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市委书记在上任时失踪接书记 (第1/3页)
一、迎接书记 商阳市迎接新市委书记管也平——四套班子焦急地等待了一天——从没有过的怪事——省第一期高级管理干部培训班结束——省委常委讨论管也平任商阳市委书记商阳市委组织部长刘兵放下电话,匆匆地踏着楼梯,下楼去了。一路上人们笑着向他打招呼,他一概点点头,快步朝市政府办公大楼走去。上了二楼直接朝市长秦邦勤的办公室走去,当然这里没有人不认识刘兵部长的,更不会有任何人出来挡驾。 秦市长办公室是一个大套间,外间的门敞开着,有两个干部坐在沙发上抽烟,显然是在等候市长的接见。秘书小毕从里间走出来,随手把房门关上了。这时,那两个干部和小毕看到组织部长来了,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刘兵这才注意到那两个人,一个是经济开发区主任,另一个他还认不出是谁。他点点头,示意不要客气,随口对小毕说:“秦市长在忙什么?” 小毕说:“给省里打电话。” 刘兵在房门上轻轻地敲了两下,没等里面答话,他推门进去了。 秦市长已经放下电话,抬头看着组织部长刘兵,笑着说:“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干嘛亲自跑来!”说着指指办公泉对面的椅子。 刘兵没有坐,随手拿起泰市长桌上的香烟,抽出一支,他并没有点烟,不慌不忙地说:“省委组织部刚才电话通知了,明天上午市委书记管也平同志到任。” 秦邦勤坐下来,对刘兵说:“坐,站着干什么?”他对新书记的到来并不感到奇怪,接着问:“省委由谁陪送?” 刘兵点着烟,吸了一口,没有回答秦邦勤的话,秦邦勤看着他说:“省委书记亲自陪同?”刘兵摇摇头说:“怪,没人陪同,他一个人前来上任。” 秦邦勤睁大眼睛说:“为什么?” 刘兵把抽了两口的烟在烟缸里掐灭了,往椅子上一靠说:“这不符合常理啊!你说哪任市委书记、市长到任不是省委领导。 省委组织部长陪同。连同省委组织部市县干部处长,少说也有五六个人。我们市里也是这样的惯例,哪个县委书记上任,不是书记、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长陪送去,召开大会,市委宣布新书记就职。况且大家都想认识一下新领导,听听他的就职演说!”秦邦勤笑着说:“不过我们两人都见过他,他来之后肯定先到你那里去,先向你报到。” 刘兵没有接他的话题,想了想说:“那接待问题?…” 秦邦勤未加思索地说:“当然不能马虎!明天中午市四套班子的全体成员在市政府招待所为书记接风。规格。档次都要一流的。这不能算腐败吧!由我安排。明天上午10点钟后你在办公室专候!我在招待所安排。” 刘兵点点头又说:“那么县委书记、县长,市直机关部委办局负责人会议等管书记上任后再安排了!” 秦邦勤说:“让市政府办公室发个预备通知,具体日期等管也平同志到任后再决定。” 刘兵走后,秦邦勤一个人靠在椅子上,脑海里闪电似的闪过往事的浮云。“文革”中失去高考机会,后来在农村小学代课,恢复高考那年,他本想考医学院,可却把他录取到师范学院的数学系。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乡党委当秘书。那时他已经30出头了。 他也不知道祖上谁烧了高香,他在仕途上却一路春风,从乡党委书记到县委书记前后只有四年时间。谁知县委书记刚满两年,1992年市委班子大调整时,他一下子当了市委副书记,紧接着又当上市长。老书记突然病倒、去世。一时间,市直机关,各县,都在议论,认为肯定是他当然的接替市委书记。官,这个东西说不想,那是骗人的。 他已经51岁了,在这个地区长大,除了四年大学以外,他是喝商阳的水,吃商阳的小麦、玉米长大的。 商阳市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地区,全省11个地级市,除商阳之外,其他各市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多年来省委采取了各种措施,甚至发动四套班子和经济专家多次研究、讨论,如何把南阳市的经济搞上去。这里所辖四县一区,没有特产,没有拿手的工业,农村经济基础差。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要让这里的600多万农民实现小康,市委、市政府确实感到担子很重,压力很大。直到前不久,省委把他和刘兵找去,和新调任的市委书记管也平见了面,他当时就觉得自己身上压力小多了。 从当乡党委书记那天起,他初步学会了当官的秘诀。无论是领导班子中间,还是群众之间,他竭力在搞平衡。既不和谁过于亲近,也不疏远谁。当县委书记时,有一个和他配合的年轻县长在常委会上指桑骂槐地说他是非不清,赏罚不明,并且说主要领导当老好人,有些工作没法开展。而他对这些意见,从不记在心里。他每换一本笔记本时,总在第一页上写着:“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所以他领导的乡也好,县也好,工作上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上面怎么说,他就怎么布置,任何时候都是平平稳稳的。每次考察干部,反映都不错。没有什么明显的失误,也没有明显的突出成绩。民意测验时,得票总是最多。这样的干部确实也不错,谁不喜欢用这样的人?他按照这个准则,官运确实亨通。 秦邦勤心想,50而知天命,他一个农民的后代,能当到这样大的官,也该知足了。 转身对着墙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