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九 (第2/7页)
慢怠,渐不可任,今欲使卿以兵召之,卿其行乎?” 烈对曰:“老臣历奉累朝,颇以干勇赐职。今日之事,所不敢辞。”乃将直阁已下 六十余人,宣旨召咸阳王禧、彭城王勰、北海王祥,卫送至于帝前。诸公各稽首归 政。以烈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领军,进爵为侯,增邑三百户,并前五百户。 自是长直禁中,机密大事,皆所参焉。 太尉、咸阳王禧谋反也,武兴王杨集始驰于北邙以告。时世宗从禽于野,左右 分散,直卫无几,仓卒之际,莫知计之所出。乃敕烈子忠驰觇虚实。烈时留守,已 处分有备,因忠奏曰:“臣虽朽迈,心力犹可,此等猖狂,不足为虑。愿缓跸徐还, 以安物望。”世宗闻之,甚以慰悦。及驾还宫,禧已遁逃。诏烈遣直阁叔孙侯将虎 贲三百人追之。 顺后既立,以世父之重,弥见优礼。八月,暴疾卒,时年六十五。世宗举哀于 朝堂,给东园第一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赐钱二百万,布五百匹;赠使持节、侍 中、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追封钜鹿郡开国公,增邑五百户,并前千户。烈有 五子。 长子祚,字万年。太和中,为中散,稍迁恆州别驾。袭父爵。除假节、振威将 军,沃野镇将,贪残多所受纳。坐免官,以公还第。卒,赠平州刺史。 祚子若,袭爵。多酒过,为叔父景所挝杀。子顺袭。卒,子馥袭。 祚弟忠,字思贤,本字千年。弱冠拜侍御中散。文明太后临朝,刑政颇峻,侍 臣左右,多以微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太和中,授武骑侍郎,因赐名登。 转太子羽军校尉。 世宗即位,迁长水校尉。寻除左右侍郎将,领直寝。元禧之谋乱也,车驾在外, 变起仓卒,末知所之。忠进曰:“臣世蒙殊宠,乃心王室。臣父领军,付留守之重 计,防遏有在,必无所虑。”世宗即遣忠驰骑观之,而烈分兵严备,果如所量。世 宗还宫,抚背曰:“卿差强人意。”赐帛五百匹。又曰:“先帝赐卿名登,诚为美 称;朕嘉卿忠款,今改卿名忠。既表贞固之诚,亦所以名实相副也。” 父忧去职。未几,起复本官。迁司空长史。于时太傅、录尚书、北海王详亲尊 权重,将作大匠王遇多随详所欲而给之。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 周公,阿衡王室,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 详亦惭谢。迁征虏将军,余如故。以平元禧功,封魏郡开国公,食邑九百户。寻迁 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每以鲠气正辞,为北海王详所忿,面责忠曰:“我忧在前 见尔死,不忧尔见我死时也。”忠曰:“人生于世,自有定分,若应死于王手,避 亦不免;若其不尔,王不能杀。”详因忠表让之际, 密劝世宗以忠为列卿,令解左 右,听其让爵。于是诏停其封,优进太府卿。 正始二年秋,诏忠以本官使持节、兼侍中,为西道大使,刺史、镇将赃罪显暴 者,以状申闻,守令已下,便即行决。与抚军将军、尚书李崇分使二道。忠劾并州 刺史高聪赃罪二百余条,论以大辟。还,除平西将军、华州刺史。遭继母忧,不行。 服阕,授安北将军,相州刺史。又为卫尉卿,河南邑中正。诏忠与吏部尚书元晖、 度支尚书元匡、河南尹无苌等推定代方姓族。高肇忌其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 宗,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以忠器能,宜居其位。于是出授安北将军、定州刺史。 世宗既而悔之,复授卫尉卿、领左卫将军、恆州大中正。密遣中使诏曰:“自比股 肱褫落,心膂无寄。方任虽重,比此为轻。故辍兹外任,委以内务。当勤夙无怠, 称朕所寄也。”延昌初,除都官尚书,加平南将军,领左卫,中正如故。又加散骑 常侍。尝因侍宴,赐之剑杖,举酒属忠曰:“卿世秉贞节,故恆以禁卫相委。昔以 卿行忠,赐名曰忠。今以卿才堪御侮,以所御剑杖相赐。循名取义,意在不轻。其 出入周旋,恆以自防也。”忠顿首陈谢。迁侍中、领军将军。忠面陈让云:“臣无 学识,不堪兼文武之任。”世宗曰:“当今学识有文者不少,但心直不如卿。欲使 卿劬劳于下,我当无忧于上。” 及世宗崩,夜中与侍中崔光遣右卫将军侯刚迎肃宗于东宫而即位。忠与门下议, 以肃宗幼年,末亲机政;太尉、高阳王雍属尊望重,宜入居西柏堂,省决庶政;任城 王澄明德茂亲,可为尚书令,总摄百揆。奏中宫,请即敕授。 御史中尉王显欲逞jianian计,与中常侍、给事中孙伏连等厉色不听,寝门下之奏。宫囗 侍中、黄门,但牒六辅姓字赍来。孙伏连等密欲矫太后令,以高肇录尚书事,显与 高猛为侍中。忠即于殿中收显杀之。 忠既居门下,又总禁卫,遂秉朝政,权倾一时。初,太和中军国多事,高祖以 用度不足,百官之禄四分减一。忠既擅权,欲以惠泽自固,乃悉归所减之禄,职人 进位一级。旧制:天下之民绢布一匹之外,各输绵麻八两。忠悉以与之。忠白高阳 王雍,自云世宗本许优转。雍惮忠威权,便顺其意,加忠车骑大将军。忠自谓新故 之际,有安社稷之功,讽动百僚,令加己赏。于是太尉雍、清河王怿、广平王怀难 违其意,议封忠常山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百僚咸以为然。忠又难于独受,乃讽 朝廷,同在门下者皆加封邑。尚书左仆射郭祚、尚书裴植以忠权势日盛,劝雍出忠。 忠闻之,逼有司诬奏其罪。郭祚有师傅旧恩,裴植拥地入国,忠并矫诏杀之。朝野 愤怨,莫不切齿,王公已下,畏之累迹。又欲杀高阳王雍,侍中崔光固执,乃止, 遂免雍太尉,以王还第。自此之后,诏命生杀,皆出于忠。即尊灵太后为皇太后, 居崇训宫,忠为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崇训卫尉、侍中、领军如故。灵太后临朝, 解忠侍中、领军、崇训卫尉,止为仪同、尚书令,加侍中。忠为令旬余,灵太后引 门下侍官于崇训宫,问曰:“忠在端右,声听如何?”咸曰:“不称厥位。”乃出 忠使持节、都督冀定瀛三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太傅清河王等奏曰: “窃惟先帝升遐之初,皇上登极之始,四海谧然,宇内晏清。至于奉迎乘舆,侍卫 省闼,斯乃臣子之常节,职司之恆理,不容以此为功,妄开井邑。臣等前议所以广 建茅土者,正以畏迫威权,苟免暴戾故也。是以中议之际,以十三日夜入为无勋, 唯以拒违矫令,抑黜jianian回,微可褒叙。以前侍中臣忠总摄文武,侍中臣光久在枢密, 赞同其意,故唯赏二人。今尚书臣昭等无涯上诉,奉敕重议。案王显阴结jianian徒,志 为不逞;高肇远同凶逆, 遥构祸端。无将之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