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_卷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 (第6/8页)

别受到亲近宠信。年轻时进入宫中侍奉,频繁担任显要官职,赐爵位为尚安公,任命为外都大官。世祖初年,又继承爵位。休屠郁原等反叛,元素讨伐他们,杀死魁首,迁徙一千多家到涿鹿的南面,设立平原郡来安置他们。等到平定统万,因元素有声威怀柔的谋略,任命他为假节、征西大将军来镇守。后来任命为内都大官。高宗即位,一意崇尚减少征发,罢除各种杂调。有关官员上奏国家用度不足,一再请求恢复旧税额,仅元素说:“我听说‘百姓不充足,君主跟谁充足。”,皇帝认为他说得对而听从。韶令群臣商议决定皇子的名字,远塞和司徒陆丽议论说:“古代帝王起名,体式有五种:有信实,有德义,有物象,有假藉,有仿照父名。伏惟陛下处于盛大光明的国运,顺应昌乐发达的气数,诞生了皇子,应以德义命名。”直塞听从建议。五童在宗室有德行,又年纪老,皇帝每次接进宫,都询问治国政事。亘塞执意推称有病回到宅第。一向性格端方正直,任官五十年,始终如一,当时舆论赞美他。逝世,谧号为康,在金陵陪葬,在庙庭配祭。

    长子可悉陵,十七岁时,跟随世祖狩猎,遇到一头猛虎,可悉陵于是空手击倒它而献给世祖。世祖说:“你的才华力量超越常人,应当为国办事,不要如此。”就任命他为内行阿干。又跟随平定凉州。沮渠茂虔派一名勇将和可悉陵相斗,两个长矛都折断了。可悉陵抽箭射击对方,对方落马,可悉陵恐怕对方的救兵到来,来不及拔剑,就用刀子扭对方的颈子,使对方的头离开了身子。世祖认为他勇敢,当天任命他为都幢将,封为暨阳子。任中军都将时去世。

    弟弟陪斤,继承爵位,因事获罪被削除封国。

    陪斤的儿子元昭,小名叫阿倪,尚书张彝召他兼殿中郎。高祖将为齐郡王元简举办丧事而元昭却悬挂乐器在四壁。高祖大发脾气,下诏说:“阿倪愚笨,谁召他为郎!”于是贬张彝穿白衣代理尚书,元昭被停职。世宗时,元昭的堂弟元晖受宠当权,元昭逐渐升到左丞。世宗逝世,于忠当权,元昭担任黄门郎,又曲意侍奉他。于忠专权耍威风,诬陷忠良,多是元昭所指使的。灵太后临朝听政,元昭担任尚书、河南尹。耳聋而残忍暴戾,处事一意峻刻急躁,各处憎恶他。不久出任雍州刺史,在州中贪婪暴虐,为人民的大祸害。后来入京担任尚书,谄谀侍奉刘腾,升为征西将军。去世,追赠尚书左仆射。因向元叉行贿,所以追赠礼优厚。

    元昭的儿子元玄,字彦道,以节俭闻名。庄帝时,担任洛阳令。等到前废帝即位,元玄上奏疏乞求安葬庄帝,当时议论赞美他。后来授任尚书左丞。出帝即位,任命孙腾为左仆射,孙腾是齐麸武王的心腹。孙腾带兵器进尚书省,元玄依法令纠举弹劾他,当时人都为元玄担心,出帝看重他的刚强正直,封为临淄县子。后来跟随皇帝进入关西。

    元昭的弟弟元绍,字丑伦。年轻时聪明有智慧。升尚书右丞。元绍决断不回避有权势的人。世宗韶令核查趟脩的案件,元绍因赵脩以谄媚而得宠,因此就用棍棒责罚,使他致死。皇帝责备元绍不再禀报。元绍说:“趟脩好诈谄谀超过董贤,臣下如不因他的过失除掉他,恐怕陛下又要背上哀帝的名声。”因元绍言语正直,于是不治罪。等到出宫,广平王元怀叩拜元绍,道贺说:“阿翁是皇室的正直之士,即使朱云、汲黯如何能超过?”元绍说:“衹遗憾杀他稍晚,以为惭愧而已。”任凉州刺史时去世。

