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风豪_第十一章拨云见骨风豪临别授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拨云见骨风豪临别授计 (第5/8页)

入。”

    说罢,当先走入不见。

    岳洋不禁一怔。

    岳洋一步跨入室中,只觉室内黑暗似漆,伸手不见五指,忙道:“掌门人!”哪里还有人影子。

    室内了无回音,仅他一人语声嗡然回鸣,显然此座石室空无一物。

    岳洋情知不妙,回身反扑,但门已合拢,似天生石壁,不见隙缝。

    他又疾跃倒出,两手急挽出一双红云烈火剑。

    立时赤霞暴炽,映得一室一光灿烂,映人眼目。

    果然,整个石室空荡荡的,布满灰尘,空气似死水般令人窒息。

    此时,岳洋心内激动,愤然,热血澎湃,恨不得抓住这武当掌门剁成rou泥,方消此恨。

    但这又何用,空自激怒,无济于事,岳洋念及于此,渐渐怒气已平,头脑恢复冷静。他忖思着如何出得这间石室。

    他伸指敲了四面石壁,只有一面回声较薄,其余三面坚如金石。

    那薄的一面却非自己入室这个方向,心中为难之极,忖道:“双剑锋芒锐利,戳石若腐,不妨试试破开进来方向的一面。”

    想定,立即伸出双剑猛刺石墙,铿然相触,火花直冒,手腕震得酸痛欲折,不禁心中大惊。

    凑近细看,但见触剑之处只留下两个点痕,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想不到竟非天然石壁,纯系钢铁所铸。

    他犹不死心,伸剑又向另一面较薄的石壁刺去。

    “嗤”的一声,剑光刺入一分,火花乱迸,他施展了全力才能刺入一分,其实并无两样,想破壁出险却是难于登天。

    岳洋不禁颓然神伤,心灰意懒地坐了下去,暗道:“我真个要死在武当么?”

    他不怕死,但师恩未报,大伙未复,岳家香烟未继,倘若他就此身死,只觉死不瞑目。一想至此,情不自禁清泪泉涌而下。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他回溯前半生,如幻如梦!父母血泊惨死,瞎道婆酷虐如虎,严父慈母般的恩师教诲,雪地冰天与平儿相依为命共度艰难,还有那绝世风华,冷梅孤芳的贺束兰等…

    一幕幕如影似画现于眼前。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岳洋长吁了一口气,立起身来。

    突然脑际一动,忖道;“恩师曾说天无绝人之路,不论处境如何危难,骤看起来似乎是死路绝境,其实内中却不无-线生机,只是看你如何运用智慧,启开生机之门而已,只要把握时机,必能化险为夷。

    他反复咀嚼师教,不禁跃入沉思之中…

    半晌,他目光忽落在一双红焰烈火剑上,喃喃自语道:“看来别无善策,希望就在这一对剑上了。”

    不论是谁,陷入此境都会胡思乱想。此时的岳洋有一种奇异想法,他认定此剑既“红焰烈火”自然有其妙处,如果用法得当,必会生出烈火红焰。

    照五行相克之理,火能克金,小小一堵钢墙岂在话下?

    殊不知他这种离奇怪诞的想法,却恰好替他打开了绝境。

    岳洋平伸出双剑,面壁盘膝而坐,剑锋紧抵在壁上,潜运真气,聚合三焦,以本身纯阳三昧真火,流经双臂,融入剑身。移时,只见双剑赤红如炭,炙热如焚,但光华反而减弱,不着以前映得一室皆红。

    渐渐只觉剑锋已可刺入,剑锋四周铁液溶化,缓缓顺壁滴了下来。

    岳洋心中不禁大喜,但心神不敢稍懈,一心贯注在双剑上。

    两个时辰过去,双剑已将铁壁切穿一方,足供一人出人,岳洋立即将剑放下,只觉全身疲乏异常,恰似害了一场大病。

    他深知耗费真力过巨,才有此现象,忙取出一粒师门神药长春丹咽下,闭目调息养神。

    炽红似炭的双剑慢慢冷却了下来,恢复为一片剑气红光。

    一盏茶时分,岳洋慢慢睁开双目,体力已然复元。他收剑回鞘,挺身立起,双掌缓缓平胸推出,贴着铁壁被切穿之中心。只觉得触手甚沉。遂大喝一声,使劲推出.

    一块铁壁在切断之处慢慢滑了出去,顿时,一股冷风扑面侵入,清凉袭人。这铁壁原达尺余,切开一方,即重约千斤,岳洋亦不由为之咂舌良久。

    他发觉自己存身手密如蛛网的甬径中,推测着前面进入山腹方向,击出一剑,藉着到光,转身疾奔出去。

    路四百转,顿时迷了方向,左冲右撞,均非原来途径,不觉深入山腹,心中大感急躁。突然耳边传来唱歌之声,细如蚊蚋,心内一怔。他又见左侧一方石壁向内倾斜,隐约是一门户,不禁心中一动,伸手推去。只觉着手甚沉,于是展出弥勒神功,石门隆隆向内开去。剑光闪映之下,不禁使他大吃一惊,原来此是一间极为宽敞的石室,室内倚壁歪七倒八坐了十数人,一个个发须覆面,衣服褴楼,一动不动。倘不是隐约可见一对眸子精光湛然,直疑是毙命石室已久之人。

    岳洋缓缓走了前去,待他看得真切,却又是一惊。只见这十数人都是手镣脚铐,粗如拇指的铁练竟与石壁相连,琵琶骨上被铁索横穿,不能动弹一点点地方。

    这时,忽有一人大喝道:“站住!你可是奉了那贼牛鼻子之命来取老夫性命的么?”声如洪钟,震得山响。

    岳洋闻言呆了一呆,止步摇首道:“在下也是被围之人,方才幸得脱困,寻觅出洞的路径,听得人声,找来此处,不知诸位为何落得这步光景。”

    那人哈哈狂笑道:“你敢讥笑老夫,此不过五十步笑百步。你幸能脱困?哼,谅你也出不得这座山腹,必死于乱剑分尸之下,那时你就…”

    突然,另一个老者出声道:”杨施主,你还是这般火气暴燥,与数年前竞丝毫未变,真是遗憾哪!”

    那老人接口豪笑道:“谁说不曾改掉。”

    说时目注岳洋道:“方才老夫吟出一首词曲,不料将你引来,打断了兴致,现老夫仍意犹未尽。”

    他不待岳洋表示意见,张口吟出一首词曲来:

    芳草长川,柳映危桥堤下路,

    啼飞鸿,行人去,碧山连。

    风微烟淡两萧怨,隔岸马嘶何处?

    九回肠,双泪脸,夕阳天。

    其声雄宏凄凉,道出英雄老去,无可奈何的悲怆寄意。

    岳洋道:“这首酒泉子词意悲切,老英雄为何这般心灰意冷,人生不如意事十凡八九,横逆之来,须以冷静忍受,终有脱困之日,如龙归苍海,住吾逍遥。”

    老人发出一阵凄凉长笑。

    老人道:“脱困?说得这么容易,老夫向不畏难,此番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