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世界(黑色皮革手册)_第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2/5页)

印了下来。光这些就已经一大堆资料了。而且她还看到一张卡片上写着名为《私立大学的内幕——有关走后门进校费用的腐败构造》的书,于是她办了借书手续,拿回自己公寓阅读。

    这本书虽然没有涉及到补习学校的事情,不过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走后门入学的补习学校的情况,必须了解有关私立医大走后门进学的现状。

    ①"新办的A医科大学。一位理事以进大学为前提,从十几个考生父母那里收取了总共近二亿日元的"委托金"。

    曾出过二千万日元"委托金"的某医院院长说,"即使自己儿子不是做医生的料,也希望孩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做个医生。每个医生都会有类似的心情,因此都会出这二、三千万日元吧。如果能进国立、公立大学的话当然会去那里,而出钱给私立医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名落孙山。"此外,那些出了"委托金"的医生,包括牙医、药剂师等对采访记者说,他们的儿子即使高考落第,那么这付给理事的一千万日元或者二千万的钱也算是"平时承蒙照顾后的感谢费,或者给学校出的赞助费",他们没有人会说"出了钱可却还是没有被录取"这样有失体面的话。"

    ②"从各个都道府县每年发表的高收入者名单中可以看到,前十名里肯定有医生和土地暴发户,而所发表的高额偷税漏税者中也是同样。

    为了解决医生不足的现实问题,新办医科大学接二连三地得到认可并得以正式成立。与此相关,为了获得认可,他们设宴款待政府官员、为了编造子虚乌有的资金而伪造文件、而且高考时非法收取考生二千万、三千万日元的走后门费用,因此发生了经营者到底侵吞了这些钱还是没有等丑闻事件。那些无论自己的儿子合适还是不合适都希望他将来当医生而倾注了巨额走后门费的爸爸们,百分之九十自己也都是医生。"

    ③"在东京都西部地区新办了一所医大,从希望入学的家长那里收取了九亿日元的赞助费。当然这些赞助者绝大部分都是医生,据那个学校说赞助费的行情是二千万日元到五千万日元不等。

    这家新办医大的职员同时也是去补习学校劝说如何走后门的人。他们宣传说:"只要出三千五百万日元的话就可以进我们医大。你们这里有想这样进校的学生吗?如果能给我们介绍的话,我们会付百分之十的介绍费。新办医大的后门入学费一律是三千万日元,要让读书成绩差的孩子进医大出三千五百万也是便宜的。""

    ④"同样走后门入学其实也各不相同。像庆应、日本医大、慈惠、顺天堂,有人将这四家称为"四大天王",这些学校"走后门"进校的人必须在候补入学者中按成绩顺序产生,人数最多百分之二十。而且在初次笔试中的成绩要到一定的分数,比如说一百分为满分,七十分为及格线,那么至少也得考个六十分什么的。这些学校的同窗会也反对这样的走后门拉关系。但不管怎么样,这种候补入学者要进校的话,最近的"行情"是一千五、六百万日元。"

    ⑤根据"某个高考补习学校的资料,有十七所学校(包括新办的和旧有的)收取"高达二千万日元以上"的"后门费"——学校方面称之为入学赞助费或特别缴纳费。

    不过以上所说的"行情"只是"走后门"费用的行情,还不算背后的黑钱。靠"黑钱"来解决问题的新办医大有九家,如果你想"靠金钱来解决问题"的话就必须拿出"走后门费"和"黑钱",两者加起来据说要五千万日元左右。最近这个"行情"有了进一步上升,听说到了七千万,最糟糕的情况已经到了将近一亿日元。"

    这里要提到介绍考生家长走后门入医大的补习学校了。报纸、杂志上不断有报道,元子光复印下来的就有那么多。

    ①"因为不景气带来了"高考产业"的急速成长。花一千万日元就承诺学生考上医大的补习学校也出现了。最近几年由于兴起了胡乱建立私立医大的风潮,全国各地随之成立了报考医大的补习学校。如果能招到付得起几千万日元入学费的孩子,学校就会有很大的油水可捞。在品川有个为专门报考医大的补习学校,以全部学生必须住校接受激烈的考前补习而出名。据说学生每年需交纳一千万日元的学费。对于"出无论几千万日元都行,只要能让自己的孩子进医大学习"的人,学校的理事长还收取他们一百五十万日元作为进医大的介绍费。而一旦付了钱,中途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予退还。"

    ②"一部分医学专科的补习学校介绍学生走后门进医大,这在广大补习学校中已成了无人不知晓的"常识"。交了一定数额的钱后就可以进一些水准较低的私立医科大学,但介绍费以千万日元为单位。当然,给大学的赞助费还不包括在内。"

    ③"某个姓欧的大学教授因介绍学生走后门入学,三年之中收取的感谢费达五千万日元。因为没有申报交税,因此被税务局发现。国家税务局所得税科科长在记者会上因那位教授声称"偷税漏税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已故父亲的遗产,并非出自走后门入学的感谢费"而感到非常愤慨。"对于偷税漏税问题,我们的调查是不会有疏忽的。我们的调查和他本人的申诉是一致的。到现在这种时候,欧教授称他陷入了国家税务局的调查战术,这种说法毫无理由。如果真有异议,可以堂堂正正地提出申诉。而且欧教授手头还有一本"感谢费记录"的大学记录册。"

    ④"银行的骨干人员正经事不干,却通过恐吓储蓄人而诈取了一亿五千万日元的存款。被害人是一名四十五岁的医大入学专门补习学校的女理事长N。Y子。然而了解她的人都为"她怎么会那么有钱"而感到疑惑不解。她的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