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燕王事件 (第1/3页)
第四章 燕王事件 横被封为靖海王后,原有的诸候王们的封地,总算是在刘常满眼里,这就是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在田横封王之前,皇帝已经下诏,令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布、赵王张敖仍王故地。 接着第二道诏令也下来了,着楚王韩信王会稽、东海、琅琊三郡;衡山王吴徙为长沙王,王衡山、庐江两郡,着原十万户候梅涓为王,王苍梧、洞庭两郡。 当初刘邦能够击破武关,梅涓作为吴部将,与他会师三户邑,立了大功;而后楚汉相持之中,吴、梅涓同样立功不小,刘邦这是报恩来了。至于楚王韩信,不管从功劳还是实力上来讲,天下都知道他这个楚王,那算是实至名归。 接着出了第三道诏令,着闽越王无诸,南越王赵佗,瓯越王摇三个越王,仍王故地。这三位越王一直都不受汉王管辖,不过是上表称臣,以示尊刘邦为皇帝罢了,刘邦发下这道诏令,也不过因循故事,承认既成事实。 第四道诏令,便是敕封田横为靖海王,中国海外诸地,皆可王之。但在诸将眼里,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谪迁,随便抓一个被封候的将军,问他愿不愿意拿自己的一个县换这个靖海王,估计他也会很明确的告诉你:门都没有! 不过这四道诏令,除敕封田横那一道外,其余的都在诸将意料之中,对于这些已经有主的土地,诸将也没有什么指望的。大家等待地。乃是刘邦地最后一道封王诏令。 虽然分封了十一个诸候国,但其实只占去了赵、韩二国的故土以及东南楚、东魏之地和海外的荒地,大面积地国家。尚有燕、齐、西魏、秦、周、西楚数处地盘尚未分配,诸将无不翘首以待。如今灭秦之功已酬,外藩已封,就该轮到在灭楚中立下大功的汉王帐下诸将了。 在这中间,功劳最大的韩信、彭越都已经获封为王,韩信王三郡。彭越王两郡,都是天下腹心膏腴之地。诸将功劳虽然小些,但就算只能分封得一两个偏远郡治,那也是裂土封疆的诸候王,能与皇子客礼相见的百姓君父,万民之主呀! 然而苦苦等待了数十天,封王的诏书始终不下,诸将天天都聚酒会餐。急得跟无头苍蝇似地。 在这数十天里,因封赏尚未结束,刘常满当然也住在洛阳北宫,算是彻底见识了一番。 刘邦分封诸候。对于新成立的大汉帝国来说,应该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然而放入历史的长河中,却不过极小极小的一个狼花,象刘常满这样的人,连一点记住的可能性也没有。 虽然刘常满和陈涓、召平等人商议时,早就估计到吕泽绝不可能会封王,但吕泽自己可不这么认为。 刘邦帐下,除了大将军韩信、魏相国彭越二人之外,最有资格封王的,当然是上将军刘常满。不过刘常满身为太子,未来整个天下都是他地,这块土地当然是省下了。 除了这三人,最有资格封王的,吕泽认为非自己莫属。且不说自己和刘邦是郎舅之亲,自己乃是当今皇后的亲大哥,太子刘盈的亲大舅,单说功劳,自己也当得起一个王位。 然而数十天地博弈过后,刘邦颁下的诏书中却煌煌写道: “太尉卢绾,持心端正,佐皇帝入关,定三秦,守巴蜀,以将军击项氏,又佐皇帝平定燕地,生得将相甚众,功最多,宜立为王。于戏!小子卢绾,赐为燕王,维稽古建尔国家,世为汉蕃辅。于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这官样文章做出,看上去倒也无懈可击,但诸将得知此消息后,无不愕然大哗。这个卢绾,刘常满知之甚详,勉强能说得上地本事,那就是拍刘邦的马屁了。从很小的时候,卢就是刘邦的小弟,哥儿俩的感情,那绝对是好得没话可说,比亲兄弟都要亲。 刘邦所做的封赏,到现在为止,都是论功行赏。这个卢绾的功劳,硬要排起来,恐怕在刘邦帐下叫得上号的将领里,排在五十名开外,而卢的能耐,更在百名开外。 但这次刘邦偏偏封了卢绾为燕王,显见得是任人唯亲所致,诸将都极为不满。如今刘邦已经是皇帝了,谁敢拿他怎么办?吕泽更是气得几天都不出门,天天召集兄弟朋友,在家饮酒。 “你们说说,那卢绾什么本事,能去当得了五郡之主,燕国之王?”这天晚上摆的是家宴,只有吕泽、吕释之、樊哙、吕须、吕伉几个至近人,说话随便了许多。 “行了,大哥,如今诏书都下了,你发个牢sao有什么用处?那个时候你要是好好跟着打洛阳,怎么会有今天这事?”吕释之见刘常满不出声,当即接过了话头,责怪起吕泽来。 “二弟,当初怎么了?别说当初,就是去年,那韩王信还不是投降了项籍,回来还不照样当他的韩王?还有孙赤他们几个,阳城破时候,不都是投降了?我那个时候虽然跟他分了兵,可我谁也没投降,前后不过两个月,就又回去帮他了,有什么害臊的?要论功劳,除了咱常满,就属我了!”吕泽对自己的过错不以为然,对刘邦不肯按功劳封自己为王,却是耿耿于怀。 “咳,大兄二兄,你俩别吵了。其实这回,谁想得到卢绾这小子竟然成了燕王?别说大兄,就是萧何、王陵他们,哪个愿意?但皇帝派陈平、张良、叔孙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