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味_逍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逍遥 (第6/8页)

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女为悦己者容。男人已经没有能量来“悦”大女人了,不做小女人,或者不装小女人,女人怎么活下去?因为满世界的“小男人”所以才满世界的“小女人”阴阳平衡嘛。

    王跃文:男人何以都“小”了呢?同人类命运有关?抑或全球男人都患弥漫性脑萎缩了?

    伊渡:这让我又想起了沈复的《浮生六记》。读过这书的大多忘不了芸娘。芸娘是沈复的妻子,娴淑聪慧,擅风情又解人意,与夫君感情深厚缠绵,不幸早死。沈复把他们夫妻的哀艳故事写得幽芳凄绝,读之令人心醉。林语堂甚至说,芸娘是中国最理想的女人,得妇如此,三生有幸。

    王跃文:我却不怎么喜欢芸娘这个形象。我总以为在中国历来生活最黑暗的便是妇女和儿童,历史上从没把他们当人看过。西方学者坦陈“中世纪以前没有儿童”说西方中世纪以前从来没把儿童当成具有特殊情感要求的“人”来看待。中国什么时候发现了儿童,把儿童当作有独立人格和特殊情感需求的人来看的?现在的儿童,吃得好、穿得好,物质生活有求必应,但是他们在精神情感上,相当程度还是父母意志的服从者。中国的妇女更惨。古人有训,在家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中国的儿童如果是个男孩儿,好歹有长大的一天,那就总算熬出头了,做一个大男人威风威风。在外面做不做奴才不知道,在家里总可以做绝对主子的。可怜只有妇女,永无翻身之日。更可悲的,妇女从小身受传统文化的奴性教育,以当好丈夫的奴隶为己任,美其名曰“妇德”、“妻性”实在更多的是奴性。

    伊渡:向来为中国男人们津津乐道的芸娘,不过就是个美好的奴隶。固然她算有幸,丈夫爱她疼她,也懂得欣赏她的灵心慧性,可根本原因还在于她的“可爱”这“可爱”说穿了,就是一切喜怒哀乐都以丈夫为转移,百依百顺,以至于善解夫意到这等地步,主动替丈夫拉皮条。她为丈夫选妾,周密筹划,亲自把她看中的女孩儿憨园诱入闺房,百般哄劝,终于将一只玉镯戴上憨园手腕,然后奔出闺房向丈夫邀功:此事成矣。后来憨园被一富商夺去,芸娘为此自责到吐血落病,再三为丈夫无福消受憨园而叹惋。这种妇德,中国的男人当然要大加赞颂的。

    王跃文:有种论点说,太平天国时妇女的解放是人类史上最先进的妇女解放运动。论据是太平天国的妇女走出了家庭,广泛参与到战斗和生产中来,而且“天足”这真是混账话。天王洪秀全亲自撰写的《妻道》规定: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牝鸡若司晨,自求家道苦。太平天国还为妇女规定了一个“十该打”的条规:服事不虔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人八该打;眼左望右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伊渡:想想真让人不寒而栗。我真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谁比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更残酷地对待妇女。

    王跃文:鲁迅说过,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大家渐渐死下去,而自己反以为卫道有功。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

    我真情愿妇女们首先能做到如鲁迅所说的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打,哪怕她们因此变得不那么可爱。至少她们能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是一个有真生命、真情感的独立的人,能自己把自己当人看。须知道,不择手段牺牲一切只为了把一个男人紧紧抓在手里并不美好,更不是人生的最高意义。有人会以为我说这番话多此一举,因为中国妇女地位已经大大改变了。我说未必。

    伊渡:据说现在挺流行“野蛮女友”这是不是一种反动呢?我不知道。我又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女人不好色。我们常听到某人骂某人是“色鬼”不用说,这被骂做“色鬼”的人一定是男人。男人好色仿佛是天性,好色是男人独有的专利。

    王跃文:你还别说,前两年我稀里糊涂被人哄去当了一回星姐半决选的评委。美女们在T型台上星目流盼、笑靥生辉、轻腰款款、凌波微步,确实美仑美奂。突然想到,这几年越来越红火的美女选举,是不是男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某种不便明言的欲望呢?男人们的审美胃口越来越刁,女孩子参加选美首先要青春年少。我听到有人在旁边嚷嚷:这个选手23岁了呀?太老了!我庆幸自己幸而不是女人,否则过了四十岁还有什么颜面再活下去?“老而不死是为贼”其次当然得有非凡的美貌,然后还得有才艺。才艺表演被重视,更说明了男人们的审美要求提高了。是花还得解语,否则不是形同木偶?外在的美还不够,还得有内在的美。可我总觉得这种“才艺”所表现出来的美,还是为取悦男人。有一个女孩子在回答一个“才智”问题时滴水不漏:我觉得女人在外面要有一份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一片天空,在家也要“留住男人的胃、留住男人的心”听起来,女人不论怎么优秀,最终的目地还是留住男人,留住他的胃和他的心。

    伊渡:自古中国就有“女为悦己者容”的说法,好像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容”是留给悦己者的,所以女人总是不能为自己而活。如果没有“悦己者”女人连自己之色都不能好,何况好他色?

    王跃文: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女色鬼那么少的原因了吧。孔子大人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不管难不难养,女人总得靠人养。只要能求得这一“养”有一张长期饭票,或者有一张含金量很高的长期饭票,女人得拼尽一生。有美貌,还得有才艺。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再不济也得有贤惠善良。否则,凭什么要养你呢?这等环境之中,女人只求生存,还谈什么“好色”这种高消费?其实从生理需要上看,女人亦是好色的,却名不正、言不顺,不能说出来。

    伊渡:女人确有好色者,比如吕后和武则天,但那已不是好色而是好yin了。不论好色、好yin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