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五一网打尽 (第3/3页)
据不同情况给予补偿。工厂没有钱,从县财政也要解决好。” 兰晓平点着头说:“管书记,我一定妥善解决好,让当事人满意。” 这时,农民们纷纷来到公路上,把管也平他们围成一圈。 管也平望着这一双双喜悦而激动的眼睛,目光包含着信任。 感激和期盼,他走到人群里,—一握着这一双双粗壮的手。含着泪说:“乡亲们,你们受苦了!这些腐败分子,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也伤了乡亲们的心!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有句俗话,叫‘官逼民反’,陈胜吴广为什么起义?那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王大车走到中间说:“其实老百姓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求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可是像他家…” 他指指抱着孩子的毕生才接着说“他到底犯了什么法?落得个家破人亡!管书记,老百姓盼望像你这样的官呵!这叫‘微服私访’,才能了解到老百姓的心。今天的官不如清朝的乾隆呵!乾隆还常常私访民间,为老百姓除暴安良。可是现在的一些县官、乡官,真是不得了啊!房子越住越大,汽车越坐越小。整天吃喝玩乐,哪里有心思顾老百姓的死活!” 人群中,有的感叹,有的抽泣,有的低声咒骂… 管也平再次握着人们的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不断地说:“乡亲们,请回吧…” 这时人群中一个20多岁的姑娘拉着一个年近半百的男子,姑娘细眉高鼻梁,大眼睛,白皙皮肤,她拉着高个子男子说: “爹,快点…”他们挤到人群前面,大声喊道:“等一等!” 管也平、兰晓平、葛运成、高亦健都回过头,只见这姑娘拉着那男子端着气,来到管也平面前,噗地跪下,边叩着头边哭着说:“救命恩人,救命恩人…” 管也平迅速拉着姑娘和那男子说:“快起来,快起来,不能这样广姑娘对身边的男子说:“爹,这就是我遇到的那个恩人,是他为我们全家申了冤,是他把安小宾、韦浴红抓起来的…”姑娘擦着泪说。 管也平说:“陶秀玲,你父亲现在身体怎么样的?” 男子说:“恩人,我就是死也闭眼了…” 管也平握着这男子的手说:“请回吧!家里有困难就找县委兰书记。”他指指身边的兰晓平说。 王大车说:“让管书记走吧!他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随后群众自觉地让开一条路,管也平一边走一边回头向群众挥着手。人们紧紧地跟在后面,挥动着一双双手。汽车靠着路边缓缓地前进,管也平和葛运成他们都没有上车,随着人流慢慢地向前移动着… 回到县城,已经过了晌午。管也平留下兰晓平,来到餐厅,他们的中餐实行分食制,两菜一汤。 管也平吃饭时对兰晓平说:“晓平,大乱之后该大冶了,要抓紧时间把确额的乡镇和部委办局的主要领导配齐。选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听少数人汇报,要拓宽视野,到群众中去。那些有作为的人也可以自荐,我主张‘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那种靠个别人点名的用人方式要彻底打破。能否用好人,也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的胆识和能力,也反映了我们领导干部的世界观。组织部门凭听听少数人反映,写的材料不少都是空话、套话、假话。他想用的人,死人也能说成活的。凭材料,汪登生、尤滨建这些人当个中央政治局委员也行。可是事实呢?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官官相护’。你考察了解侯希光、尤滨建、黄友仁、安小宾,他们肯定把汪登生说得比鲜花还好。可是要问问老百姓,天地之差呀!还有四套班子也要整顿。那虽然是市委的事,可是,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了,你应该到群众中走一走,让群众多说说话。” 他大口地吃了两口饭,又说:“你觉得鲁一楠这个人怎么样?” 兰晓平说:“我不太了解。” 管也平说:“这个人长期受压制,一个很有见解,很有才干的人却在机关里闲着不用。我有一个想法,准备让组织部去深入听听反映,建议到你这里来,顶尤滨建的位置,他和你会配合好的。” 兰晓平问:“你了解他?” “我有些了解,他的个性,脾气,工作,应该说是一个理想的领导干部。如果你我的眼力能和群众一致的话,是不会出问题的。”管也平说。 兰晓平点点头说:“你这样一说,我真要见见他。” “晓平,这里的事情基本可以告一段落了,下面的大量工作是要把案件整理清楚,交司法部门依法惩处。所以,我准备最近回市里去了。”管也平说。 “是呵,市里的工作更多,你这个市委书记‘失踪’了这么多天,也该上任了。” 两人放下碗,大笑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