    陪斤的弟弟元忠,字仙德。年轻时沉稳朴实,以忠诚谨慎闻名。高祖时,屡经升迁至尚书右仆射,赐爵为城阳公,加授侍中、镇西将军,有辅佐的辛勤,百官都尊敬他。太和四年,病重辞职,在高柳养病。皇帝亲自送到都门外,赐予各种丝织品二百匹,同僚侍臣握手告别者,无不流泪。到他去世,都哀悼怜惜。谧号为宣,命有关官员为他立碑刻石。有十七个儿子。

    儿子元盛,字始兴,继承爵位,担任谒者仆射去世。

    元盛的弟弟寿兴,年轻时聪明好学。世宗初年,担任徐州刺史,在任时贪婪暴虐,失去民心。他的堂兄侍中元晖,深深地妒忌他的能力,于是向皇帝诬陷他,诏令尚书崔亮乘驿站马匹去核查。崔亮出发时,接受元晖的意旨,就鞭打三个寡妇,命她们诬陷自己,称寿兴欺压自己为婢女。寿兴恐怕终究不会免予死刑,就让他的妻弟中兵参军薛脩义带领十辆车,运输小麦经过囚牢的旁边。寿兴趁机翻墙出来。脩义用大木盒装上寿兴,上面盖小麦,载着他逃出来。于是到河东,躲藏在脩义家。逢到大赦,就出来拜见世宗,自己陈述被元晖所诬陷,世宗也就不再有所责罚。

    当初,寿兴担任中庶子时,王显在东宫,地位低贱,因公事寿兴打了他三十棒。等到王显受宠幸,担任御史中尉,举奏寿兴在家时常有怨言,诽谤朝廷。利用皇帝饮酒过多头脑麻木时,就举奏这件事,使皇帝批注同意,直接交给寿兴赐令自杀。皇帝写的一半不成字形,当时见到的人也知道不是皇帝的本意,衹是畏惧元晖等人的威势,不敢表示。等到行刑的日子,王显亲自前往监督。寿兴提笔自作《墓志铭》说:“洛阳男子,姓元名景,天下有道而无机运,生命不长久。”其余的文字长不加记载。他回头对儿子说:“我的棺材中可以放一百张纸,两只笔,我要在地下控诉王显。如果高祖的灵魂有知,一百天之内必定取王显,如果无知觉,那还有什么可留恋的?”等到世宗逝世,王显不久被杀。寿兴的死,当时的舆论也以为是前任中尉弹劾高阙谗言嘲讽所导致。灵太后临朝听政,三公郎中崔鸿上奏疏为寿兴伸冤,下诏昭雪,追赠寿兴为豫州刺史,谧号为庄。寿兴的弟弟益生,年轻时亡故。

    元忠的弟弟元德,被封为河问公。担任镇南将军时去世,追赠为曹州刺史。

    元德的儿子元悝,担任颖太守。担任光州刺史时去世,谧号为恭。

    儿子元嶷,字于仲。出帝初年,授任兖州刺史。这时市民王奉伯等人互相煽动谋反。元嶷放弃城池出走,门闸发动折断元嶷腰阙而出城。诏令齐州刺史尉景、本州刺史蔡俊各率州中兵士前去讨伐,元嶷返回,又任兖州刺史。封为濮阳县伯。孝静帝时,调任尚书令,兼管选部。元嶷虽担任重要职位,顺应时势而已。担任瀛州刺史时逝世,追赠为司徒公,谧号为靖懿。

    元忠的儿子元晖,字景袭。年轻时沉稳机敏,较多地涉猎过文史。世宗即位,任命他为尚书主客郎。巡视观察风俗,返回,奏事合乎旨意,担任给事黄门侍郎。

    当初,高祖迁都到洛阳,而在位的旧臣显贵都以迁徙为难事,当时想调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