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三 (第8/8页)
王子弟入宫饮宴。常山王元素等三十多人都以为与卫王相连坐,怀疑畏惧,都出城逃跑,将要投奔蠕蠕,仅元崇独自前去。太祖见到他十分高兴,优厚地加以恩待赏赐,就宠信尊敬他,元素等人也由此安下心来。很久之后,任命他为并州刺史,有政绩。跟随世祖征伐蠕蠕,另外统领各军从大泽出兵,越过涿邪山,威风震慑沙漠北面。逝世,谧号为景王。 儿子元建,继承爵位,降爵位为公。担任镇北将军、怀荒镇大将。去世。 元建的儿子元琛,担任恒朔二州刺史。 元琛的儿子元翌,担任尚书左仆射。 元虔的哥哥元颢,性格严肃稳重言语不多,太祖常常尊敬他。一向有谋略,跟随平定中山,因功劳赐爵为蒲城侯、平卢太守,特别受宠信厚待,赐给鼓吹和卫兵仪仗,待遇同于州牧。处理政事以声威信实著称。在任七年,就任用元易干代替元颢为郡守。当时易于的儿子万言得到太祖的宠信,易干仗恃他的儿子,轻视元颢,不告诉详情,率轻装骑兵突然赶到,将元频推下坐床而占据元颢的座位。元颢不知道他取代自己,以为是因罪被捕,不久知道情形,对他的侮辱傲慢感到耻辱,就对易干说:“我任期已满被取代,是正常的;你没有礼节侮辱我,怎可容忍呢?”就捕捉杀了他,将情况上报。太祖认为他勇敢。万宣多次申诉,左狙就下诏令豆题输纳赎命物。元题于是自己请予以治罪,太祖赦免他,又免去赎资。后因病去世。 儿子元喻,世祖时继承父亲的爵位,因功劳授任铲菖镇将。后来跟随永昌王元仁向南征伐,另外从达脍出兵。渡过进丞,刘盏建的将领刘庐担驻守在慰迭皇来截断军队的退路,将士们很忧虑。元蝓说:“现在大风强劲,如命令推草车并行齐进,趁风施放烟火,以精锐的兵士从后面进攻,打败他们是必然的。”大家听从了他的建议。杀死康祖,传送首级到行宫。高宗即位,授任他为秦州刺史,升爵位为陇西公。去世,谧号为定公。儿子元琛继承爵位。 毗陵王元顺,是昭成帝的儿子地干的儿子。性格粗疏狠毒。登国初年,赐爵位为南安公。等到太祖讨伐中山,留下元顺守卫京城。柏肆失败时,有逃回的军人,说大军逃散,不知道太祖的去向.元顺听说后,想要自己登位,接受莫题的规劝,才作罢。当时贺力眷等在阴馆聚集民众作乱,元顺讨伐他们不能取胜,就从留守宫廷自白登向南进入繁峙旧城,阻隔漫水固守,来安定人心。太祖称赞他,升封爵为王,担任司隶校尉。太祖喜好黄老之术,多次召集各王和朝臣亲自为他们解说,在座的人无不恭敬严肃,惟独元顺躺着打呵欠,不回头而吐唾沫。太祖发怒,废黜他。元顺以王的身份在家中逝世。 辽西公意烈,是昭成帝的儿子力真的儿子。先前沦落到慕容垂国内,太祖征伐中山,他抛弃妻子儿女到井陉迎接。等到平定中原,有征战俘获的功勋,赐爵位为辽西公,授任为广平太守。当时和跋担任邺城行台,意烈性格英勇刚硬,自以为是皇帝亲属,以位居和跋之下属耻,就暗地勾结党与,将要袭击邺城,泄露后被赐令自杀。 儿子拔干,博通古今。父亲虽然有罪,但太祖以拔干是宗室近亲,委任他为心腹。有计谋,屡次贡献忠诚勤奋。