨的丈夫看上去也和她一样的温和的老实,跟苏米笑了笑就没什么话说了,吃饭的时候,一个劲儿地让林姨替苏米夹菜。 苏米吃到饱得站不起来的时候林姨家的电话响了,苏米听到林姨很大声地在跟mama说话:“她很好的,你放心吧,过几天我亲自送她上火车,保证不少她一根头发。” mama一定是在那边数落自己了,林姨很好脾气地听着,再好脾气地嗯两声。等她终于放了电话坐回来,苏米没好气地说:“你告诉她我不回去了是最好,省得她烦心!” “在这里好好玩几天,气就消了。”林姨端杯水给苏米说“跟mama哪来那么多气?” 苏米无语。 山村的夜很宁静。 还不到到十点,家家户户都落了灯,早早地上床休息了。苏米朝窗外望去,是一轮半圆而鹅黄的月亮,寂寞地挂在墨黑的天空。林姨敲门进来,手里提着一个半旧的风扇,温和地对苏米说:“这里比不得城里,也没有空调,你要是热,就用它扇扇吧。” “不热呀。”苏米抓住林姨的手说“林姨,这里为什么叫垭口村?” 林姨笑笑:“这里一直就叫垭口村,就像你一直就叫苏米一样的呀。” 在苏米看来,林姨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女人,她已到中年,有些微微的发福了,可是眼神依然是那么清澈透明。她把手搭到苏米肩上说:“苏米呀,林姨知道你是好姑娘,莫在生你mama的气咯,好不啦?” “好。”苏米低声说。 替苏米点好蚊香,林姨吩咐她早点休息,带上门出去了。 床太硬,苏米将自己放平在床上,眼泪这才慢慢慢慢地流了出来。 (二) 十七岁前,苏米一直都是个快乐的姑娘。 江文总是说:“苏米,苏米,找不到比你更美好的女孩子。” 苏米就说:“江文,江文,找不到别你更会说话的男孩子哦。” 江文捏捏她的小辫儿,苏米逃得远远地坐下,在江文的话里微微地陶醉。他们是在一次作文比赛中认识的,那一天快要比赛了苏米才发现自己弄丢了笔,是素不相识的江文及时地帮助了慌乱的她,递给她一支很漂亮的钢笔,还说:“用它吧,祝你成功!” 江文比苏米先交卷,比赛结束后,苏米找不到笔的主人,只好将笔收了起来。 没有想到的是,领奖的时候,江文站在她的身边。 他拿的是一等奖,苏米拿的是二等奖。 主办方很大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