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领导开小车_第十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第3/4页)

等闲之辈了,已不是当初敢叫市长专车的愣头青了。

    领导身边没了秘书,接受视察的单位等于失去了指南针,A县纪委办主任是不敢随便拨通领导电话问一句:"您老快到了吧?"除非是紧急请示,即便领导手机处于24小时开通状态,也不能冒失打扰。

    胖妞不在,也不知道对方怎么知道我号码的,嗓门不大,居然开口叫了声"领导"然后介绍自己是A县纪委办的,问吴书记到了没。

    我说快了,便换上秘书的职业性口吻问道:"准备得怎样了?"

    对方诚惶诚恐地说:"一切就绪,萧书记要亲自向市委领导汇报会议准备情况。"

    我挂完电话跟吴同学汇报说:"A县打过来的,老萧正等着你。"

    吴同学随后纠正我说:"人家现在是县委书记,你这叫法可不对头,怎么感觉不出你是个开车的?"

    被她一挖苦,我也自觉失言,忙说:"过去私下这么称呼成习惯了,今后改正。"

    吴同学也接了个电话,同样是老萧打来的,人家吴同学知道维护基层领导威信,开口就是一声亲热的"萧书记",还说你忙你的去,我提前过来是想跟纪委班子先讨论下会议议程,毕竟是东道主嘛,听听他们的意见。

    接着吴同学又解释说:"会议安排在A县主要是考虑到那里是当初测评实验点,萧书记可不要有啥想法,这是市委的决定。"

    此时的大会议题已公布出去了,市纪委书记是很有必要跟县委书记做思想工作的,不是我吴书记要拿A县做肃清示范,决策者是市委,我只是执行人;再者说了,你萧书记不是刚上任的吗,前任在那边留下不少污迹,好比你的手脚上生出了疥疮,我吴书记过去给你挤出脓血,再涂上些消炎药,等伤疤愈合了,才是你萧书记放开手脚施展政绩的最佳时机。

    纪委书记下来,有时候还真像个背着小药箱、清廉无私的赤脚医生,使出"望闻问切"的传统疗法,喂几口感冒发烧的小药片,基本就能将病毒镇住了,病夫擦去几行鼻涕,吐出几口浓痰,再流下痛悔后的几滴浊泪,咳嗽几下后,清亮出嗓子发誓说:今后一定多加几件衣服自我保护,以防止病毒侵蚀。于是就当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了,还是在你名字前面挂上阶级情感的标签——同志。对于顽固不化的病毒,该打针就得打针,该住院就得隔离,否则传染出去,病倒一大片,赤脚医生可是失职的。

    吴同学和老萧的现存角色,就是医者和病夫的医护关系,吴同学想治病救人。

    19

    吴同学没上招待所休息,在工作人员作陪下直接进了办公大楼。有个小伙子满脸堆笑地将我引进客房休息,两人点上烟刚坐下喝茶,有人就进来将用报纸包着的东西放在茶几上,然后带上门退出去了。

    小伙子说:"萧书记特别交代的,硬盒的,不要见怪哦!"

    不用看我就知道是两条香烟裹在里头,我装出不屑的样子,假惺惺地说:"老萧也太客气了,刚上任的父母官,要学会勤俭持家啊,破费了不是?"

    小伙子也姓余,跟我格外近乎,说自己原先是教书的,来机关没两年,往后还望余哥多指教。我就说了:"你一个教书的进机关没两年就做了书记秘书,让老哥我惭愧啊,混到今天还是捂-方向盘-的,不冷又不热,饿不死也撑不饱。"

    余秘书这才道出实情,说自己的父亲也是教书出身,跟老领导过去是同学,因为老领导的面子,他才有机会弃教从政的,摸爬了两年后刚好萧书记来了,老领导推荐他做了书记秘书。"老领导"是A县官场上对老头子的尊称,提到这爷子辈的老书记,A县妇孺皆知。秘书都一样嘴脸,我便想起老储的秘书来,老储现在一直空闲在家里,等候他的是重新安排位置还是秋后算账,谁也说不准,他的秘书又当何去何从?没找着新座位的老储该不会也让过去的秘书站在"公交车"上吧,至少也要给他招辆"的士"送别不是?

    我这一问,余秘书的脸上当即闪烁起羡慕之色,说自己的前任现在可是实权人物,上安检局当局长了。

    果真是遍地生花的好差事,A县是农业大县,但山区工业自有山区的资源优势,矿山水泥厂也有不少家,规模虽小,在当地也算是税收主要来源了。规模越小,生产往往越卖力,环境污染也就越厉害,事故当然也是警钟长鸣了。

    经济越落后的地方,规范性的东西越时常被藐视,包括官场上的事儿,穷困的家庭才知道粮食的珍贵,包括蛀虫们也要跟人口争饭吃。从我身旁的报纸原始包装上看,等同于A县的整体形象,外穷内腐,又叫"穷则思腐"。别的不说,单就A县街道两旁林立的私家楼舍来讲,不是局长就是厂长家的,老百姓都戏称为"局长路厂长街"。

    我故意问余秘书:"没啥好的吧?出了事故,责任方首当其冲就是安检局呀?"

    见我提出异议,余秘书开始班门弄斧,拿起教鞭,犯上了教书匠的职业病,正式给我开讲起来。说从权限上看,这安检局的双手能伸向各个角落,工矿商贸,建筑工程,特种设备,只要涉及生产就少不了"安全"二字,检查、督促、整改、处罚等等,哪一个环节不是权威体现?说到事故责任,至今还没发生过哪位局长引咎辞职,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一边去,不是没处罚没责令,是有令不止,总不能请来警察拿枪顶着那些老板的头让他停产吧?

    说了这么多,我倒觉得老萧选拔自己的秘书不只是老头子的面子大,关键还是这位小余同志比较适合给他拎包,像老萧这样的老秘出身是绝不会容忍一个翻版跟在自己身后返照出他的影子来,因为这样省得他恶心自己,秘书的嘴脸时常随着领导的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