太宗登位,授任勃海太守,官吏百姓喜爱他。赐爵位为武遂子。改任平原镇将,得到将领士兵的欢心。去世,谧号为灵公。 儿子受洛,继承爵位,升爵位为武邑公。去世。 儿子叱奴,担任武川镇将。 吐丝的儿子滥墓,颇有学问。佛教徒叛乱之后,诏令送超秉持符节兼黄门侍郎安抚慰劳冀州。返回,上奏说:“冀州土地辽阔,边界离州城六七百里,靠近海边险要遥远,应分开设置一州,镇守阻遏海湾。”朝廷议论听从了他,后来就设置沧州。任北军将、光禄大夫时去世。 意烈的弟弟元勃,善于射箭骑马,以功勋赐爵位为彭城公。去世,在金陵陪葬。 长子元粟,继承爵位。世祖时,统领各军驻守在沙漠南。蠕蠕阙上奏疏报告。元粟忠诚耿直,善于统御部众,安抚将领士兵,一定和他们同甘苦。征讨和龙,因功劳升爵位为王。逝世,在金陵陪葬。 元粟的弟弟元浑,年轻时善于射箭骑马,世祖赏识他。遇上各方使者到朝廷,元浑射三头野兽,每次发射都射中,满座的人都认为很好。等到担任宰官尚书,因骄傲放纵造成过失,因事获罪免官。流放到长社,被别人谋害。 儿子库汗,担任羽林中郎将。跟随世祖向北巡视,有只兔子在皇帝车驾前跳出来,命库汗射击,兔子随弦声而倒下。世祖高兴,赐予一个金兔来表彰他的才能。高宗修建恭宗庙,库汗被赐爵位为阳丰侯。显祖即位,又修建高宗庙,任命库汗为殿中给事,升爵位为公。库汗善于决断,时常奉命为使者巡视州镇,依实情判案,所经之处都称赞他。秦州民众前往朝廷请求库汗担任刺史的前后一千多人,朝廷准许了。没来得及派遣,库汗遇疾病去世。儿子古辰继承爵位。 昭成帝的儿子窟咄。昭成帝逝世后,苻洛因他年长,逼迫他迁到长安,苻坚以礼待他,教给他学问。因祸乱跟随慕容永向东迁徙,慕容永任命他为新兴太守。 刘显失败后,派遣弟弟亢垄等人迎接窟咄,于是逼近南部疆域,这时各部落sao动。太祖的左右工但等人密谋响应直咄,同谋人里旦王将事情幸皓太祖。太祖担心震骇人心,深思不采取行动。三天后,于桓把计划告诉他的舅舅穆崇,穆崇又报告太祖。太祖于是诛杀于桓等五人,其余莫题等七姓,都宽恕而不追究。太祖担心内乱,就向北翻越阴山,前往贺兰部,派遣安同和长孙贺向慕容垂征集军队。长孙贺逃跑投奔窟咄,安同抄小道到达中山。慕容垂派遣儿子贺骈率领步兵骑兵六千人跟随安同。安同和慕容垂的使者兰纥一同返回,到达牛,窟咄哥哥的儿子意烈防堵他。安同于是隐藏在商人的袋子中,到晚上就躲进空井,得以免死。随之投奔贺膦。贺骈的军队既不到,窟咄逐渐向前逼近。贺染干暗中怀有二心,就为窟咄前来侵犯北部疆域。人们都惊讶害怕,没有稳固的志向。这时北部大人叔孙普洛节和各乌丸部落逃跑投奔卫辰。贺骈听说后,马上派遣安同、朱谭等人前来。得知贺骈的军队靠近,众人才稍微安定。 太祖从弩山前往牛川。窟咄进军驻守高柳。太祖又派安同前往贺骈那裹,因而约定会合的日期。安同返回,太祖越过参合陂,出兵代郡北和贺骈在高柳会合。窟咄困窘急迫,望旌旗而奔跑,于是被卫辰杀死,皇帝收集了他全部的部众。贺骈告别皇帝,回到中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