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以互惠为原则_第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2/3页)

常等于零,但学来的东西可能是终身技能。

    在爱中学会“做对的事”

    但这样说未必公平,用“势利眼”来看两性间的爱情,不能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会得到一种冷酷的偏见。我还需要进一步解释:即使爱情的投资报酬率等于零,但还是可以从血本无归中学到一些令我们成长的东西,该谈时谈,不该谈时轻轻松手。

    在爱中,我们得学会“做对的事”当然,还是很难。

    很难,我知道。但若不难的话,人间也没有那么多爱情的疑难杂症。

    爱情值得花多少力气呢?我只能说,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只能约略地推测,如果为爱伤及自尊,那种力气是不值得花的;为了爱而茶不思饭不想,那是白费了力气;为了爱把对方搞得很不愉快,那不是爱;为了爱什么都不做,在人生中不求成长,只是在为自己的没出息找借口;为了爱成为一个等爱垂怜的人,那是在守株待兔;为了爱要身家胜命,那是对不起上天和父母。

    还有,爱不值得你花全部的力气。爱是诡诈的东西,像抓鳗鱼,你花全部力气,反而会让它走;像新鲜的鸡蛋,你下手太重,它就会碎了。没什么道理。

    个性哪里不合?

    其实,个性不合是老早就存在的,只是在爱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容易原谅彼此的个性不合,甚至忘了个性不合这回事。一个吻,一次热烈的缠绵,就会使我们忘记,两人相隔着宽广的太平洋。

    谈了一年的恋爱,不久前辉煌的烛火只剩火星点点的余烬。她吹了最好的一口气,让余烟消散。

    大家都说他是个好情人,他的无辜也让她自觉有点残忍。可是,宣告恋爱失败的她,毕竟松了口气。

    快乐多于难过,对她而言,只能是这样的结局。正是由于他过于迟钝,当她冷冷地以“个性不合”结束感情时,他有一种“被甩了一顿”的落寞。

    刚开始的时候,两人是很有默契的,好像冥冥之中有一股吸引力,把他们拉在一起。他们喜欢同一种颜色的衣服,吃同一个牌子的口香糖,用同样的语气说话,同样有点骄傲,还有点夫妻相,四目相对时总是忘掉身旁所有喧嚣的风景。不过,跟她后来所体会的“人生志趣不合”比起来,这些外表的相配,就变成微不足道的水上涟满。

    “我跟他相处时,一直有被无形的手扼住咽喉的感觉,”她说“我无法融人他的喜好,他无法认同我的生活。我喜欢看书,多年来看书对我来说比吃饭重要;他喜欢美食,却从来不肯咽食任何精神食粮。晚上我乐于独处,或者享受安安静静的夜晚,他则酷爱到烟雾弥漫的pub去高谈阔论,或者与工作上的朋友进行公关晚餐。我受不了,我觉得他还是找个交际花型的女人好了。”

    某晚,她与他看完一场舞台剧,原本以为美丽的夜晚可以有个美丽的句点,他却要求她陪他到pub去坐一会儿。

    坐一会儿,就是两个钟头,他在她面前学英国绅士优雅地抽雪茄,一副“大家请来看我这个有钱的雪茄专家”的架势,没料到满室烟味呛得她眉头皱了又皱。回家后,她的上呼吸道发炎,使她认真地思索两人是否还能goahead的问题。

    “我看了一本研究狗的书,它说,人类的脑袋有百分之六十是用来思考与精神生活有关的物事,而狗的脑袋则有百分之六十放在与‘吃’以及和这个动词有关的事情上。我忽然想到他——除了吃美食、谈美食和寻找美食,他的眼中很少焕发光彩。我想我们真是个性不合。”

    她选择和平分手。她知道谁也不可能改变谁。通俗一点的说法是“个性不合”高尚一点的说法是“生命基调不同”卖弄一点的说法叫做“生活游戏方式有差异”

    时间是为恋爱进行式评分的裁判

    分手的理由中,九成九有个性不合。

    “因了解而分开”则是个胜不合的最佳说法。其实,个性不合是老早就存在的,只是在爱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容易原谅彼此的个胜不合,甚至忘了个胜不合这回事。一个吻,一次热烈的缠绵,就会使我们忘记,两人相隔着宽广的太平洋。

    “个性不合”可以掀起如火燎原的激烈渴望,让我们的心清渴盼着海啸般的冲撞,也可以吸干所有的水分,使我们曾经爱过的心变成旱灾后龟裂的土壤。

    有些个性不合的情人还是可以体贴地走到天荒地老,有些却只能干戈相向,原因在哪里?在于个性不同,但是否可以沟通,或对对方与己不合的个性能否欣赏或包容。如果强制“收编”对方的不合,那么冲突就会不时出现。

    只是有些人敏感,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