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密室筹谋 (第3/3页)
望的第四种办法,但他讲的是实话。他说,世上许多事都是没有办法的事,人也并非万能。遇上这事,一般做法先是劝和,夫妻之间能和了,什么事也就没有了。看来堂弟这事,劝和是不可能的,那接下来就是劝离,两人离了婚,各走各的道,这也不失为解脱的办法。不过,看来堂弟这事,若真是这样,那就是逼上梁山了。 栗致炟问这逼上梁山是什么意思? 陆霖说,《水浒传》里不是有宋江杀妻那一回吗,那宋江就是叫他老婆逼上梁山的,就是说宋江没了办法,被逼得只剩下杀妻这招下策了。不过,那是历史。朝代不同,宋江杀了妻,并没有遭到杀人抵命的惩处,也是万幸啊! 听到这话,栗致炟眼睛一亮,似乎看到了一线光亮,接下来光亮又转瞬失却了。屋子里又静下来,两人只是抽烟喝茶。陆霖早将泡乏的茶叶换了两次了。 聪明过人的陆霖明白,栗致炟是让他沿着这个话题继续挖掘下去,这时候的市长只是企图广开思路,多见识见识社会的千姿百态。陆霖知道这些高官的状态。别看他们一个个身处高位,率领千军万马,且有呼风唤雨的权力,其实,社会深层的许多东西,犄角旮旯里的故事,民间的诸多土法偏方,他们并不全知,甚至一无所知。栗致炟当然智商不低,他特别请陆霖为其参谋这事,也是在集思广益,把陆霖当成他的智囊人物,来参谋工作事业之外的事情。是啊,这种事不好与身边的同志、下级沟通。别看市长拥有那么多被领导者,真遇上棘手的难题,他却感到别人无法理解的孤独,他需要有人为他出主意,更需要摆脱这种困扰与孤独。然而,直到现在,他还是没敢道出其堂弟的困惑正是他的困惑,他在与陆霖绕着圈子。陆霖并没有看透这个重大的隐秘,只是沿着栗致炟诱引的思路探索下来。经过闪电般的思索,陆霖又说话了,他还是从宋江杀妻说起的。宋江若是在今日,大概也不会赤膊上阵,亲自cao刀将妻子弄死,那样做一旦案发,就毫无推脱余地,只能以故意杀人罪伏法了。现在,似乎一切都能进入市场,一切都能卖能买,一切又都可以用金钱买得到。有人想杀人,就有人去充当杀手,只要想杀人者出的价钱合适,就有人甘愿做这“刽子手”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头,这种事也能成为市场买卖。也许是这种原因,小人如今多了起来,他们见利忘义,只要弄到钱,什么坏事都干。不像我们正经地做企业做生意的人,我们懂得,只有见利思义的人,最终才能赚到大钱,事业也才能长久。就是这些只要利不讲义的人多起来,这些年雇凶杀人案多起来。我刚才说,宋江要活在当今,他也会雇个杀手去收拾老婆的,只要给杀手些银子,自己则可遥控指挥,不必亲自cao刀上阵,相对来说,这样会轻松一点。陆霖的话说到这程度,就停下了,他也弄不清这会儿为什么会道出这话,他也不知道这话会使栗致炟怎么想去。也许,他只是客观地摆摆当今的奇事怪事,即兴地说说而已。因为栗致炟出的难题,实在寻觅不出好的答案,他之所以说了这番东西,实质上是被这道难题引导出来的。既然夫妻不和又不离,又不想维持现状,剩余的办法还有什么? 栗致炟好像受了陆霖这番话的启发,不由自主地道: “看来他们夫妻是不能再相处了,只能去掉一个?”他的口气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叩问上苍。至于他说出的“去掉一个”是什么意思,连坐在对面的陆霖也没完全弄懂,或者说,他没敢弄懂其中含义。接踵而来的是一阵沉默,场面自然又冷却下来。冷场到了足够的时间,还是陆霖打破了沉闷,他说: “堂弟的事,您也别过于挂心,要是用得着我,我一定尽力。要是花钱能摆平的话,花多少钱我都拿得出,要是用什么办法都摆不平的话,您说吧,栗市长,您想咋个办,我都会去办,不用你出面,也不要再去找任何人说这事。” 练达又明白的陆霖已猜透栗致炟的心思,他就照着他想的路数表明了态度。他揣测,市长的堂弟可能是有致命的短处在其妻手中捏着,要不,何以不敢公然离异呢?他是怕妻子告发自己,如此这样在妻子的紧箍咒中生活,的确有点生不如死,倒不如走个极端“一刀了之”此事干脆利索。这种极端的办法,陆霖原先是根本没有想过的,也是在这方二人天地里,被这种马拉松式的拖沓沉闷的氛围憋出来的。此刻的栗致炟,似乎从长长的悠远的思路里赶了回来,面对如此义气慷慨的陆老板,他的心里有底了,也在先前的思路中补充进一种最狠最毒最无奈的办法,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至于用不用这种办法,这种办法利有多少弊有几何,风险多大保险系数几多,他又进入新的论证权衡比较选择之中。他不会马上定夺用什么办法的,因为这是自己的事,倘若真是堂弟的事,他才不会费这种心机呢。这事关系着他的未来的一切和所有,倘若去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轻轻地弹去正吸着的中华烟的烟灰,很是从容又很是郑重地对陆霖说,这事先稍等一等,等他与堂弟再沟通一次,就可定夺。实质上,已是箭在弦上了,只等他一声话下,那箭就有的放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