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旷课VS旷学 (第1/2页)
第15章 旷课VS旷学 李老师离开了,这让刚刚接手教学的新老师们都有些忐忑。 但不管如何忐忑,既然已经开学了,教学这种事就推脱不掉,每个人还是要按部就班的根据之前的教学安排去授课。 杜若还好,以前有过实习的经历,也在暑假教导过辅导班的孩子写作业、做作文,对“教书”这件事有些经验,其他人就几乎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红星小学这几十个孩子,低年级的人数最多,三年级以下的每个年级都有近二十个人,可到了五年级和六年级,每个年级只有十一、二个人而已。 问了张校长,说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算是半个劳动力了,有些家长让孩子学会写字后就给他们辍了学,带出去打工或是在家里种田干活,还继续来上学的不是家里条件还不错的,就是家里知道读书的重要吃苦也要供孩子念的。 红星小学以前每年送去洪口镇中学的初中生都不超过十人,今年修了新学校,张校长原本也雄心壮志,原以为今年高年级复学的孩子一定会比往年更多,谁知道现实直接扇了他一巴掌,失学率还是和之前一样,新学期来报道的孩子比去年少了一半。 为了这个,张校长吃不好睡不香,李老师今天清早离开了学校,他昨天开始就不停离开了学校,开始一家家去找那些没来报道的孩子家长,劝他们送孩子回来读书。 杜若并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用,她只忠于自己的职守,在铃响后走进了教室,走上了讲台。 “上课。” “起立。” 五年级的班长张长喜喊。 “杜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 杜若点点头。 “之前我已经自我介绍过了,大家应该也知道我叫什么。” 杜若在黑板上写上苍劲有力的“杜若”二字,她的板书是练过的,漂亮的像是印刷上去的,顿时引起一群孩子们的惊叹。 “下面,我先点名。” 杜若翻开开学报道的名册,一个个念。 “张长喜。” “到!” “高胜。” “到!” “刘梅。” “到!” … 她一个个念着班上学生的名字,再将这些名字和回答的稚嫩脸庞对应起来。 说实话,这个过程实在有些困难,因为这些孩子大多数是男孩,都留着差不多乱七八糟的头发,皮肤也是枯黄黑瘦的,乍一眼看去,都差不多。 “张小虎。” 杜若念到这个熟悉的名字,突然一顿。 这不是昨天怼李老师的那个孩子名字吗? 没人回答。 “张小虎?” 杜若又问了一遍,看着第二排靠墙的一张桌子。 “他没来?谁能告诉我怎么回事?” 这个村子里大部分都是姓张的,彼此都沾亲带故,杜若比较严肃,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说话,后来还是班长张长喜犹豫了下,说: “早上张长喜的堂哥把他喊走了,好像是要去哪里打架。” “什么?” 杜若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去打架?” “嗯嗯嗯,打架。” 张长喜连连点头。 杜若挑了挑眉呼了口气,翻过“张小虎”的**,继续点名。 “张小林。” “到。” “田春华。” “到。” 五年级十二个学生,五个女孩儿,七个男孩儿,缺席一人,上课的十一人。 “点完名了,我们开始上课。” 杜若随手写下今日的课堂笔记。 “大家翻开第一页,今天语文课的第一堂课是现代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窃读记》。下面,我为大家朗读这片散文…” 她用清晰而流利的普通话朗读着这篇课文,声音干脆而有力,即使坐在后排也能听的很清楚。孩子们都不太了解这个老师,新教师用的是玻璃窗,光线很好,任何交头接耳的行为都被看的清清楚楚,所以没孩子做什么小动作。 大概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她读完了这篇课文,然后便停下了朗读,开始讲这篇课文的背景和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一堂课进行的很快,她朗读完后就让孩子们也集体朗诵一遍,有之前支教老师们打的底,孩子们的普通话都还标准,偶尔会有些当地方言的音冒出来,很快就在集体纠正中又改了回去。 就这样结束了一堂语文课,就在杜若准备布置作业时,教室的门被推开了。 浑身脏乎乎像是在泥巴地里打过滚一般的张小虎出现在门口,眼神里充满暴虐的狠戾还未散去,看见杜若看过来也不害怕,一擦脸大着声音说: “报告,我来上课!” 杜若看了眼自己的手表。 在第一堂课的最后五分钟赶回来? 到底是尊重她,还是不把她放在眼里? 一般这样逃课的不都是卡着下课的点溜回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继续下一堂课吗? 杜若有意给他下马威,看了眼脏兮兮的张小虎,指了指门外:“我们课快上完了,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你在外面听吧,五分钟后再进来。” 这就是罚站了。 张小虎大概从来没被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